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干部強黨性心得體會范例(精選3篇)
村干部強黨性心得體會范例 篇1
村干部開展“強黨性、強法治、強責任、強基層”專題教育現場推進會,二二三團黨委書記、政委桑茂德、二二三團黨委、副政委、紀委書記高艷榮、全團基層單位書記、學校黨員80余人參加了會議,會議由學校書記劉權石主持。(嚴以用權心得體會)
首先由學校校長張玉芹領學《法制兵團建設綱要》,學校副校長呂國珍領學《同志依法治國的重要論述》。會議第二項對由學校領導對專題二中依法治國、依法治校、依法治園進進行了研討,大家都表示在“四強”活動中,將會立足本職、團結互助,努力做到依法治校為223團中學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研討結束后,學校黨支部書記劉權石對“四強”專題活動之專題三的工作進行安排,并表態學校是服務窗口單位,在“四強”專題教育中要走到前列。黨員干部學深學透“四強”教育的本質和真諦,切實增強理想信念,補足精神之鈣,強化法治辦學思維,增強為人師表的責任感、榮譽感和使命擔當,與職工群眾打成一片,接地氣才能聚人氣,近而強本固原,夯實黨在基層的執政基礎。
隨后,團黨委、副政委、紀委書記高艷榮同志對學校“四強”專題二學習進行點評,她說學校在專題二學習中做了充分的準備,黨支部明確方向,措施到位、抓好了此次專題教育,她要求在座的黨支部書記要把黨建工作擺在重要位置,要制定具體工作實施辦法,通過廣播、會議、懸掛橫幅、標語等各種形式和途徑,廣泛宣傳這次專題教育的目的和要求,做到家喻戶曉,營造良好氛圍。
最后,團黨委書記、政委桑冒德強調:開展“四強”專題教育是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延深細化,是鞏固和拓展教育實踐活動成果。支部書記要以這次現場觀摩推進會為指導,認真抓好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指數、黨員先鋒指數考評、干部作風建設長效機制的落實,提高廣大黨員干部的黨性意識,法治意識、責任意識、基層意識。要牢記開展此次專題教育的核心任務是強黨性,是教育引導基層黨員干部堅定理想信念、嚴守政治紀律,增強政治意識、嚴守政治規矩,努力成為先進文化的引領者、職工致富的帶動者、社會穩定的維護者。會議最后要求書記們記住四句話:在開展“四強”工作中要思想上重視、行動上迅速、內容上合拍、宣傳上到位。
村干部強黨性心得體會范例 篇2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中國共產黨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和順應改革開放、加快經濟發展模式轉變的攻堅時期所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黨的提出了很多新思想、新理論,特別是對黨員教育工作也做出了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加強黨員理想信念教育,是保持黨的先進性,推動黨的各項工作,做好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基礎。而目前黨員教育工作有很多問題亟待解決,我們必須努力把握黨員教育規律,健全黨員教育長效機制,不斷探索完善新形勢下加強黨員理想信念教育的途徑,堅定黨員的理想信念,增強黨的戰斗力。
隨著社會經濟的騰飛與科學技術的進步,保持黨員的先進性與模范性是事關我國社會主義事業前途命運的一項首要戰略任務。而加強和改進黨員教育是是加強黨的建設的內容和途徑,也是提高黨員素質的根本且最有效措施。因此我們必須針對當下黨員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改進。
1、加強黨員理想信念教育,強黨性。崇高的革命理想是督促黨員不斷學習進步,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的思想支撐,只有擁有了這種革命信念才會有內在的動力。黨員只有在主觀意識上認識到黨員教育建設對于黨的工作的重要作用,才能夠積極主動地去尋求改變,才會更加重視理論學習。思想是行動的內在動力,在今后的黨員教育中要加強黨員思想的教育,培養學習的積極性與主觀能動性。
