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濟南大明湖導游詞(精選3篇)
山東濟南大明湖導游詞 篇1
大明湖是濟南三大名勝之一。大明湖是一天然湖泊,最早見諸文字在1400多年前北魏酈道元所著《水經注》中,隋唐時名"歷水陂"、"蓮子湖",宋時又稱"西湖",金代又稱"大明湖"。其水來源于珍珠、濯纓、芙蓉諸泉,有"眾泉匯流"之說。"恒雨不漲,久旱不涸"是其一大優點,并具"蛇不見,蛙不鳴"的自然生態之謎。
現今大明湖位于濟南舊城區內,公園面積86公頃,湖面46公頃,水深平均2米。"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是她風景特色的寫照。湖上鳶飛魚躍,畫舫穿行,岸邊繁花似錦,游人如織。
湖畔有歷下亭、鐵公祠、南豐祠、匯波樓、北極廟和遐園等多處名勝古跡,其中歷下亭、鐵公祠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山東濟南大明湖導游詞 篇2
濟南三大名勝之一的大明湖,被譽為泉城明珠。古今名士來此觀光,無不折服,即景生情,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楹聯詩文,或鐫于碑碣坊柱,或懸于樓臺亭閣,或嵌于殿堂庭院。當你品讀這些楹聯詩文后,定會對濟南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有更深刻的理解。
就志書所載和現已懸掛的來看,大明湖楹聯就有100余副,以清朝、民國、當代為多,其他各代也有,但多為集句。這些楹聯品位頗高,多出自大家之手,諸如清初文壇盟主王士禎,乾隆進士書法家鐵保,翰林院編修劉鳳誥,楹聯大家梁章鉅,著名書畫家鄭板橋,乾隆進士孫星衍,著名書法家何紹基,道光進士紫陽院院長俞樾,《老殘游記》作者劉鶚,以及當代書法家于右任、文學家郭沫若、詩人臧克家等。
大明湖楹聯多為園林風景名勝楹聯,聯文大有詩情畫意、飄逸安閑之感,與典雅別致的園林風格相吻合。同時,大都運用與勝跡相關的歷史故實,寫景喻今,頗富哲理,給人啟迪。其中,小滄浪亭院內西廊,嵌有石刻楹聯一副,曰“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尤被人稱頌。此聯正如劉鶚所講,“盡畫了大明湖的絕景”。“和風飛清響,時鳥多好音”一聯,原掛在遐園內竹籬小門上,行書木刻,國民黨元老于右任撰書,意境鮮活,韻味無窮。歷下亭為歷代騷客雅聚之地,所留楹聯甚多,原亭懸聯:“勝景畫圖開,憶老杜當年,豪氣縱橫傾北海;酒痕襟袖滿,自杭州至此,風光明媚似西湖”。此聯既憑吊了古人,又贊美了大明湖的風光。大明湖北岸的北極閣居高臨下,遠山近水,一覽無余。閣內曾掛一聯:“出門一瞧,數十里圖畫屏風,請看些梵宇僧樓,與丹楓翠柏相間,紅的火紅,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綠的碧綠;歸臺再想,幾千年江山人物,回溯那朱門黃閣,和茅屋蓬扉接壤,名者爭名,利者爭利,圣者益圣,庸者愈庸”。此聯既描寫了遠近風景,又抒發了作者對大千世界、人生歷程的感嘆。
大明湖還有不少的祠廟聯。這些楹聯以簡潔中肯的文字,概括了祠主人的功過、業績及歷史地位。鐵公祠,用以祭祀明朝兵部尚書鐵鉉,原懸聯:“功讓王文成,河山再造:祠比于忠肅,湖水雙清。”王文成即明朝兩廣總督王守仁,于忠肅即明朝著名將領于謙。南豐祠,為紀念北宋齊州(濟南)知州曾鞏而建,祠堂懸聯:“北宋一燈傳作者,南豐兩字屬先生”。此聯主要寫曾鞏的文學成就,將其喻為文學之燈,甚為貼切。稼軒祠,紀念南宋愛國詞人、抗金英雄辛棄疾,郭沫若為祠堂寫了楹聯:“鐵板銅琶,繼東坡高唱大江東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隨鴻雁南飛”,寫出了辛棄疾的詞風及政治抱負。
要說大明湖碑刻,數量之多,品位之高,堪與楹聯媲美,從明朝至今即有100余方,其碑文書法不乏大家之作。碑文體裁有詩詞、游記、散文、序言,書體包括真、草、隸、篆,內容或贊美風光、或懷古憑吊、或感嘆人生。至于書家更是高手如林,如清乾隆皇帝,乾隆年間進士鐵保,道光年間進士何紹基,清末洋務派首領張之洞,以及當代開國領袖毛澤東,文學大家郭沫若,原全國書法家協會主席啟功,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魏啟后等。
就大明湖碑刻整體來看,多為精品。如鑲嵌在遐園內的諸葛亮前后《出師表》尤惹人注目。岳飛手書,字為形草,瀟灑狂放。《表》后有跋,講了書寫時的心情,游人觀之,甚覺戚戚然。歷下亭北側“名士軒”內東壁上,還嵌有何紹基手書詩刻。何紹基咸豐年間主持濟南“濼源書院”,在濟期間遍游山水名勝,留墨跡甚多,此刻便是其中一方,被濟南書法界譽稱為精品。新中國成立后,大明湖也鐫有不少石刻,最著名者為毛澤東詩碑。它矗立在西南門內,作為迎門屏障,碑陽為詞《采桑子·重陽》,碑陰是詩《為李進同志題所攝廬山仙人洞照》,筆勢遒勁,氣勢恢宏,給明湖增色不少。自20xx年大明湖擴建以來,新增碑刻集全國書法家之精品,更是洋洋大觀。
山東濟南大明湖導游詞 篇3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游小王,今天我要帶領大家游玩美麗的大明湖。人都到齊了嗎?好的,跟我來吧。
看,路邊的柳樹長著長長的辮子,辮子垂進湖中,大家看是否有幾分與江南相似呢?
來吧,讓我們坐上船去鐵公祠吧。
好了,到了,大家下船吧!
鐵公祠是為了紀念鐵鉉所建的,鐵鉉是明朝一個保衛濟南的大英雄,幾次打贏燕軍,但是最后被俘,朱棣親自審他,鐵鉉坐在地上,大罵朱棣叛逆。朱棣先后割下他的舌頭、耳朵、鼻子,然后投入油鍋,死時年僅37歲。后人稱鐵鉉為鐵公,為了紀念他,特意建了這座鐵公祠。
我們再坐上船,去中心小島吧!
下船了,游客們!
這島上有三古,第一古是古樹,這棵古樹是一棵枯木逢春的柳樹,它已經有一百七十多年的歷史了;第二古是古亭,古亭名為歷下亭,它在唐朝的時候已經建立了;第三古是古詩,是唐朝大詩人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上半句寫的就是歷下亭。好了,游客們,大家請隨意拍照,十分鐘后請到小船那里集合,我在那里等著。
好了,三點了。我們該結束這次快樂的大明湖之游了,希望能再次為大家服務,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