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科大學入黨個人自傳
上黨校時,我認真聽取了教授的講課,對黨的性質、綱領、宗旨、指導思想、組織原則和紀律、黨員條件等黨的基本知識有了比較系統的了解,提高了對黨的認識,懂得了怎樣爭取做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同時也對自己的入黨動機進行了深入的思考。教授在講課時列舉了很多不純的動機,像我這樣一直被灌輸“入黨對以后找工作有利”的人占多數,這些不純的動機必須及時端正。我們除了理論學習之外,還組織了一次小組活動,活動內容是參觀紅軍長征圖片展,雖然展出的只是一些黑白照片,卻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紅軍當時的艱苦生活是我們這一代人不可能經歷的,他們克服惡劣環境的精神和勇氣是我們無法體會的,他們寧可犧牲自己也要保全集體的團隊精神是我們無法體驗的。我們要感謝長征中的先輩們,感謝他們為我們留下了一筆可貴的精神財富——堅持到底,永恒的長征精神。之后我們參加了入黨積極分子的小組討論,大家各自抒發了對這次圖片展的看法,繼承長征精神,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是中國共產黨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迫切需要,我們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把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落實到具體的工作中,讓“三個文明”建設結出豐碩的果實,讓長征精神永放光芒!我當時感慨萬千,有太多的話想說卻不知道該怎么表達,只是很激動地說了兩句話:我們一定要好好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不能讓先烈的鮮血白流!而且我們必須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決不能讓我們的后代處于水深火熱之中!在最后的結業典禮上我看到了黨員在莊嚴的黨旗下宣誓的情景,我心潮彭湃,對黨組織更加向往,加入中國共產黨的渴望愈加強烈。通過黨校的學習,我的政治理論水平得到進一步的鞏固,對黨的認識又有進一步提高,對端正我的入黨動機有很大的幫助。 大一暑假,我參加了醫療救助實踐隊,活動以支教為主,調查畬族文化為輔,地點是x市青云村。那是一個貧困的村莊,沒有便利的交通,沒有高樓大廈,只有簡陋的房屋和純樸的村民。實踐的時候,竹里經常下雷陣雨,而且一下雷陣雨全村就會停電,給生活造成了極大的不便。我們的飲食完全自理,砍柴、生火、淘米做飯樣樣都學。因為村里沒有學校,所以村委的會議室就成了我們的教室,大家圍坐在桌子旁,忍著炎熱天氣的折磨,認真地聽我們實踐隊的老師講課,積極回答問題,顧不得擦去留在臉上的汗水。這樣的生活雖然不能跟西部的貧困地區相提并論,但也讓我們這些從沒過過艱苦生活的學生嘗到了艱苦的味道。然而,是竹里的孩子和家長們讓我們忘記了苦,是孩子對知識的強烈渴望和家長對我們的信任、關心改變了我們的生活。這讓我又想起了西部那些因貧困而無法上學的孩子,我多么希望自己能做一些事情去改變他們苦難的命運。其實全國需要很多像“兩項計劃”這樣的西部志愿者協會招募一些熱血青年去奉獻青春,需要技術人才指導西部人民運用科技走出貧困,他們需要共產黨指明前進的方向。可是這次的實踐也讓我開始害怕,我害怕自己不能忍受西部的惡劣環境,不能習慣西部的飲食還有住宿,更害怕不能給西部的孩子們帶去對他們有用的知識。而家里也沒有一個人支持我去西部的想法,父親說:我們東部也還有很多貧困的地方,也還有很多上不起學的孩子,如果真有這樣的理想,可以在我們東部的貧困地區支教,沒必要跑去過那么艱苦的生活,再說一個女生想要適應那樣的生活是很困難的。所以我開始動搖了去西部的想法,決定先努力學好專業知識,晚些時候再去思考這個嚴肅的問題。
還沒走出實踐艱苦生活的陰影,大二的課程已經鋪天蓋地向我們壓過來,這學期我不能再讓自己的成績處于低谷,我開始努力學習,特別是期末復習階段,我每天堅持晨讀、自習,終于取得了第三名的優異成績,拿到二等獎學金。這給我以后的學習莫大的鼓舞,我知道只要努力了,沒有事情是做不好的。大一第二個學期我以538分的優異成績通過全國英語四級考試,同時也通過了浙江省計算機等級考試(二級),大二第一學期我又順利通過全國英語六級考試。正是這樣的英語成績,讓我有機會站在講臺上體驗當老師的感覺。因為我們學院的英語四級通過率偏低,所以黨支部組織了一次輔導活動,讓英語成績優秀的入黨積極分子幫助指導未過四級的同學學習英語。這對我來說是一個挑戰,因為從來沒有在講臺上講過課,更何況這次是給大學生輔導,我完全沒有信心。第一次站在講臺上,我因為緊張臉漲得通紅,常常語無倫次,下面的同學并沒有嘲笑我的窘態,而是鼓勵我說:沒關系,說錯了也不要緊,大家一起可以改正,一起進步!我聽了這些話真的很高興,也讓我信心倍增。之后我變得不緊張了,每次都能流利地跟大家交流。這次的活動給了我利用特長幫助別人的機會,而且讓我自己在信心和英語口語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