2、調整黨員教育學習內容,提素質。要根據形勢發展對黨員提出的新要求,根據黨的建設所面臨的歷史性課題,不斷充實調整和擴展黨員教育的內容,堅持與時俱進,力求把體現時代精神的最新理論、最新知識及時吸收進來,使得黨員教育內容適應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形勢需要。同時要針對黨員不同群體的特點和需求,合理確定教育內容,不能千篇一律,對于不同的黨員群體要量體裁衣、因材施教,從而有針對性但全面地提升黨員同志的綜合素質,切實地為黨的人才儲備和培養做出貢獻。例如,對于在校生需要結合學校教育的內容著重加強專業知識教育,將其與黨員教育有機結合,培養創新意識與團隊協作能力。而對于已經走上工作崗位的黨員需要同職業道德培養和崗位技能的培訓有效融合。
3、創新黨員教育形式,建強黨。黨員教育需要突破傳統手段的桎梏,開拓更新穎的方式、方法、途徑進行推廣。各黨組織可利用網絡資源,通過黨建網站、遠程教育、聲像資料等手段,采取互教互學、場景模擬等教育形式,增強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廣大黨員干部可及時下載培訓資料,充實現代遠程教育內容。黨員可通過網絡隨時下載政治理論專題、時事熱點、市場經濟、現代農業科技知識等培訓節目,共享教育資源。黨員教育有更多的靈活性和便捷性,就更容易吸引黨員參與到其中,能夠充分帶動了群體的學習熱情。此外,還能夠通過問卷調查和走訪等形式,了解黨員的學習需求,及時調整教育內容,實現互動培訓,大大提高教育學習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只有黨員群體堅持不斷學習,整體素質才會得到提高,只有黨員群體素質提升,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才能夠有效體現,也才能夠實現強黨、強國的偉大夢想。
“十年育樹,百年育人”,黨員教育工作不能急于一時,需要在今后長久的工作中逐漸改進和完善,同時需要不斷創新和磨合,與時代發展相協調。更重要的是,需要講求教育方法,以人為本,以情感人,來增強教育的滲透性,這樣才能將黨員教育有廣度、有深度的開展,才能夠強黨性、提素質,圓強黨之夢。
村干部強黨性心得體會范例 篇3
一、首先如何當好一名村干部就要認清形勢,就是要充分認識當好村干部的重要性和艱巨性。
1、之所以說當村干部重要。我們知道,自從世界上有了國家后,就有了政權。國家政權的構成是“金字塔”型,政權的最基層就是村委會這一級。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統統都要通過我們村級組織這一級來落實。沒有村級組織這一級,國家政權就沒有基礎。說:“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可見,村級組織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2、之所以說當村干部艱巨。是因為,一方面,農村工作正處于探索求進的新階段,我們面臨著諸多的發展難題。近年來,我們黨為解決“三農”問題,采取了一系列“真金白銀”般的政策措施,農民增收成為中國經濟生活的最大亮點,農村工作出現盼望已久的重大轉機。但是,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三農”問題積累多年,不可能一朝一夕得到徹底解決。面對這一形勢,廣大村干部只有主動適應國家政策的調整,找到和把握當好村干部的方法和途徑,才能更好地擔負起興一方經濟、建一方文明、富一方百姓、保一方平安的歷史責任。
二、就是要充分了解農村工作的特點。
1、農村工作內容眾多、面廣、量多、事雜、事無巨細。比如計劃生育,農村低保,五保,各項惠農政策的落實,矛盾糾紛調處等等。
2、農村的關系紛繁復雜。既要對上,要認真領會政策并貫徹落實;又要對下,要端正態度服務好老百姓。不像縣直各職能部門那樣工作比較單純,它的工作是綜合性的。俗話說“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上面是總統,下面是系統”講的就是這個。
3、農村的利益更是錯宗復雜,有時是糾纏不清。特別是涉及農村的田,土,地等利益時更是敏感。
三、面對這樣的新形勢,新特點,新挑戰,我個人認為,要做好一名村干部,要從當好“四員”上下功夫,從一點一滴的小事上入,從大事上拓展。
1、當好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宣傳員”。要對結合當前農村的中心工作,全面細致地了解掌握群眾的需求,通過召開座談會,編發宣傳單,出黑板報,組織黨員干部群眾收看遠程教育片等宣傳方式,大力宣傳有關黨的“三農”政策,如糧食補貼政策,最低收購保護價政策,農村建房政策,新型合作醫療政策,農村低保,五保政策等等,使這些黨的惠民富民政策深入民心,使農民群眾真正擁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
