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誰的后會無期
我們聽過無數的道理,卻仍舊過不好這一生。
最近去看了韓寒的《后會無期》,大家褒貶不一,我不想去評判一部電影的成功與否,至少看完這部電影之后,多少會有點想動筆的沖動。整部影片基調粗礪荒涼,蘆葦、沙灘、海平面;荒漠、落日、孤獨的車,蓬頭垢面的旅人,十足的文字青年范,每一個畫面都是充斥著文藝的味道和蕭瑟感,看完總覺得都在說我們自己,這一代人獨有的荒蕪。
還記得影片結尾那一句:“告別一定要用力一點,因為任何多看一眼,都有可能成為最后一眼,多說一句,都可能是最后一句。”看完了,心微微一顫。
是啊,多少人的后會無期,離別有時候不是為了重逢,而是不再相逢,那些路過的人,遙望的路,終究空蕩蕩的,我想起自己曾經說過的一句話:“有些路,總有人會陪你走,也總有人會注定離開,而大部分的人只是陪我們走一陣子。”
實際上我們每天會遇見許多人,譬如路邊攤賣煲仔飯的大叔,坐著出租車經常路過的路口那賣水果的大媽,煙酒店里悠然而坐的胖老板,收荒貨的老人,繞著公園每天晨跑的中年男人……這些人都非常熟悉,卻又十分陌生,可能轉身即忘,再進一步,可能是和自己要好的同學,再或者是后來的閨蜜,友人,隨著談戀愛、結婚、生子、或者忙于事業,聯系少了,變忙碌了,到最后,也就淡了。只是,都成了一樣的記憶。
開始覺得路人其實挺好,沒有負擔,沒有觸動,像個影子樣晃過視線,然后了無蹤影,但是生命里,終究會有一些人,因為陌生,卻讓你勃然心動,因為心動,讓你銘記于心。
就算不見,就算不念,就算成為了記憶,就算后會無期,也依然在你心底最柔軟的角落駐扎,開始絢爛,亦或者凋零。當稀松平常的場景,因為一個人,你開始變得敏感,開始變得焦躁,開始透徹心扉的感受到糾結與分量,或許只是因為那么一個原因——在乎!心里才會有負擔,才會有期盼,才會有等待,才會沒了灑脫。
見或不見,其實沒有區別,因為那個人在你的心里,在你的腦海里,就像深沉悱惻的詩詞,穿透你的靈魂,起伏你的呼吸,你會在某個神似的夢里,勾勒出記憶的線條,在某首單曲循環的曲調里,享受這份怡然和孤單,煙云、星月、流水,那些似曾相識的思念,都與對方一再擦肩。
眼神可以躲閃,感覺卻無法回避,只是最悲涼的是,此生,時光無法重疊。有人說:“那些不能陪你走到最后的人,不過是注定要來生命里給你上這一課的路人。”青春,本來就是一堂漸漸不再喜歡那個人的課程。而人生,則是教會你如何遺忘那些人。生活是什么,你就是答案。
劉同說:謝謝你們讓我有安全感,因為年輕,所以沒有選擇,用一朵花開的時間來聽,把人生也投遞了出去,一個靠理想生活的人,趁一切還來得及。
滿街都是寂寞的人,只是覺得經不起折騰,人生就是每一個拼搏的延續,流淚也要有資格。無論我們走了多遠,終究回不了頭,那些擱淺的人生,只是跟錯了回憶,青春,都活在我們每個人的記憶力,只是大多數人走了一半,就不走了而已。我們曾經恐慌的,最終會成為我們面對世界的盔甲,到最后,連我們都會被自己感動。
“也許你現在仍然是一個人下班,一個人乘地鐵,一個人上樓,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睡覺,一個人發呆。然而你卻能一個人下班,一個人乘地鐵,一個人上樓,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睡覺,一個人發呆。很多人離開另外一個人,就沒有自己。而你卻一個人,度過了所有。你的孤獨,雖敗猶榮。”我很喜歡這句話,道出了多少人的心聲,我開始明白,年齡無法去衡量一個人,再給我十年的光陰,我也依然會奮斗,縱使青春留不住,也好過黎明前的霜凍。
我們感謝那些與我們并肩同行的人,在離別的路口不單單是揮了揮手的告別,我們感謝那些幫助過我們的人,有時候懷揣著感恩的心,會發現這個世界其實很溫暖。
聚散是苦,思念是甜,我們終究會成為他人一笑而過的記憶,只是,那些后會無期的疼痛,后會無期的悲戚,構成了人生每一個驛站的風景,再見,意味著再一次相見,然而,我們總是再也不見。
【附:《你的孤獨,雖敗猶榮》】
有一種孤獨是——突然想到一個人,卻發現已經沒有了對方的聯系方式。
有一種孤獨是——你需要依靠的時候,發現四周黑暗無人,只剩自己,只能被迫拔節的成長。
有一種孤獨是——多年后突然回頭看自己來時的路,才發現曾有一段日子自己一直在重復,重復。被現實卷進漩渦的孤獨。
有一種孤獨是——與志同道合的人定下目標,沒皮沒臉的往前沖,等到離光明不遠的時候,你扭頭一看,卻發現志同道合的人已經不見了。
