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
中國共產黨是一個勇于和善于進行理論創新的黨。十六大以來,我們黨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有了新的提高,在馬克思主義理論建設上取得了重大發展,取得了一系列新的理論成果,其中最主要的理論創新成果就是提出了科學發展觀。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求真務實思想路線指導下的最新理論成果
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理論,都是建立在正確的思想路線基礎之上的科學理論。沒有正確的思想路線的指引,就不可能產生新的科學理論。黨的思想路線是我們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觀點和根本方法。歷史經驗告訴我們,能否把社會主義建設好,首先要解決好黨的思想路線問題。黨的思想路線與黨的興衰成敗息息相關。黨的思想路線豐富和發展的過程,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不斷深入并結出碩果的過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思想路線的形成過程,就是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過程。在新世紀新階段,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戰略目標,呼喚黨的思想路線有新的發展,并對當代共產黨人更好地堅持黨的思想路線提出了新要求。XX年1月,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中強調,在全黨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精神、大興求真務實之風,并提出“四求”、“四務”的根本要求,深化了我們對求真務實要求的理解和認識。科學發展觀就是我們黨在求“四真”、務“四實”過程中取得的重要理論創新。
求真務實在理論上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的內涵。“求真”就是不斷地認識事物的本質,把握事物發展的規律,側重認識世界,著力揭示世界的本質和規律,體現科學精神。“務實”,就是要在這種規律性認識的指導下,去實踐、去行動,側重在認識世界的同時改造世界,體現實踐品格。只有求真,才能更好地務實;只有務實,才能達到求真的目的。求真務實,它體現了馬克思主義所要求的理論和實踐、知和行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使黨的思想路線的實踐內涵更加深刻和完整,使黨的思想路線的實踐意義更加突顯和具體,進一步突出了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實踐精神和歷史責任感。正如胡錦濤總書記指出的:“求真務實,要緊緊圍繞落實黨和國家的各項工作來進行,最重要的是付諸實踐、見諸行動、取得成效。”可以說,“求真務實”是黨的思想路線與時俱進的新成果,是繼“與時俱進”之后的又一個新理念和重大理論創新。堅持求真務實,就是堅持黨的思想路線。求真務實的過程,就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過程。
當今中國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也正處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求真務實的理論,使我們對我國現階段社會經濟形態的主要特征、歷史任務、運行規律和必須實行的方針政策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使我們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長期性、艱巨性、復雜性有了充分的思想準備。因此,我們要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要以求真務實的思想路線作為根本的思想和作風保障。正如胡錦濤總書記指出的:“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與大興求真務實之風是內在統一的。”“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要以求真務實為著力點,用求真務實的作風落實科學發展觀。”十六大以來,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取得重大成就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我們黨堅持求真務實的思想路線,今后我們仍然需要繼續堅持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這是永恒而又常新的真理。
創造性地闡發和運用了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
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理論,都是建立在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基礎之上的科學理論。唯物史觀揭示了社會歷史發展的根本規律,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黨的指導思想重要的哲學基礎。正如毛澤東同志指出的:“唯物史觀是吾黨哲學的根據。”在發展問題上,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一方面強調歷史決定論,認為生產力是推動歷史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另一方面,則是強調歷史辯證法,強調經濟不是社會發展的唯一決定因素,要重視政治、文化、思想及自然因素等各方面因素在社會整體發展中的作用。科學發展觀既講歷史決定論,又講歷史辯證法,以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為理論根據,著眼于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闡發和運用,顯示了深厚的理論底蘊和巨大的理論貢獻。
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是對唯物史觀關于歷史主體思想的運用和闡發,認為以人為本的“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廣大人民群眾,他們是人類社會發展中最積極的因素,是歷史發展的主體力量;這里所說的“本”,不是事物的本體,而是發展的中心和目標,是發展的出發點和歸宿。科學發展觀強調全面協調發展,是對唯物史觀關于社會結構和社會系統理論的運用和闡發,認為不僅要進行經濟建設,還要進行政治、文化、社會建設,促進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進步,推進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相協調,推進經濟、政治、文化建設的各個環節、各個方面相協調,拓寬了發展內涵,使發展的要求更加全面、系統。科學發展觀強調可持續發展,是對唯物史觀關于人、社會對自然界的依賴性和社會歷史連續性理論的運用和闡發,認為要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實現經濟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努力實現人、社會、自然之間的良性互動,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可見,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是科學發展觀的理論基礎和理論前提,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在當代中國社會發展中的具體運用和生動體現,是從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高度對發展問題的科學認識,是指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