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主題 入黨思想匯報
尊敬的黨組織:
這一段時間以來,相信大家周圍談論的無不是由次級債所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機。次級債的影響從去年就開始顯現,但是誰也沒有料到會引發全球性的金融危機。今年上半年,貝爾斯登被摩根大通收購,到下半年美政府接管兩房,雷曼兄弟破產,美林被美國銀行收購,高盛、摩根士丹利轉型,至此五大投行的歷史成了過眼云煙。美國政府雖然出臺七千億救市,但是成效如何,得看奧巴馬上臺之后的作為了。
從現在的形式來看對中國的影響還不是很明朗,也可以說中國受到的沖擊還不是很大。首先,中國國內的金融機構雖然持有美國的不算少的次級債,雖然損失大,但是在承受范圍內,不會對機構造成實質性傷害;其次,對銀行業的裁員瘦身,雖然預計將有200萬銀行從業人員失業,但是從各大外資銀行的裁員計劃看,由于亞洲區的相對穩定與受到的危機影響不大,基本裁員幅度不大。雖然如此,但是對積極融入全球化中的中國的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首先,中國政府持有大量的美國政府債權,中國政府外匯儲備很大一部分是美元,如何保證安全是相當棘手的問題;其次,現在是不是到“底”了呢?有國內金融機構對海外抄底躍躍欲試,如何保證海外的投資不受損失?近期平安投資富通遭受了重大損失,使得人們慶幸去年平安的1800億融資然后海外投資計劃擱淺;再次,去年中國股市大牛市,各證券公司、機構以及散戶都賺的盆滿缽盈,但是到了XX年形式急轉直下,散戶被套牢,現在滬指與最高峰相比下跌了70%,如何維持人們的信心?
人們不約而同的想到了十年前的亞洲金融危機。十年前的金融危機雖說是人為的,但是反應了各國的監管體制漏洞。那時中國尚未加入世貿,但是憑借中央政府的正確領導,成功狙擊了索羅斯,使得香港擺脫了陰影,打破了西方人士對香港“死港”的預測。現在與十年前相比,雖然中國加入世貿與全球聯系更密切,并且今年的金融危機更是全球性的,應對的難度更大。中央政府四萬億投資的大手筆,已經穩保了gdp的8%的增速,保gdp就是保就業,保就業就是保穩定。鄧說過,對中國來說,穩定是最大的事情。中國一亂,什么都干不成。中國的穩定就是對世界最大的貢獻。各界中央政府都是力保穩定。與中央政府的四萬億投資相配套,地方政府的總投資達到了十萬億的規模,超出了中央政度的想象。十年前中央政府投入三萬億拉動內需,當時的貨幣政策提的是“穩健”,今年首提“寬松”,可見形式嚴峻。
雖然如此,但是也不必驚慌失措。首先,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具體體現就是“集中力量辦大事”。當年,正是在社會主義制度的保證下,我們才用驚人的速度實現了兩彈一星的研制,提高了中國的形象和話語權。現在的經濟形勢可以使得我們集中全力共保難關。這是我們政治上的優勢。其次,經過改革開放三十年的積累,我國已經積累了大量的財富。使得中國能夠有足夠的經濟實力來保持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這是我們經濟上的優勢。再次,上半年的火炬傳遞、地震,下半年的奧運,使得全世界都見證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群眾的支持才是我黨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法寶。這是我們的群眾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