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經典標準的商務談判策劃方案(精選3篇)
2023年經典標準的商務談判策劃方案 篇1
一、談判前的充分準備
(一)確定談判態(tài)度
在商業(yè)活動中面對的談判對象多種多樣,我們不能拿出同一樣的態(tài)度對待所有談判。我們需要根據談判對象與談判結果的重要程度來決定談判時所要采取的態(tài)度。
如果談判對象對企業(yè)很重要,比如長期合作的大客戶,而此次談判的內容與結果對公司并非很重要,那么就可以抱有讓步的心態(tài)進行談判,即在企業(yè)沒有太大損失與影響的情況下滿足對方,這樣對于以后的合作會更加有力。
如果談判對象對企業(yè)很重要,而談判的結果對企業(yè)同樣重要,那么就抱持一種友好合作的心態(tài),盡可能達到雙贏,將雙方的矛盾轉向第三方,比如市場區(qū)域的劃分出現矛盾,那么可以建議雙方一起或協助對方去開發(fā)新的市場,擴大區(qū)域面積,,將談判的對立競爭轉化為攜手競合。
如果談判對象對企業(yè)不重要,談判結果對企業(yè)也是無足輕重,可有可無,那么就可以輕松上陣,不要把太多精力消耗在這樣的談判上,甚至可以取消這樣的談判。
如果談判對象對企業(yè)不重要,但談判結果對企業(yè)非常重要,那么就以積極競爭的態(tài)度參與談判,不用考慮談判對手,完全以最佳談判結果為導向。
(二)充分了解談判對手
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在商務談判中這一點尤為重要,對對手的了解越多,越能把握談判的主動權,就好像我們預先知道了招標的底價一樣,自然成本最低,成功的幾率最高。
了解對手時不僅要了解對方的談判目的、心里底線等,還要了解對方公司經營情況、行業(yè)情況、談判人員的性格、對方公司的文化、談判對手的習慣與禁忌等。這樣便可以避免很多因文化、生活習慣等方面的矛盾,對談判產生額外的障礙。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需要了解并掌握,那就是其它競爭對手的情況。比如,一場采購談判,我們作為供貨商,要了解其他可能和我們談判的采購商進行
合作的供貨商的情況,還有其他可能和自己合作的其它采購商的情況,這樣就可以適時給出相較其他供貨商略微優(yōu)惠一點的合作方式,那么將很容易達成協議。如果對手提出更加苛刻的要求,我們也就可以把其他采購商的信息拿出來,讓對手知道,我們是知道底細的,同時暗示,我們有很多合作的選擇。反之,我們作為采購商,也可以采用同樣的反向策略。
(三)準備多套談判方案
談判雙方最初各自拿出的方案都是對自己非常有利的,而雙方又都希望通過談判獲得更多的利益,因此,談判結果肯定不會是雙方最初拿出的那套方案,而是經過雙方協商、妥協、變通后的結果。
在雙方你推我拉的過程中常常容易迷失了最初的意愿,或被對方帶入誤區(qū),此時最好的辦法就是多準備幾套談判方案,先拿出最有利的方案,沒達成協議就拿出其次的方案,還沒有達成協議就拿出再次一等的方案,即使我們不主動拿出這些方案,但是心中可以做到有數,知道向對方的妥協是否偏移了最初自己設定的框架,這樣就不會出現談判結束后,仔細思考才發(fā)現,自己的讓步已經超過了預計承受的范圍。
(四)建立融洽的談判氣氛
在談判之初,最好先找到一些雙方觀點一致的地方并表述出來,給對方留下一種彼此更像合作伙伴的潛意識。這樣接下來的談判就容易朝著一個達成共識的方向進展,而不是劍拔弩張的對抗。當遇到僵持時也可以拿出雙方的共識來增強彼此的信心,化解分歧。
也可以向對方提供一些其感興趣的商業(yè)信息,或對一些不是很重要的問題進行簡單的探討,達成共識后雙方的心里就會發(fā)生奇妙的改變。
(五)設定好談判的禁區(qū)