有一種孤獨是——已經習慣了在某個人的庇護下生活,這個人離開之后,你不得不面對現實,居然也漸漸學會了模仿他的樣子去面對生活。
有一種孤獨是——很多閉上眼能回憶起的溫度,對話,舉動細節的故事,睜開眼卻感覺他們從未發生過一樣。擦肩而過,再無交集的孤獨。
有一種孤獨是——原以為找一個能與自己分享難處的人很難,后來發現找一個能分享自己喜悅的人更難。
有一種孤獨是——明知道結局是曲終人散,可當下卻不得不放聲大笑,直至在這樣的盡興中流下淚。
有一種孤獨是——我知道你愛我,我也知道我愛你,但我無法用準確的語言讓你明白我內心的感受,即使我說了,你也不能理解。我們是人類,但卻不是一類人。
有一種孤獨是——心里真正劃的是省略號,卻只能在外人面前笑著為這件事劃上句號。
有一種孤獨是——你羨慕他們的生活,卻不得不回到自己的生活。
有一種孤獨是——本想被人安慰,本想有人包扎,在等待的過程中,傷口自己完成了愈合。你甚至已經不明白自己,是希望傷口不再疼,還是希望有人來溫暖。
有一種孤獨是——你為了不讓一個人失望而改變自己,改變的過程中,你希望這個人能知道自己的付出和努力。可等到自己真的改變了之后,你再面對這個人時,卻已經不想提自己改變的初衷了。
有一種孤獨是——下定決心選了一條要走很久的路,卻發現是個死胡同。
有一種孤獨是——與最親近的那個人面對面的時間,面對面的空間里全是質疑,轉身離開之后,卻瞬間意識到自己的過錯。
有一種孤獨是——小時候覺得順其自然的事情,稍微大了之后認為那是按部就班,直到有一天你才發現一切所剩無幾無能為力,只能且行且珍惜。
有一種孤獨是——縱使你做了錯事,愛你的人卻一直說沒關系,連彌補的機會都不給你。
有一種孤獨是——如果自己忍受了委屈,便能讓一切都好轉起來,于是選擇了閉嘴。沒有人注意到你的改變,沒有人走進過你的內心,外界越是平和,越是人聲鼎沸,你心里的委屈越大,孤獨越深。一開始埋下的孤獨的種子,在一個人反復的自我問答中,長大成人。
有一種孤獨是——其他人都錯了,只有自己對了。
有一種孤獨是——真話只能對自己說,對別人說的全是言不由衷的假話。
有一種孤獨是——讀書的時候,最怕老師點到自己的名字,但比被點到名字,更為在意的是,老師念錯自己的名字。被念錯名字的時候,大家吃吃的笑,那一刻很寂寥。
有一種孤獨是——當所有人都在埋頭解答一道公式時,你已經有了答案。第一次興奮,第二次享受,第三次習慣了。之后,開始孤獨。
有一種孤獨是——因為不被人理解,所以你開始練習和自己對話,沒關系的,你會發現這個世界上只要你能理解自己,比任何人的理解都重要。
有一種孤獨是——寫完最后一篇論文,最后一個鎖上大學宿舍的房門,歸還完飯卡和借書卡,簽完離職手續上最后一個字,長長的舒了一口氣,心里便空了起來。
有一種孤獨是——四周的一切都暗了下去,看不清周遭,先是恐懼,然后歸于平靜。這時,突然可以聽清空氣的流動,開始看得見自己過去的每一步。這種自省的孤獨,勝過一切的鼓勵。
有一種孤獨是——你鼓起勇氣說出自己的想法,卻遭到眾人的嘲笑。一條只有自己篤定相信的路,只有你一個行色匆匆的路人,不用在意他們的看法,因為你會在未來的路口等著曾經嘲笑你的人。
有一種孤獨是——想笑卻不能笑,想哭卻不能哭,總有一個聲音在耳邊提醒著你:要克制,要堅強,要讓他們覺得你不一樣。你做到了,旁人投來艷羨和贊許的目光,你微微笑,微微發顫,微微的有一種只有自己知道的孤獨感。
有一種孤獨是——對現實的結果無能為力,對重復的失敗無法自拔,于是嘗試一次又一次去追問為什么。凡事沒有答案的日子都是孤獨的,但有了這樣靜寂的孤獨,才有可能找到答案。
有一種孤獨是——需要幫助的時候,發現除了自己沒有人可以依靠。因為能忍受這樣的孤獨,所以雖敗猶榮。
有一種孤獨是——極力掙脫隨波逐流的自己,嘗試做一些不合群的舉動,一開始總會被人誤解,經過這樣的孤獨,才有真正與別人不一樣的底氣。
有一種孤獨是——當大多數人不贊同我時,你卻偏偏站在我這一方。第一瞬不是感動,而是覺得我怎能讓你變得和我一樣的孤獨,而后才有滿滿的感動。少數人的溫暖,也是一種心照不宣的孤獨。
有一種孤獨是——你以為自己是人群中最孤獨的那一個,最后你發現整個人群其實都是由孤獨的人所組成的。你不再為自己的孤獨而失落,你會為那么多一樣的人而難過。
有一種孤獨是——你和大多數人一樣時,覺得孤獨。當你和大多數人不一樣了,仍然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