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世兩彈 圓夢愛國
在他心里,國為重,家為輕,科學最重,名利最輕!5年歸國路,2019年兩彈成!開創祖國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荊斬棘,把智慧鍛造成階梯,留給后來的攀登者!他是知識的寶藏,是科學的旗幟,是中華民族知識分子的典范——他,就是錢學森!
1935年,年僅二十四歲的錢學森離開祖國,赴美留學,成為馮?卡門教授最得意的學生和最得力的助手。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了,錢學森夫婦心中的愿望愈發強烈起來:回到祖國去,為新生的祖國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然而,錢學森的歸國之路并沒有他想象的那么順利。當得知錢學森要回國時,美海軍部副部長立即給司法部打電話:“錢學森無論走到哪里,都抵得上五個師,我寧可斃了他,也決不能讓他離開美國。”隨即,美國聯邦調查局逮捕了錢學森,把他關押在特米那島上的拘留所進行殘酷地精神上的折磨。
在被關押的15天內,錢學森的體重就減輕30磅。晚上特務每隔1小時就來喊醒他一次,完全得不到休息,精神上更是陷入一種極度緊張的狀態。然而,錢學森并沒有因此屈服。在失去自由的日子里,他一方面做著自己的科學研究,一方面尋找回國的時機。
1955年6月,錢學森擺脫特務的監視,在一封寫在小香煙紙上寄給比利時親戚的家書中夾帶了一封給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叔通的信,懇請中國共產黨和政府幫助他回國。信件很快轉送到了周恩來總理的手上。1955年8月,中美兩國在日內瓦舉行大使級會談,就兩國僑民問題進行了具體的商談。中國方面以釋放11名美國飛行員戰俘的條件并亮出錢學森來信要求協助回國這一鐵證,要求美國方面不再阻撓錢學森等中國留美人員回國。在中國政府的交涉下,美國移民當局最終不得不同意放行錢學森。
錢學森的漫漫回國路,終究是用了5年的時間。1955年10月1日,他終究坐上了駛往祖國的巨輪,心情無比激動。回國后的錢學森為我國研制成功了第一枚導彈。之后,他又親自主持我國“兩彈結合”的技術攻關和試驗工作,成功發射了我國第一枚導彈核武器。1965年,他向中央提出研制發射人造衛星的時機已經成熟,并兼任空間技術研究院首任院長。1970年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新中國終于迎來了航天時代的黎明。然而這一切,都是因為那個傳奇人物——錢學森!
大千宇宙,浩瀚長空,全納入赤子心胸。驚世兩彈,沖霄一星,盡凝鑄中華豪情,霜鬢不墜青云志。壽至期頤,回首望去,只付默默一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