談判是一種很敏感的交流,所以,語言要簡練,避免出現不該說的話,但是在艱難的長時間談判過程中也難免出錯,哪最好的方法就是提前設定好那些是談判中的禁語,哪些話題是危險的,哪些行為是不能做的,談判的心里底線等。這樣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在談判中落入對方設下的陷阱或舞曲中。
(六)語言表述簡練
在商務談判中忌諱語言松散或像拉家常一樣的語言方式,盡可能讓自己的語言變得簡練,否則,你的關鍵詞語很可能會被淹沒在拖拉繁長,毫無意義的語言中。一顆珍珠放在地上,我們可以輕松的發(fā)現它,但是如果倒一袋碎石子在上面,
在找起珍珠就會很費勁。同樣的道理,我們人類接收外來聲音或視覺信息的特點是:一開始專注,注意力隨著接受信息的增加,會越來越分散,如果是一些無關痛癢的信息,更將被忽略。
因此,談判時語言要做到簡練,針對性強,爭取讓對方大腦處在最佳接收信息狀態(tài)時表述清楚自己的信息,如果要表達的是內容很多的信息,比如合同書、計劃書等,那么適合在講述或者誦讀時語氣進行高、低、輕、重的變化,比如,重要的地方提高聲音,放慢速度,也可以穿插一些問句,引起對方的主動思考,增加注意力。在重要的談判前應該進行一下模擬演練,訓練語言的表述、突發(fā)問題的應對等。在談判中切忌模糊,羅嗦的語言,這樣不僅無法有效表達自己的意圖,更可能使對方產生疑惑、反感情緒。在這里要明確一點,區(qū)分清楚沉穩(wěn)與拖沓的區(qū)別,前者是語言表述雖然緩慢,但字字經過推敲,沒有廢話,而這樣的語速也有利于對方理解與消化信息內容,在談判中筆者非常推崇這樣的表達方式。在談判中想靠伶牙俐齒,咄咄逼人的氣勢壓住對方,往往事與愿違,多數結果不會很理想。
二、談判的策略與技巧
(一)商務談判是一種博弈
這個時候雙方都很敏感,如果語言過于直率或強勢,很容易引起對方的本能對抗意識或遭致反感,因此,商務談判時要在雙方遇到分歧時面帶笑容,語言委婉的與對手針鋒相對,這樣對方就不會啟動頭腦中本能的敵意,使接下來的談判不容易陷入僵局。
商務談判中并非張牙舞爪,氣勢奪人就會占據主動,反倒是喜怒不形于色,情緒不被對方所引導,心思不被對方所洞悉的方式更能克制對手。致柔者長存,致剛者易損,想成為商務談判的高手,就要做一顆柔軟的釘子。
(二)曲線進攻
孫子曰:“以迂為直”,克勞賽維斯將軍也說過:“到達目標的捷徑就是那條最曲折的路”,由此可以看出,想達到目的就要迂回前行,否則直接奔向目標,只會引起對方的警覺與對抗。
應該通過引導對方的思想,把對方的思維引導到自己的包圍圈中,比如,通過提問的方式,讓對方主動替你說出你想聽到的答案。反之,越是急切想達到目的,越是可能暴露了自己的意圖,被對方所利用。
(三)談判是用耳朵取勝,而不是嘴巴
在談判中我們往往容易陷入一個誤區(qū),那就是一種主動進攻的思維意識,總是在不停的說,總想把對方的話壓下去,總想多灌輸給對方一些自己的思想,以為這樣可以占據談判主動,其實不然,在這種競爭性環(huán)境中,你說的話越多,對方會越排斥,能入耳的很少,能入心的更少,而且,你的話多了就擠占了總的談話時間,對方也有一肚子話想說,被壓抑下的結果則是很難妥協或達成協議。反之,讓對方把想說的都說出來,當其把壓抑心底的話都說出來后,就會像一個泄了氣的皮球一樣,銳氣會減退,接下來你在反擊,對手已經沒有后招了。更為關鍵的是,善于傾聽可以從對方的話語話語中發(fā)現對方的真正意圖,甚至是破綻。
(四)控制談判局勢
談判活動表面看來沒有主持人,實則有一個隱形的主持人存在著,不是你就是你的對手。因此,要主動爭取把握談判節(jié)奏、方向,甚至是趨勢的。主持人所應該具備的特質是:語言雖不多,但是招招中的,直擊要害,氣勢雖不凌人,但運籌帷幄,從容不迫,不是用語言把對手逼到懸崖邊,而是用語言把對手引領到崖邊。并且,想做談判桌上的主持人就要體現出你的公平,即客觀的面對問題,尤其在談判開始時尤為重要,慢慢對手會本能的被你潛移默化的引導,局勢將向對你有利的一邊傾斜。
