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企業發展戰略規劃范文
石化企業發展戰略規劃范文(三)
全國成品油稅費改革自20xx年1月1日起順利實施。成品油價格和稅費改革是黨中央、國務院做出的重大決策,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的重要舉措。近期**市國稅局對該政策實行以來的全市重點石化生產企業發展狀況進行了分析,并對進一步促進石化生產企業發展提出相關對策。
一、成品油稅費改革的主要內容
成品油稅費改革的主要內容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取消公路養路費、航道養護費、公路運輸管理費、公路客貨運附加費、水路運輸管理費和水運客貨運附加費,逐步有序取消已審批的政府還貸二級公路收費。二是提高成品油消費稅單位稅額。汽、柴油等成品油消費稅實行從量定額計征,征稅多少只與用油量多少相關聯。提高成品油單位稅額后,現行汽、柴油價格不提高。也就是說,提高的稅額包含在現行油品價格之中,屬于價內征收,不是在價格之上再加一塊稅收。
二、成品油稅費改革對石化企業的主要影響
由于汽油、柴油等成品油消費稅在生產環節實行從量定額征收,加之全球金融危機影響,給石化企業的發展帶來了相應的問題。
1、成品油價格持續走低,新增消費稅負擔無法轉嫁,導致企業虧損。一是油品市場價格節節走低。國家發改委第一次控制了產品的出廠價,以汽油和燃料油為例,汽油稅費改革前為5580元/噸,而目前銷售價維持在每噸5440元,下降幅度2.51%,燃料油稅費改革前為4400元/噸,而目前銷售價維持在每噸2700元,下降幅度達38.64%。二是新增消費稅稅負無法轉嫁。由于成品油價格機制并未真正形成,政府通過行政干預限制了成品油價格,此次增加的消費稅成本(據測算平均每噸成品油增加稅收成本877元),并未通過價格機制被真正轉移到消費者頭上,而由石油加工企業承擔。因此,導致企業成本大幅攀升,發生巨額虧損。20xx年**市石化企業累計虧損2.37億元,石化生產企業在20xx年虧損的基礎上,20xx年面臨更加嚴峻的發展考驗。
2、稅額增加直接減少了企業的現金流,企業資金周轉壓力加劇。據測算,**市石化生產企業20xx年預計入庫消費稅11.87億元,因政策調整增加消費稅8.5億元,同比增加252%,增加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0.94億元,合計增加稅收負擔9.44億元。另外,自20xx年1月份起,石化行業消費稅實行五日預繳,1月份已預繳 619.18萬元,也直接導致了企業資金占用的大量增加,加劇了企業資金周轉壓力。
3、增值稅同比下降,給地方財政帶來影響。一是由于成品油特別是燃料油銷售價格的大幅低走,成品油增值空間縮小,導致增值稅稅負下降。二是原油加工量減少,造成銷售額大幅下降。由于政策調整及其它綜合因素,導致企業原油單位加工成本增加,20xx年企業紛紛計劃減少原油加工量,由此帶來20xx年增值稅總量的下降。20xx年**市石化企業入庫增值稅9.84億元,20xx年預計實現增值稅6.87億元,同比下降42%,直接影響地方一般預算財政收入約0.74億元。
三、石化生產企業的主要應對措施
面對嚴峻的發展形勢,石化生產企業應冷靜分析市場狀況,沉著應對,制訂相應的發展措施,做到對外積極拓展銷售,對內強化管理,保持良好的信心,力爭企業平穩發展,其主要應對措施有以下幾點:
1、努力擴大銷售總量。加大對用戶“消費稅最終應由消費者承擔”的宣傳,合理定價,積極促銷,確保現金流運轉正常。
2、優化銷售結構。調整產品銷售對象,發展實力強的長期用戶,開拓對新價格適應強的新客戶,向大戶轉移,逐漸提升產品銷售價格,將消費稅成本逐次傳導下去。
3、優化產品生產結構。據調查,該市石化企業20xx年預計煉油計劃量為130萬噸,比20xx年下降44萬噸,雖然消費稅增加8.5億元,但作為中央稅收將全額上繳,增值稅的下降帶來地方一般預算收入減收0.74億元。因此,企業要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應征消費稅的成品油的生產量,積極提高瀝青等非消費稅產品的生產量,力保非消費稅產品產能,實現增值稅的適度增長,從而給地方財力以一定保證。
4、繼續加大技改投入。該市石化企業預計20xx年技改投入9848萬元,增值稅轉型的減稅政策將減少企業支出 1674萬元。技改完成后,企業的產品結構將得到有效優化,非消費稅產品生產比例的提升將使企業利潤得到有效增長。因此,建議企業以增值稅轉型為契機,繼續加大、加快技術改造,增強產品競爭力,不斷提升抗風險能力。
四、促進石化企業健康發展的相關政策建議
從調查的情況來看,近階段成品油稅費改革的實施對石化生產企業發展形成一定的負面影響,為支持石化生產企業平穩較快地發展,提出如下政策建議:
1、有效開展“三服務”活動。由于石化企業20xx年的普遍虧損為企業新增貸款增加了難度,建議由政府部門牽頭組織金融部門為石化企業開展融資服務,同時出臺一定的財政補貼激勵措施,及時兌現相關優惠政策,幫助企業渡過難關。政府職能部門要深入企業排憂解難,積極開展稅款緩繳、社保費緩征、技術改造等幫扶服務。
2、積極爭取原油加工計劃。石化行業是財政稅收的支柱產業,也是**市第一大財源,而原油加工量的多少則對經濟稅收增長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油源就是稅源、就是財源。因此,建議地方政府要高度重視原油加工量的上爭工作,爭取盡可能多的原油進入企業,努力提高產能,確保財政稅收收入的持續穩定增長。
3、適時完善消費稅稅制。消費稅作為間接稅以價內稅形式由生產企業代消費者繳納,消費者并不清楚自己就是真正的納稅人,這不利于我國公民納稅義務和權利意識的培養。同時,消費稅價外征收,則在銷售應稅消費品的價簽上就注明該商品的價格和消費稅額各是多少,使消費者購買商品時一目了然,從而使消費稅真正起到調節消費的作用。因此,建議適當時期將消費稅征收環節后移到批發環節,并改為價外征收。另外,建議將消費稅由中央稅改為中央和地方共享稅,或盡快出臺轉移支付的方式,以調動地方組織消費稅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