2、當好農業生產的“技術員”。農村要致富必須靠科技。因些,要根據農民群眾從事產業的情況,切實加強對農民的培訓,每年邀請技術人員為農民群眾舉辦技術培訓班,不斷提高群眾的科技水平;經常性地深入到田間地頭現場指導,為群眾解決技村難題,促進產業發展,農民增收。
3、當好民事糾紛的“調解員”。積極向群眾宣傳法制教育,不斷增強廣大群眾的法制意識,主動介入到化解突發事件,調解鄰里糾紛和矛盾中,確保矛盾糾紛及時得到化解。同時,積極協助村委會制訂村規民約,實現村民自我管理。
4、做好扶貧濟困的“幫護員”。深入開展社會調查,建立困難群眾臺帳,農村留守老人和留守學生臺帳,積極發動社會力量參與扶貧濟困活動,認真搞好結幫扶,有針對性地為困難群眾提供幫助,使農村困難家庭盡早擺脫貧困,走出困難
四、為了使村干部更好地加入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主戰場上來,我認為還要從以下四個方面來做起:
第一,加強學習。在當今社會,知識更新的步伐是越來越快,不加強學習勢必會被社會所淘汰和落伍。學習是增強知識和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徑,是培養情操和修養的重要手段,是我們做好各項工作的基礎。我認為村干部應著重在以下四個方面加強學習:
1、要學習農業工作方針政策。深刻領會黨的xx大精神和xx屆三、四中全會精神,認真研讀中央對“三農”的十一個中央一號文件,關于新型醫療合作的有關文件,關于促進農村文化,教育事業有關的文件。
2、要學習農業法律法規。重點是學習國家針對“三農”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規如《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承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技術推廣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等等。
3、要學習農村生產、農業科技知識。重點是要結合農業的生產,學習糧食生產、畜禽生產、果業生產、外出務工有關規定等,以此來掌握實際工作能力。
4、要向優秀的村干部和人民群眾學習。這些村干部長期工作在農村的第一線,摸爬滾打這么多年,具有豐富的農村工作經驗和掌握農村工作方法,人民群眾工作勞動在生產的第一線具備豐富的生產經驗和智慧,因些我們要虛心地向他們學習。
第二、搞好調查研究,吃透村情民意。毛主席說過“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是的,如果我們不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我們就不會得出好的想法和點子。吃透村情民意,就要求我們深入了解諸如本村有多少人口,有多少困難群眾,農村留守老人,留守孩子,有多少五保戶,低保戶,有多少土地面積,有哪些優勢資源和劣勢,適合發展哪些富民產業;民意指的是要了解農民群眾的所思、所想、所盼。如增收、教育、醫療、養老等問題。
第三、要與群眾建立感情。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中國共產黨最大的優勢是密切聯系群眾。作為黨組織選舉產生的村干部就一定要保持黨的優良傳統,一定要尊重群眾,幫助群眾,和群眾打成一片。與群眾建立感情也是我們做好工作的一個重要條件。見到村民群眾要主動與他們打個招呼和拉拉家常,只有這樣真正的融合在農民群眾之中,與群眾建立真感情,才會贏得信任和支持,而這種信任和支持就會變成帶領群眾的自覺行動。
第四、要加強村“兩委”班子的團結。俗話說“團結出生產力,出戰斗力。”因此,我們要擺正位置,盡力維護班子團結,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互相尊重,互相支持,共創新業績。誠然,當好一名村干部需要具備的能力和要求還很多,所做的事情也很多,以上是我就如何做好一名村干部的一點微薄之見,如有不妥,請不吝賜教。俗話說“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將必發于卒伍”。農村是一個廣闊的舞臺,是我們鍛煉能力,健康成長的重要平臺。因此,我們村干部要充分利用這個鍛煉成才的難得機遇,充分發揮自已的聰明才智,扎實工作,銳意進取,有所作為,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貢獻自已的一份力量,也為今后的成長、成才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