成語“朝三暮四”中的典故。大家應該非常熟悉,這個典故看似荒.唐可笑,其實,在談判中卻真實地存在著“朝三暮四”的現象。通常體現在雙方在某個重要問題上僵持的時候,一方退后一步,拋出其它小利,作為補償,把僵局打破,并用小利換來大利,或把整個方案調換一下順序,蒙蔽了我們的思維。乍聽起來覺得不可思議,但在實際談判中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所以,首先要能跳出像腦筋急轉彎一樣的思維陷阱,而后要善于施小利,博大利,學會以退為進。在談判中一個最大的學問就是學會適時的讓步,只有這樣才可能使談判順利進行,畢竟談判的結果是以雙贏為最終目的。
(五)讓步式進攻
在談判中可以適時提出一兩個很高的要求,對方必然無法同意,我們在經歷一番討價還價后可以進行讓步,把要求降低或改為其它要求。這些高要求我們本來就沒打算會達成協議,即使讓步也沒損失,但是卻可以讓對方有一種成就感,覺得自己占得了便宜。這時我們其它的,相較起這種高要求要低的要求就很容易被對方接受,但切忌提出太離譜、過分的要求,否則對方可能覺得我們沒有誠意,甚至激怒對方。
先拋出高要求也可以有效降低對手對于談判利益的預期,挫傷對手的銳氣。其實,談判的關鍵就是如何達成談判雙方的心里平衡,達成協議的時候就是雙方
心里都達到平衡點的時候。也就是認為,自己在談判中取得了滿意或基本滿意的結果,這種滿意包括預期的達到、自己獲得的利益、談判對手的讓步、自己獲得了主動權、談判時融洽的氣氛等,有時談判中的這種平衡和利益關系并不大,所以,筆者主張,在談判中可以輸掉談判,只要贏得利益。也就是表面上做出讓步,失掉一些利益,給對手一種攻城略地的快感,實則是灑了遍地的芝麻讓對手樂顛顛的去撿,自己偷偷抱走對手的西瓜。
結 論
談判與推銷的技巧和策略是現代社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的現象,尤其是在商務活動中,談判和推銷是必不可少的人際溝通和交流活動,談判是溝通的藝術,現代社會成功的起點,談判是現代社會的一種技能,只有充分運用談判技巧的策略才能在信息爆炸中給企業(yè)創(chuàng)造更大的利益。
2023年經典標準的商務談判策劃方案 篇2
淺析商務談判作用
摘要:市場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和對外開放的進一步擴大,越來越多的企業(yè)參與了國際競爭,而國際商務談判就成了企業(yè)國際競爭中不可缺少的一項重要活動。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猛發(fā)展,尤其是加入WTO后,我國的商務談判業(yè)務越來越多。談判中雙方都希望獲得最大利益,從而發(fā)生利益間的沖突。如何成功的開展商務談判?本文通過做好談判的準備工作,掌握談判的工作要領,恰當的運用談判策略等技巧,使談判的雙方獲得雙贏。
商務談判是人們在各類經濟業(yè)務中,為使雙方(或多方)的意見趨于一致而進行的洽談磋商。談判的業(yè)務內容不僅包括產品,還包括資金、技術、信息、服務等,如商品供求談判、技術引進與轉讓談判、投資談判等。通過商務談判,其目的是改變相互間的關系并交換觀點,以期達成協作的求同過程。這是一個較為復雜的過程,既要確定各自的權利與利益,又要考慮他方的惠利方面,因此,商務談判猶如對弈,在方寸上廝殺,但又要共同聯手合作,這是既矛盾又統一的,既個體又整體的利益所在。如何才能立于不敗之地,是各商家的追求目標。
