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下超生 | |||
拼音 | bǐ xià chāo shēng | 簡(jiǎn)拼 | bxcs |
近義詞 | 筆底超生 | 反義詞 | |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 成語結(jié)構(gòu) | 偏正式 |
成語解釋 | 超生:佛家語,指人死后靈魂投生為人。為了免使他人受難,書寫時(shí),在用意和措詞方面都給予寬容或開脫。 | ||
成語出處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11卷:“實(shí)是不忍他含冤負(fù)屈,故此來到臺(tái)前控訴,乞老爺筆下超生。” | ||
成語用法 | 作謂語;指盡可能寬容 | ||
例子 | 巴金《家·附錄二》:“果照此說,我實(shí)在應(yīng)該謝謝你筆下超生了。” | ||
英文翻譯 | relent when writing a verdict | ||
謎語 | 最寬容的筆 | ||
產(chǎn)生年代 | 古代 | ||
常用程度 | 常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