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入黨自傳(精選3篇)
老師入黨自傳 篇1
我叫,民族:蒙古族,于X年XX月XX日出生在XX市的一個小村莊,現在是X小學的一名語文教師。
我的父親是忠厚老實的農民,同時也是一個老共產黨員。小時候常常聽爸爸講他小時候是怎樣受盡苦難,是中國共產黨把他從水深火熱中解救出來的故事。他深愛著我們的黨和國家,記得小時候他常說的話就是:身為農民,只要能安分的過好日子,不能為國家添麻煩而要為國家做貢獻。我的母親是一位小學老師。她在自己的工作崗位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地工作了三十一年,在去年的四月份光榮退休了。她對教育事業的熱情與執著,在潛移默化中讓立志當一位人民老師。我就在這樣一個普通而又溫暖的環境下,受著父親的熏陶,健康的成長。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對中國共產黨有了由淺至深的認識,并逐步形成了共產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立下了為共產主義偉大事業奮斗終身的志愿。
1988年9月我進入了小學,在學校老師的教育下,我在一年級時就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少年先鋒隊。記得第一次帶上紅領巾的那晚,我興奮的睡不著覺。我知道鮮艷的紅領巾是先輩的鮮血染紅的,是少年先鋒隊的標志,只有象解放軍戰士那樣不怕苦,最勇敢的人才能戴上它。那天我撫摸著胸前的紅領巾暗暗下定決心:學習上,努力刻苦,爭當先進;勞動中,不怕臟,不怕累。所以我學習成績優異,并在小學階段一直擔任學習委員一職。
1994年我升入了通遼市蒙古族學校讀初中,我更加努力的學習,
在班上的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并且一直擔任數學與英語課代表一職,深得老師和同學的贊賞。隨著知識的積累和年齡的增長,我在思想上逐漸懂得了,青年人要成長進步必須靠近團組織,主動接受團組織的教育和培養。通過組織的幫助和自己的努力,于1995年5月我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中國共青團是中國先進青年的群眾組織,是中國共產黨的得力助手和后備軍。當我在團旗下舉起右手莊嚴地宣誓時,心潮澎湃!我暗下決心:一定要好好學習,全面發展,在各方面都要起模范帶頭作用,把自己培養成為跨世紀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
1998年9月,我考入了哲里木盟師范學校。在那豐富多彩的師范學習生活中,我努力的學習,為了自己心中的目標,不怕苦,不怕累。學習成績的不斷進步,從此翻開了我人生征程嶄新的一頁,我朝著新的目標開始了新的奮斗和跋涉。同時,我有了更多的時間和機會接觸到身邊的黨員,政治視野也得到了擴充。
20xx年自師范學校畢業后,我一直沒有放棄學習的機會。自己聯系學校代課學習,積累更多的教育教學經驗。又參加成人高考,取得了本科學歷,使自己的文化水平得到提升。
20xx年是我命運的又一次轉折點,我報名參加了科爾沁區教師招聘考試,終于成為了一名真正的教育工作者,成為了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圓了自己的第一個夢想。也更有信心去沖刺更高的目標。于是我從那一年開始積極學習黨的方針政策,向學校黨組織遞交入黨申請書。由于工作踏實、熱情飽滿、成績優秀,深得領導的認可、家長學生的稱贊。
業務上要精益求精不斷的提高的工作水平;更加積極的配合領導的工作,服從領導的工作安排,為領導解憂;團結同事,共同鉆研業務水平,共同提高業務能力;教育學生要更加耐心細致,關心熱愛學生,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
我深深的體會到自己的成長歷程,與黨和領導的關心和幫助是密不可分的。我渴望成為一名光榮的中國共產黨員,我知道入黨之前最重要的就是要正確和全面地認識我們的黨,并且端正自己的入黨動機。在這期間,我深受身邊的黨員朋友和家人的教育,他們給了我很大的啟示。我明白以實際行動爭取入黨,必須持之以恒,從申請入黨的那天起,就應該以正確的態度和真誠的努力爭取早日成為一名名副其實的共產黨員。
作為入黨積極分子,我清醒地認識到自身的缺點和不足,與共產黨員標準相比,自己還有很大差距。但我有決心改正,希望黨組織對我進行幫助和教育,讓我取得更大的進步,早日成為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
老師入黨自傳 篇2