談判的雙方要充分認識到談判應是互惠互利的,是基于雙方(或多方)的需要,尋求共同利益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每一方都渴望滿足自身直接與間接的需要,但同時必須顧及對方的需要,因為只有這樣談判才能最終成功。談判中的互惠互利是各方先認定自身的需要,再探尋對方的需要,然后與對方共同尋找滿足雙方需要的條件和可行途徑;滿足自身需要和預測對方需要應成為整個談判的中心,把對方視為問題的解決者,既給對方以溫和,又給對方堅持原則,擺事實,講道理,由互相對立的局面,變?yōu)橥膮f力的一體,在高效率和協調人際關系上達成協議。
一、做好商務談判的準備工作
談判桌上風云變幻莫測,談判者要想左右談判的局勢,就必須做好各項的準備工作。這樣才能在談判中隨機應變,靈活處理各種突發(fā)問題,從而避免談判中利益沖突的激化。
1.知己知彼,不打無準備之戰(zhàn)
在談判準備過程中,談判者要在對自身情況作全面分析的同時,設法全面了解談判對手的情況。自身分析主要是通過對擬談判的進行可行性研究。了解對手的情況主要包括對手的實力、資信狀況,對手所在國(地區(qū))的政策、法規(guī)、商務習俗、風土人情以及談判對手的談判人員狀況等等。
2.選擇高素質的談判人員
商務談判從某種程度上講是談判雙方人員實力的較量。談判的成效如何,往往取決于談判人員的學識、能力和心理素質。一名合格的商務談判者,除了具備豐富的知識和熟練的技能外,還應具備自信心、果斷力、富于冒險精神等心理狀態(tài),只有這樣才能正視挫折與失敗。而商務談判又常常是一場群體間的交鋒,單憑談判者個人的豐富知識和熟練技能,并不一定就能達到圓滿的結局,應選擇合適的人選組成談判班子。成員各自的知識結構要具有互補性,從而在解決各種專業(yè)問題時能駕輕就熟,并有助于提高談判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主談人員的壓力。
3.設定讓步的限度
商務談判中經常遇到的問題就是價格問題,這也是談判中利益沖突的焦點問題。
在談判前,雙方都要確定讓步的底線,超越這個限度,談判將無法進行。讓步限度的確定必須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學性,要建立在調查研究和實際情況的基礎之上,如果把限度確定的過高或過低,都會使談判出現沖突,最終導致談判失敗。
4、制定談判策略
不同的談判有各自的特點,因此應制定談判的策略和戰(zhàn)術。在某些情況下首先讓步的談判者可能被認為處于軟弱地位,致使對方施加壓力以得到更多的讓步;然而,同樣的舉動可能被看作是一種要求合作的信號。在商務談判中,采取合作的策略,可以使談判獲得成功,使雙方在交易中建立融洽的商業(yè)關系,最終各方都能受益。但一個純粹的合作關系也是不切實際的。當對方尋求最大利益時,會采取某些競爭策略。因此,在談判中采取合作與競爭相結合的策略會促使談判順利達成。這就要求我們在談判前制定多種策略方案,以便隨機應變。雙方要事先計劃好必要時可以做出哪些讓步及怎樣讓步,何時讓步。在談判之前要考慮幾種可供選擇的競爭策略,在對方認為你的合作愿望是軟弱的表示時或者對方不合情理,咄咄逼人,這時改變談判的策略,可以取得額外的讓步。
二、恰當運用商務談判的策略
談判的直接目的是為了達成各方滿意的協議。在談判中,雙方既有為爭取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對抗關系,又存在著重要的合作關系,在談判中,要恰當運用談判策略,才能避免利益間的沖突使談判陷入僵局。
1、 剛柔相濟
在談判中,談判者的態(tài)度既不能過分強硬,也不可過于軟弱,前者容易刺傷對方,導致雙方關系破裂,后者則容易受制于人,而采取“剛柔相濟”的策略比較奏效。談判中有人充當“紅臉”角色,持強硬立場,有人扮演“白臉”角色,取溫和態(tài)度。“紅臉”可直捅對方敏感部位,不留情面,爭得面紅耳赤也不讓步。“白臉”則態(tài)度和藹,語言溫和,處處留有余地,一旦出現僵局,便于從中回旋挽回。
2、 拖延回旋
