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入黨思想匯報
多年前,秦國本是一個西陲小國,商鞅推行變法,遭到了守舊派的激烈反對,他們說:“法古無過,循禮無邪。”堅持效法古人、遵循舊禮不會出錯。商鞅反駁說:“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復,何禮之循?” 世代更替,帝王禮法都不盡相同,一味效仿古人,該遵循哪個禮法才對呢?他例舉了“湯武不循禮而王,夏殷不易禮而亡”的道理,以彼之矛攻彼之盾。秦孝公采用了商鞅的新法后,果然國力漸漸強盛起來。一味照抄前人的經驗,在古書堆中尋找古人咀嚼下來的糟粕,拿到現實中是不能用的。馬克思主義起源于西歐,扎根于在東歐,最后在中國被賦予新的生命力,發展壯大起來。南方甘甜的橘子移栽到了北方,周圍環境不作相應調整,結果就結出了苦澀的枳子。如王明這般把馬克思主義拿來生搬硬套,結果使我們在圍剿中節節敗退;如四人幫這般把毛主席語錄凌駕于一切之上,可毛主席自己說:我也會犯錯,結果拿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學習別人的經驗,一定要因地制宜,毛主席用馬克思主義來指導無產階級革命,通過革命實踐中不斷加深對馬克思主義的認識;鄧小平用馬克思主義來指導社會主義建設,是立足中國國情、結合時代特征的偉大創新。所謂“實事求是”,就是以務實的態度清醒地認識自己。我們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當前第一要務是發展生產,擺脫貧困,走現代化發展道路,盡快富裕強大起來。正是在這一背景下,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第二代領導集體,果斷停止使用“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口號,作出了工作中心向經濟建設轉移、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
我不敢想,如果沒有改革開放會怎樣。歷史上,中國的強盛曾讓世界震驚。成吉思汗戰馬的蹄印曾經遠至歐洲里海,鄭和遠航的船帆曾感受過非洲紅海不一樣的海風。我們的四大發明傳遍了歐亞非大陸,我們的文字詩歌也在朝鮮、日本世代傳承。八國聯軍侵華,八個國家的綜合國力相加都不及一個大清,但大清還是被迫恥辱地打開了國門,用絲綢陶瓷換取消殘身體和意志的鴉片。這一次不同了,我們自己打開了國門,加入到世界的競爭。加入世貿組織的決定曾受非議,這一個標榜著自由貿易的地方,處處有保護主義的暗礁,中國企業在發達國家制定的游戲規則中屢戰屢敗。而如今,沒有人再質疑這個決定的遠見,要讓對手正視你的存在,必須和他站在同一個舞臺。加入世貿,就是背水一戰,逼迫自己強大起來,在別人制定的規則中勝出,才有權利參與規則的制定。今天,在世界的談判桌上,中國已成為一道可以與美國博弈的力量。這就是中國的力量。這就是改革開放賦予的力量。
匯報人:第一范文網
日期:
以上是XX年10月入黨思想匯報:30年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