記得剛來xx中學,當時的x校長說過“沒有當過班主任的教師,不算真正的教師”。這句話激發了我想當班主任的熱情。開始工作后,因為所教學科的原因,使我一直未能如愿以償成為一名班主任,令我感到無比的遺憾。幾年來,我始終手捧一顆愛心,懷著對教育事業的追求,不斷地探索和實踐,模范履行職責,無私奉獻,熱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以高尚的師德嚴格要求自己成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并為成為一名真正的班主任做著準備。
我的時間都去哪了?是呀,每當我的孩子問我你為什么沒有時間陪我玩,我就會這樣問自己。雖然我已工作了快10個年頭,但今年卻是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當班主任,去管理一個集體,去和學生用心去接觸,如何當好班主任每個人都有各自不同的做法,而我認為,就是多花點時間去關心學生,夠了。
與家長溝通,有句話說得好:“你的孩子,我的學生,你親我更愛!”,即使這個學生是學習成績最后一名,他也是家長的希望。家長想了解自己的孩子在校的表現情況,孩子在學校時間比在家里的時間多,這個年齡也不愿意和家長多交流,家長問也不說,漸漸地孩子與家長無話可說了,家長說孩子長大了管不了了,孩子埋怨家長不理解自己。所以我通過建立“飛信”家長群,可以免費向家長手機發短信,家長免費接收,方便與家長交流。現在共發送短信2700多條。得到了家長的認可,家長對自己的孩子多了一份了解,我也同時知道了學生的家庭情況,以及學生在家的另一面。
信任班級干部,尤其是班長。班長是班主任的好助手,班主任要給予其充分的信任,放開束縛,一些班長能做的事,交給他去處理,你越不放手,他越不會做,也不敢做。不給其信任,他也不會感受到責任。其實你給他信任越大,他肩上的責任也越大。做事上的一些小瑕疵,應給予理解和支持。對于“挑戰班長權威”的事情,要堅決的站在班長這邊,樹立班長的威信。如一次跑操,因班長要求一女生跑的再快一點跟上隊伍,此女生生氣停下來不跑了。被我發現,回班后對這件事表明了我的態度,堅決支持班長的做法。在一些事上,我強調班長說的話就是我要說的話,我不在,班長就是班主任,班長做出的決定,大家必須聽,不聽的,我要批評。班長做的不對,我這個班主任來向你道歉。雖有些極端,但這幾年來(擔任過四年新預科班主任),所帶的班級中,并未出現班長做出錯誤決定。因他十分看重班主任給的這份信任,并且還有其它班干部的輔助和監督。
開好主題班會,在每周日一次的班會課我都有一個主題,寓教于樂,大膽創新。在一次月考成績不理想的情況下,我并沒有埋怨,也并沒有急于去批評教育,施加壓力。我知道他們一直在努力,壓力也很大。他們此時更需要鼓勵和理解,釋放壓力。我及時的召開了“心理拓展”活動,我找場地,找器材,學習“心理拓展”的方法。通過“心理拓展”活動,增強了同學們凝聚力,緩解了壓力。如“背倒信任”,增強了小組間信任感,團結力。最后,班級干部讓我站在桌子上,背對他們倒下,他們穩穩的把我接住,我信任他們,增進了師生間的感情。期末考試,我班成績全面大捷。
關心學生,循循善誘。使用好貧困補助,給那些真正需要的學生,并讓他們樹立學習生活的自信心,我班有一名女生,她在貧困申請中寫到為了減輕父母的負擔,有時吃飯不吃菜,看到這名話時,我心為之一顫,因為通過平時的了解,這個孩子不會撒謊。雖然她的成績不如意,但我還是把最高的貧困補助給了她,當我通知她后,她哭了,并留下了一名話,我一定好好學。在期末分班考試中,它進入班級前20名,原來她在班里是倒數幾名。分班后,她進了文科班,在最近一次考試中,她在年級排名第六名。我為她感到高興,這件事可能改變了她的一生。她給我寫了一封信,并送給我一個小果凍,這禮物真的很“貴重”。我也問過她是怎樣把成績提高上來的,她說就是上課好好聽,下課認真完成作業,就這么簡單。這么簡單的事,有很多學生并沒有做好,這使我想起一句話,“把容易的事做好,就是不容易;把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同時,我認為她心中應該有一種力量在支持著她。
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表彰先進。我手中有照相機,每當考試之后,對于成績突出的小組及個人,和月衛生、紀律優勝組,給予照相表彰,并張貼在班級內外進行展示。以此鼓勵先進,激勵后進。有時,也用我個人的獎品,獎勵優勝小組,如一桶優質茶葉。獲勝小組把茶葉一直擺在桌面上,誰也不喝。其它小組在日反思中寫到:“為了”茶葉”而努力學習”。獎品是否貴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份集體榮譽,那份關注他們努力的心意。