在商務談判中,對態(tài)度強硬、咄咄逼人的對手,可采取拖延交戰(zhàn)、虛與周旋的策略,通過多回合的拉鋸戰(zhàn), 使趾高氣揚的談判者感到疲勞生厭,逐漸喪失銳氣,等對手精疲力竭的時候再反守為攻,這樣可使自己的談判地位從被動中扭轉過來。
3、 留有余地
在談判中,如果對方向你提出某項要求,即使你能全部滿足,也不必馬上做出答復,而是先答應其大部分要求,留有余地,以備討價還價之用。
4、以退為進
讓對方先開口說話,表明所有的要求,我方耐心聽完后,抓住其破綻,再發(fā)起進攻,迫其就范。有時在局部問題上可首先做出讓步,以換取對方在重大問題上的讓步。
5、利而誘之
根據談判對手的情況,投其所好,施以小恩小惠,促其讓步或最終達成協議。
6、相互體諒
談判中最忌索取無度,漫天要價或胡亂殺價,使談判充滿火藥味和敵對態(tài)勢,談判雙方應將心比心,互相體諒,可使談判順利進行并取得皆大歡喜的結果。
7、埋下契機
雙方若不能達成的圓滿結果,談判面臨破裂之際,也無需逞一時口舌之快,傷了雙方和氣,以便為下回談判圓滿埋下契機。
三、掌握商務談判中的要領
在談判中,某個細小的問題處理不當就可能會導致談判的失敗,給雙方帶來損失,因此掌握談判的要領,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掌握傾聽的要領。傾聽不但可以挖掘事實的真相,而且可以探索對方的動機,掌握了對方的動機,就能調整自己的應變策略。傾聽時要認真分析對方話語中所暗示的用意與觀點,以及他要從什么方面來給你施加混亂;對模棱兩可的語言,要記錄下來,認真咨詢對方;在傾聽的同時要考慮向對方詢問的語言表述包括語言的角度、力度、明暗程度等。
2.掌握表達的要領。談判中,要向對方闡述自己的實施方案、方法、立場等觀點,表達要清楚,應使對方聽懂;不談與主題關系不大的事情;所說內容要與資料相符合;數字的表達要確切,不要使用“大概、可能、也許”等詞語。
3.提問的要領。在談判中,問話可以引轉對方思路,引起對方注意,控制談判的方向。對聽不清或模棱兩可的話,可以用反問的方式使對方重新解釋;探聽對方的內心思想時,可采用引導性問話以吸引對方思考你的語言;選擇性問話可使對方被套入圈套,被迫產生選擇意愿。總之,問話方式的選擇要適合談判的氣氛。
4.說服的要領。說服對方使其改變原來的想法或打算,而甘愿接受自己的意見與建議。要向對方闡明,一旦接納了自己的意見,將會有什么樣的利弊得失;要向對方講明,雙方合作的必要性和共同的利益,說服是為了尊重與善交;意見被采納后,各方從中得到的好處;要強調雙方立場的一致性及合作后的雙方益處,給對方以鼓勵和信心。
2023年經典標準的商務談判策劃方案 篇3
一、談判主題
處理完成某學院欲購置兩間機房相關事宜
二、準備階段
首先了解談判對手,盡可能的搜集信息,包括其性格、職務、任職時間等等。
與對方協商確定通則,包括談判時間、地點等安排
(一)談判團隊人員組成
職位 首席代表、紅臉、白臉、強硬派、清道夫
(二)談判地點
(1) 談判地點:廣西時代商貿學院/里建科技大學
(2) 談判時間:20__年12月15號
(3) 談判方式:面對面正式小組談判
(三)雙方優(yōu)劣勢分析
我方核心利益:
1、盡量以高價賣出電腦,以價格差異收益
2、維護企業(yè)聲譽
3、保持雙方長期合作關系
4、降低本次疫情中企業(yè)停產的損失
對方利益:
1、買到質量好,價格便宜的電腦
2、維護雙方長期合作關系;
3、要求我方盡早交貨;
4、要求我方賠償,彌補其損失。
我方優(yōu)勢:
可以選擇主場、中立場。優(yōu)秀的技能人員,公司是五十強企業(yè),質量好,服務殷勤,具有品牌效應
我方劣勢:
競爭者敵手多 失去這個合作伙伴對我方不利
有選擇的權利,選擇的余地較多,這次談判他們處于主場方
對方劣勢:
他們對電子產品的了解不夠我們專業(yè)
(四)、FABE模式的分析
FABE模式
分析情況
