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鎮(zhèn)江市導游詞范文(精選3篇)
江蘇鎮(zhèn)江市導游詞范文 篇1
各位游客朋友:
今天下午,我們一起去游覽了古色古香、富有文化韻味的古街——西津古渡。
因為剛剛下過一場雨,所以空氣格外清新。我們走在西津渡的古街上,腳下的青石板路上一道道車輪的痕跡仍然清晰可見,仿佛時間一下子把我們帶回到古代。我想:當年這里一定是車水馬龍,熱鬧非凡。古街兩旁的房屋建筑多為明清時代的遺跡,房屋是磚木結構,飛檐雕花的窗欄一律漆成朱紅色,錯落有致的兩層小樓、翹閣飛檐向我們展示著“千年古渡、千年老街”的滄桑。
沿坡而建的幾道石門古色古香,門楣上歷代名人的題字清晰可見。西津渡在三國時期稱為“蒜山渡”,唐代曾名為“金陵渡”,直到宋代以后才稱為“西津渡”,這里原先緊臨長江,滾滾江水就從腳下流過,清代以后,江岸逐漸北移,才是今天的西津渡。
走在路上,媽媽問:“你們有誰記得宋代詩人王安石寫的《泊船瓜洲》嗎?”我搶著說:“那還不簡單!”于是背了起來:“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那你知道這首詩是在哪里寫的嗎?”媽媽接著問。“這個……”我們都被問住了。“宋熙寧元年春,王安石應召赴京,從西津渡乘船北上,泊船瓜洲時,即景抒情,寫下了這首千古絕唱。”這時,天空中又飄起了細雨,我們依依不舍地與西津渡告別。
回到家中,我打開電腦,查找西津古渡的資料。原來,古代鎮(zhèn)江,一直就是溝通大江南北的要沖。無論春秋時代的朱方,秦代的丹徒,三國的京口,西津渡都是當時的軍事重地和交通要津。我仍然意猶未盡地想著西津渡,想再看一看它那富有特色的古老文化。
江蘇鎮(zhèn)江市導游詞范文 篇2
無錫惠山古鎮(zhèn)地處無錫市西、錫山與惠山的東北坡麓,海拔高8米,東經(jīng)120°16'、北緯31°34'。距市中心僅2.5公里,京杭大運河緊靠其北流經(jīng)。無錫史前文化距今已4000余年,有錫山先民施墩遺址。它以地理位置獨特、自然環(huán)境優(yōu)美、古祠堂群密集分布為特色,是無錫老街坊風貌保存完好的唯一街區(qū)。20_年6月,經(jīng)國務院批準,公布惠山古鎮(zhèn)祠堂群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惠山古鎮(zhèn)已被納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預備錄名單。
古鎮(zhèn)的文化底蘊豐厚,大運河支流惠山浜直達古鎮(zhèn)腹地。兩岸歷史文物林立,人文薈萃,又是無錫地名的發(fā)源地"無錫錫山山無錫"。
惠山古鎮(zhèn)各行業(yè)會所占一定數(shù)量,其中山貨公所、耍貨公所、石作公所、鹽業(yè)公所、建筑業(yè)行會,婺源會館等。成為古鎮(zhèn)亮點。惠山古鎮(zhèn)具有水陸二條交通線,水路由京杭大運支流三里至古鎮(zhèn)腹地,陸路離城五里,交通十分便利。
惠山寺始建于南北朝,香火旺盛。無錫的標志性建筑錫山龍光塔,始建于明萬歷間,是古鎮(zhèn)一景。唐代陸羽品宜茗者,惠泉第二,“天下第二泉”因之得名。惠麓一帶林茂石壑,泉水豐富,素有九龍十三泉之稱美譽。唐、宋惠山寺石經(jīng)幢聳立古鎮(zhèn)中心。始建于北宋金蓮橋、唐聽松石床在古鎮(zhèn)中重要位子。唐皮日休詩“千葉蓮花舊有香,半山金剎照方塘,殿前日暮高風起,松子聲聲打石床”。明洪武初年600余年古銀杏,400余年古玉蘭,古香樟,根深葉茂。始建于明代的寄暢園、愚公谷舊貌依舊。
江蘇鎮(zhèn)江市導游詞范文 篇3
各位旅客朋友們:
大家好!
