遇到討厭自己工作的人
我的工作郵箱經(jīng)常收到別人群發(fā)來的勵志郵件,用漂亮的ppt文件制作出的人生格言之類。比如激勵著很多人的、奧美廣告創(chuàng)始人大衛(wèi)·奧格威的名言“活著的時候要快樂,因為你會死很久。”比如看上去沒這么高貴,但更實際的工作3f定律“好工作應該具備三個f——fun(趣味),fame(聲望),fortune(財富)。”
這種看上去像真理的名句的問題在于,單獨看其中一個,都很正確。看得越多,人越迷糊。為什么因為死很久就一定要快樂呢?真的有一個工作能夠趣味、聲望和財富三位一體嗎?
有這種略顯激憤的質疑是因為周圍有很多討厭自己工作的人。比如當年的中文系才子,如今一家能源公司的高管。他如今的工作已為他帶來足夠的聲望和財富,舉個例子吧,他擁有的特權之一是他的專車可以直接送他到機場的停機坪。這種漫不經(jīng)心提到的小細節(jié)往往能從聽眾的神情上收獲極大的快樂。但遺憾的是這份差事沒什么趣味,所以他閑時喜歡找文化圈的朋友談天說地,并表達一些想寫點什么的欲望。然而真的約他寫點什么時,他又會慎重地拒絕——理由是寫文章這種差事在現(xiàn)今的中國既帶不來聲望也帶不來財富,雖然有趣,雖然寫完之后會感到快樂。
我還遇到過一個討厭自己工作的法國人,他在一家化妝品公司做市場推廣。酒喝多了后,他會這樣描述自己的工作:“就是變著法兒騙那些女人們今天把臉涂紅,明天又再買藍的涂上去。”除了自己看不起自己的工作之外,輿論給他工作的評價也讓他承受著不少壓力。比如在社交聚會上,一旦換過名片,美女和周圍人的目光便被名片上寫著“資本”、“金融”、“咨詢”等字眼的吸引過去,一個身處化妝品行業(yè)的男人便倍受冷落。
更多的討厭自己工作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喜歡什么工作,或者是遠遠地看著喜歡,稍微走近一點后又發(fā)覺其實并不喜歡。這種情況在大學剛畢業(yè)時最為普遍。太多的年輕人最喜歡問的是:我怎么才能進那家大公司?哪一份工作更有前途?他們還來不及關心:我會不會喜歡這個工作?
那么到底該怎么對待自己的工作呢?我想所謂的財富、聲望和趣味和人生不同階段的需求有關吧,不同的時候,需要不同的優(yōu)先序列,或許這是個雖然中庸卻比較實際的答案。
出處:金融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