F:以高穩(wěn)定、高可靠和高安全性的卓越品質,以及創(chuàng)新的技術服務能力。
A:公司規(guī)模大,實力雄厚,品牌產品,信譽度高,質量有保證,服務周到,技術人才多,實行分期付款方式,免費安裝,送貨上門。
B:大批量訂購給予適當打折優(yōu)惠,配送物品(保護膜,網線,排插,耳麥,鼠標墊等)。
E:與奧組委合作、神州數碼(中國)有限公司、湖南科技大學、武漢工程大學、廣西南寧職業(yè)技術學院、廣西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廣西師范大學、廣西桂林電子科技大學等大學合作。
(五)、談判目標:
戰(zhàn)略目標:專業(yè)電腦:5000元/臺,普通電腦:4000元/臺
以最小的的損失并維護我方聲譽拿下一所學校及長期合作關系
原因分析:
1我方重視企業(yè)聲譽,在該市場上有長期發(fā)展
2對方為電子行業(yè)強者,我方重視與對方的強強合作
底線價格:普通電腦:3300元/臺,專業(yè)電腦:4500元/臺
1維護企業(yè)聲譽
2給予一定優(yōu)惠政策,例如:價格,供給量,交貨時限
3維護長期合作
三、具體談判程序及策略:
(一)開局陳述:
我方決定將談判維持在和諧友好的氣氛中
1、最為理想的開局方式是以輕松、愉快的語氣先談些雙方容易達成一致定見的話題。比如,“咱們先確定一下今天的議題,怎樣?“先商量一下今天的大致安排,怎么樣?”這些話從外貌上看好象無足輕重,但這些要求往往最容易引起對方肯定的答復,是以比較容易創(chuàng)造一種“一致”的感覺,如果能夠在此根蒂根基上,悉心培養(yǎng)這種感覺,就可以創(chuàng)造出一種“談判就是要達成一致定見”的氣氛,有了這種“一致”的氣氛、雙方就能比較容易地達成互利互惠的協議。
2、在語言上,應該表現患上禮貌友好,但又不失身份;內容上,多以途中見聞、近期體育消息、天氣狀況、業(yè)余愛好等比較輕松的話題為主,也可以就個人在公司的擔任職務環(huán)境、負責的范圍、專業(yè)經歷等進行一般性的詢問和交談;姿態(tài)上,應該是分寸的當,沉穩(wěn)中不失熱情,自傲但不驕傲。在適當的時候,可以巧妙地將話題引入實質性談判。
3、為了不使對方在氣氛上占上風,從而影響后面的實質性談判,開局階段,在語言和姿態(tài)上,一方面要暗示出友好,積極合作;另一方面也要充滿自傲,舉止沉穩(wěn)、談吐大方,使對方不至于輕視我們。
感情交流式開局策略:
通過談及雙方合作環(huán)境形成感情上的共鳴,把對方引入較融洽的談判氣氛中. (具體做法有:稱贊法,感情攻擊法,幽默法)
具體步調:
1.對方迎接進來(所有談判的人進行)
2.成員的介紹(先由對方介紹成員職位,然后我方對成員的介紹)
3.目的(由主談人提問對方的目的與計劃進度)
4.計劃: 積極主動地調節(jié)對方的所作所為,使其與本方的所作所為相吻合,即主動地對談判人員這個影響談判的重要因素施加影響,創(chuàng)造良好的談判氣氛。
(二)中期談判:
⑴、紅臉白臉策略:由兩名談判成員其中一位充任紅臉,一位充任白臉輔助協議的談成,適時將談判話題從罷工事件的定位上轉移交貨期及長遠利益上來,把握住談判的節(jié)奏和進程項,從而占據主動。
⑵、層層推進,穩(wěn)扎穩(wěn)打車策略:有技巧地提出我方預期利益,先易后難,穩(wěn)扎穩(wěn)打地爭取利益
(3)、把握讓步原則:明確我方核心利益所在,實行以退為進策略,退一步進兩步,做到迂回補償,充分利用手中籌碼,適當時可以退讓賠款金額來換取其它更大利益
(4)、突出優(yōu)勢: 以資料作支撐,以理服人,強調與我方協議成功給對方帶來的利益,同時軟硬兼施
雙方進行報價:
由我方首先進行報價,獲取主動權。
我方報價:
1 愿意提供優(yōu)惠政策以示誠意,對對方提出的大金額予以考慮
2 對于交貨期限等其他政策適當考慮優(yōu)惠
