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計劃書:開家服裝店(1)
(二)行業競爭者分析
近年來兒童數量的增加,國內童裝市場有著巨大的容量與誘人的發展前景。童裝企業要想在激烈競爭的市場中找到立足之地,并不斷發展與壯大,一定要把握好消費者市場、資源和文化的變化趨勢,要及時轉變思想觀念、調整行為方式,挖掘自身潛能,以提高競爭實力。
兒童消費群體具有自己獨特的個性,他們大多都思想活躍,個性突出,追求自然、自信、自立和時尚,但自控能力差,依賴性強,動手能力差,往往容易眼高手低。這也是一個更早熟的群體,手中有可觀的零用錢,懂得如何支配。目前全國大城市的兒童零用錢平均每月為76元。現在的兒童多數是獨生子女,對電視節目有很大的選擇權,同時容易接受新事物,決定了他們對家庭消費影響很大。相對于國內品牌,兒童更向于國外的品牌認同,主要是這些品牌比較時尚且適合他們的個性。值得注意的是兒童并不擁有消費決定權,特別是12歲以下的兒童,多數家長往往指定品牌購買,但有60%的家長會聽取孩子們的意見。
目前國內童裝市場有效需求不足,中童服和大童服的市場存在很大的市場空白。一方面以米奇妙、史努比、哈利波特等知名國際品牌以質量、款式等優勢占領了童裝高檔市場,價格一般在300元以上,而國內的品牌多數集中在低中檔市場一般在200元以下,出現了兩極分化,與國際品牌相比差距主要在設計和營銷上,國內品牌一直停止在模仿國外童裝色彩、款式水平上,色彩暗淡、款式太過于花哨或單調、對現代流行的牛仔風潮、適應兒童成長的設計、普遍接受的多功能性設計理念不了解,時代感不強,沒有重視品牌形象的建立,很少投入經費開發研究,缺乏個性和民族色彩,而有的品牌開發出來的童裝過于成人化,很使人反感。但是兒童發育成長較快,童裝穿著周期較短,同時由于童裝經營風險比成年服裝要小,市場進入門檻比較低,這就使得童裝市場形成了多渠道流通,各種經濟成份參與經營,競爭將會加劇。
我們所面臨的競爭者可以大致分為三類:童裝制造商、童裝批發商和童裝銷售商。童裝制造商在義烏也有,但是不多。江蘇省句容有很多大大小小的童裝廠,廣州也有很多。童裝批發商遠的不說,就近的就有義烏本地的賓王市場和杭州的四季青等等。我們的店面打算開在義烏,因此我們的最大的競爭者就是義烏本地的童裝銷售商,大部分分布在地下商場一街、賓王市場等等。
(三)消費者分析
對于不同年齡段的兒童,除在身高、體重等體型特征上有明顯的差異外,在活動范圍、自控能力、心理變化等方面也有顯著的區別。只有把握好某一階段兒童的特點,才能圍繞其特點制定良好的市場營銷策略,并有針對性地開發出適合相應年齡段的童裝新產品,使企業具有較強的競爭能力。
12歲以上的兒童開始進入青春期,生理上出現明顯的變化,如男女性別的差異、身高增長迅速等。同時,心理活動增多,有一定的社交圈和朋友。此階段的兒童已經有白己的一些愛好,以及對事物的辨別能力和觀點。對服裝的選擇不僅有自己的主見,還受到周圍同學和朋友,以及流行時尚的影響。此細分市場要較多地考慮兒童的心理因素。近幾年義烏該年齡段的兒童的數量大概為7萬人次。
童裝消費者可分為自身消費和送人消費,消費心理有求實心理、求新心理、求名心理、模仿心理等等。求實心理是指消費者在購買兒童服裝時,以追求服裝的實用和實惠為主要購買目的的心理。求新心理是指消費者在購買兒童服裝時,以追求服裝的流行潮頭和新穎性為主要目的的心理。求名心理是指消費者在購買兒童服裝時,以追求表現自己身份、地位、價值觀、財富等為主要購買目的的心理。模仿心理又可稱為從眾心理,是指消費者在購買兒童服裝時,以追求與名人消費同步為主要購買目的的心理。
服飾行為本質上是心理的反映,所以服飾是自我形象的一部分,服飾常常被包括在對于自我特征的有意識的評估中。研究表明服飾常常用來表示少年兒童對于自己的喜愛程度,他們把穿著看成是獲得他人認可和贊許的方式,這種傾向比成年人嚴重)。少年對人體的變化最為敏感,是最執著服飾和外表的時期。在其生長的過程中,服飾幫助了他們扮演角色,建立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