形成“努力”班風,一直以來給學生說一句話:你可以學習不好,但不能不努力;你考試考得再好,但你平時不努力,作為班主任我看不上你。有些學生由于基礎上的原因,學習起來確實很吃力,但不能放棄,上課聽不懂,不能趴著睡覺,不光影響自己,也影響周圍的人,也影響上課老師的情緒,影響到全班的同學。上課聽不懂,依然瞪著大眼睛聽的同學,最可貴,這樣至少有點印象,下課可請教老師或同學,把知識搞懂,他們值得表揚。而有些同學自持聰明,平時學一點,就能輕輕松松取得一個不錯的成績。接下來就干些影響他人的事情,比如上課睡覺,看小說,偷偷去上網等,這讓其他努力學習的學生無法接受,打擊了大部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樣的學生,我嚴肅管理,決不會因為成績好而放縱,因為我們要讓學生們感受到只要努力,并找到好的方法,就能取得好成績,就能成功。
定下規則,樹立威信,所有的規則,提前向全班說明,通過班委會征求意見定下班規。違規就按班規執行。班主任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如要求下午6點30分進班,比正式上課提前20分鐘,入則靜、靜則學,我每天必到,天天如此。有一次,跑操全班有點亂,體育老師罰跑圈,我和學生一起受罰,由于自己身體素質還可以,所以能堅持下來,給學生一個表率,增進師生感情,下一次他們也不好意思不認真對待。“想好再做,做了不后悔;錯了,敢于承擔”,這句話我會重復21遍,讓他們牢牢記住,并這樣去做。
老師入黨自傳 篇3
時間如靜靜地流水,那般悄無聲息,悄悄地從我們身邊溜走,沒有一點兒聲響。當我驀然回首,偶然拾起片片漣漪,心中又多了一些涌動,忽然間明白了三尺講臺,三千桃李,無一不是用汗水澆灌,歲月凝注,也終于知道刻在木板上的名字,未必不腐朽,刻在磚頭上的功名,也未必可以流芳百世;老師,這樣一個普通的名字卻深深刻在我們的心靈上,這才真正永存。 教師的主要任務是“教書育人”,教育是用已知的知識去為未來培養人才的過程。在知識逐漸信息化的今天,作為一個教師,我們必須具備所教學科的知識,同時還應具備教育學和心理學方面的知識.要做一名好教師,必須擁有深厚的學術功底,豐富的文化底蘊和深遂獨到的教育學思想。
我們作為一名教師站在三尺講臺,是不是就擁有廣博知識呢?有句話說得好,要想給人一杯水,自己須有一桶水,而且這一桶水最好還在不斷地增加,的確,作為某一專業課的教師,我們可以不懷疑他的專業素質,那么是否可以忽略其他方面素質呢?絕對不可以,我們還要求教師在德育、美育等方面的素質,美國當代教育學家布盧姆說:人人都能學好,95%以上的學生的能力差異只不過是一種學習速度的差異,而不是智能上的差異,因此大多數學生都能夠掌握所教授的學科。因此,教師在學生的生理、心理都不成熟的階段,是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于是,要作為一名好的教師,我們不僅要重視專業知識,還不可忽略相關知識結構體系,比如說教育學、心理學、現代教育技術學,還要有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陶行知說過“教師的職務就是‘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學生的職務是‘千學萬學,學得做真人’。教師的任務很明確了,所以我們作為教師有了知識,就得教授于學生,教人求真和學做真人。“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做到“學高為師”。
教師不但注重教好書,更注重育人.嚴格要求自己,言傳身教,為人師表,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對學生的影響,更注意用生動的事實來鼓舞他們。在課堂的講授、實驗以及課余的交談中,除了傳授知識外,與學生談理想、談追求、談未來,引導和教育他們熱愛祖國、熱愛專業,樹立起高標準的職業理想。以親身經歷,以及身邊的優秀學生來鼓舞他們、激勵他們。對學習好的同學加以表揚和鼓勵,幫助他們確定更高的人生追求和目標;對學習較差或學習不夠認真的同學,則加以教育和督促,對他們既嚴格要求又熱情幫助,耐心做好思想工作,加強輔導,幫助他們解決學習、生活中的實際困難。有效地教育學生樹立起發奮學習、刻苦鉆研、學好知識、報效祖國的正確人生觀、價值觀。
最后,我心目中的好老師要謙遜。謙遜的老師是有利于學生學習和發展的,因為,謙遜的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會認真虛心聽取學生對待問題的不同態度和觀點,并對學生提出的新觀點給予指導,促進學生進步創新,自己也可從學生的問題中學到新知識。此外,好的老師不會自高自大,會積極主動向同僚或其他比自己有更高境界的人學習,來彌補自己的不足。好的老師還不會吝嗇,他會把學識超過自己的學生或教之自己能力所不及的學生推薦給高人,自己甘做學生通向更高境界的階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