報價理由:
對于雙方合作關系的重視
根據對方報價提出問題,
如:1、質疑對方所報的價格的合理性
2、對對方對我方指責進行回應
(三)、休局階段 :
如有必要,按照實際環(huán)境對原有方案進行調整
1、最后談判階段:
(1)、 把握底線,:適時運用折中調和策略,把握嚴格把握最后讓步的幅度,在適宜的時機提出終極報價,使用哀的美敦書策略
(2)、埋下契機:在談判中形成一體化談判,以期建立持久合作關系
(3)、 達成協議:明確終極談判結果,出示會議記錄和合同范本,請對方明確承認,并確定正式簽訂合同時間
(四)磋商階段
投石問路、抬價壓價策略、目標分解、吹毛求疵、假出價等。而到讓步階段:我們可以通過靈活多樣的價格讓步,打破商務談判的僵局,促進談判的成功。具體策略有:利用競爭、紅白臉,虛擬假設、聲東擊西、踢皮球、車輪戰(zhàn)、向水流方向推舟等。
我方對產品價格的基本原則:
1. 不做無謂的讓步,應該體現對己放讓步的絕對值的大小,還取決于對彼此的讓步策略,即怎樣做出讓步,以及對方怎樣爭取到讓步
2. 讓步讓在刀口上,讓得恰到好處,使自己較小的讓步能給對方以較大的滿足
3. 在我方認為重要的問題上要力求對方先讓步,而在較為次要的問題上,根據情況的需要,我方可以考慮先做讓步
4. 對每次讓步都要進行反復磋商,使對方決定我方讓步也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珍惜已經得到的讓步
我方遵循的談判方式
互惠式讓步:
我方初堅持底線利益外,不固執(zhí)與某一問題的讓步,統觀全局,分清厲害關系,避重就輕,靈活地使對方在其他方面得到補償
1當我方談判人員提出讓步時,向對方表明,我方做出此讓步是與公司政策或公司主管的指使相悖。因此,我方只同意個別讓步,即對方在必須在某個問題上有所回報,我們回去也好有個交代
2把我方的讓步和對方的讓步直接聯系起來。表明我方可以做出這次讓步,只要在我方要求對方讓步的問題上能達成一致,一切就好解決
針對對方提出的產品價格進行磋商
方案一:當對方讓價為漸進式
基本態(tài)度:友好,耐心
具體應對:初期金額徘徊在高位時,我方反復強調我們公司的產品質量服務一流。
方案二:對方讓價幅度開始時很小之后變大
基本態(tài)度:冷靜,沉著
具體應對:與之據理力爭,但切不可浮躁上火,必要時采用中場休息等技巧進行一定程度緩和,以期局面有所改變。
基本態(tài)度:堅決
具體應對:對方降低產品金額的幅度大,則難度也大,故我方應當適當堅決,利用我放為供貨方這個優(yōu)勢來要求對方降低要求
二,針對對方提出的提前交貨要求進行磋商
我方認為:
1、我方在于對方合作的同時,也與市場中其他單位進行合作,因此此次爭端并不只是兩家公司。其他單位的訂單也是在安排之中,我方并沒有義務為對方優(yōu)先合作。
2、依照我方談判原則,可以適當采取應急措施,即在生產過程中提前分批供貨,減少對方損失
三 輔助性條款商榷階段
經過激烈的主體條款磋商之后,我們盡量將氣氛緩和下來,經過一晚上的休息娛樂后。第二天雙方將進入輔助性條款的磋商。
如果說主題條款的商榷是"就事論事"的話,那么關于輔助性條款的商榷就是"細水長流"了。輔助性條款簽訂的目的就是對未來長期合作關系一種改進以及確立。
在輔助條款商榷的主體就是在對方進行賠款金額的削減過程中得到的一系列輔助條款,其目的就是為了爭取雙方的長期合作。又因為這一方面并不像主體條款的商榷那樣具有硬性,談判應在一個較為和緩寬松的氣氛下進行。
(五) 成交階段
按照《中華群眾共和國合同法》、《中華群眾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微型計算機商品補綴改換退貨責任規(guī)定》等有關規(guī)定,經雙方協商一致,簽訂本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