淮安市屬江淮平原,陸地總面積892萬公頃。全市土地資源類型比較豐富,除了缺少園地中的橡膠園、牧草地中的人工草地、水域中的冰川和永久積雪,其他土地利用類型均有分布。耕地和水域是主要地類,面積較大。20xx年末,全市實有耕地面積39.28萬公頃,其中,水田25.90萬公頃。此外,全市還有可供開發(fā)的黃河故道和其他河湖灘地近7萬公頃。水域面積31.26萬公頃。
淮安市耕地分為水田、早地、望天田、水澆地和菜地等5類,其中水田比重最大,占三分之二。耕地土壤主要為水稻土類、潮土類、砂語黑土類、黃棕壤土類、基性巖土類、石灰?guī)r土類。由于灌溉條件優(yōu)良,風調(diào)雨順之年,全市大部分耕地仍可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
林地主要分布在淮安市盱眙縣丘陵地區(qū),牧草地也幾乎全部在盱眙縣境內(nèi)。
淮安市多年平均地表徑流量為21全市過境水資源量較多。過境水主要是利用洪澤湖放水和抽引江水。洪澤湖是淮安市的生命之湖,湖泊水量補給豐沛,且又是一個過水型湖泊,多年平均出湖水量達330億立方米。全市每年抽引江水而利用的水資源數(shù)量約為10億立方米~20億立方米,隨著南水北調(diào)工程的投人使用,這部分過境水量將大幅增加。
淮安市地下水資源貯量豐富。全市可供開發(fā)利用的含水層廣泛分布于第四系松散層。平水年全市降水補給潛水的水量為15.08億立方米,一般干旱年為12.83億立方米,特殊干旱年為8。16億立方米,潛水調(diào)節(jié)資源量為8.53億立方米。全市深層地下水可采資源量為5.42億立方米。
淮安市礦產(chǎn)資源較為豐富,分布相對集中。能源礦產(chǎn)資源有金湖縣、洪澤縣的石油和天然氣,洪澤縣老子山的地熱。非金屬礦產(chǎn)資源豐富,品種多,有盱眙縣的凹凸棒石粘土、玄武巖、白云巖;淮安區(qū)、清浦區(qū)、淮陰區(qū)的巖鹽;洪澤縣、淮陰區(qū)的芒硝等。其中,盱眙縣凹凸棒石粘土探明儲量2。72億噸,遠景儲量達5億噸,占全國總儲量的65%~70%,占全球總儲量的近50%;巖鹽資源探明儲量1350億噸(不包括洪澤湖底),居世界首位,且品位高、埋藏淺、品質優(yōu),鹽層厚度達100米~200米,鹵水濃度在300克/立升~320克/立升之間,適宜大規(guī)模開發(fā)利用;淮安擁有華東最大的無水芒硝礦,已探明芒硝儲量達20億噸。
淮安市的平原綠化,林業(yè)資源總量及產(chǎn)業(yè)化水平居全國先進行列,在江蘇省排名第三,其中森林覆蓋率18.2%,高于全國1.65個百分點,高于全省7.64個百分點。到20__年底,全市有林地面積9.07萬公頃,農(nóng)田林網(wǎng)38萬公頃,林網(wǎng)化率95.9%,四旁植樹1.1億株。淮安市的林業(yè)資源以人工林為主,兼有天然林,樹種資源比較豐富,有木本植物79科,179屬410種,其中喬木328種,灌木65種,藤木17種,約有172種人工栽培種。
淮安市主要栽培樹種有:楊樹、泡桐、柳樹、水杉、刺槐、馬尾松、黑松、板栗、毛竹等;珍稀樹種有黃檀、黃連木、野核桃、紅脈釣樟、山胡椒、漆樹、毛棣、毛葉歐李、迎春花、羽葉泡花樹等。
淮安市位于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地區(qū),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有利于野生動物的生存,市境內(nèi)的野生動物種類以鳥類居多。全市野生動物有鳥類321種,經(jīng)濟魚類83種,爬行動物48種,哺乳動物49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9種,二級保護動物43種。
據(jù)1987 年鳥類普查統(tǒng)計,淮安市鳥類資源有125種,隸屬15目38科。生態(tài)類群有陸禽、游禽、鳴禽、猛禽、攀禽、涉禽。生態(tài)分布有森林灌叢環(huán)境鳥類、水環(huán)境鳥類、農(nóng)田鳥類、居民點鳥類四大類。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丹頂鶴、白枕鶴、白鶴、黑鶴4 種,二級保護動物有大天鵝、小天鵝、虎鼻天鵝、鴛鴦等,三級保護動物有大鴨、灰鶴及分布在全市的猛禽所有種。江蘇省重點保護鳥類鴻雁、灰雁、鶴鶉、黑嘴鷗、鷹頭杜鵑、回聲杜鵑、大杜鵑、戴勝、綠啄木鳥、斑啄木鳥、星頭啄木鳥、喜鵲、大山雀、銀喉長尾山雀、灰喜鵲、黑枕黃鵝、畫眉等。在1992年—1993年蛇類資源普查中,淮安市發(fā)現(xiàn)蛇類資源10種,分屬2科5屬。其中腹科1 種,游蛇科9 種,屬江蘇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5種,即赤鏈蛇、黑眉錦蛇、棕黑錦蛇、烏梢蛇、腹蛇。獸綱、兩棲綱可能分布有貉、豬灌、赤狐、黃鼬、松鼠、東方鈴蟾、東方蠑螈、棘胸蛙、黑斑側褶蛙、金線側摺蛙及爬行綱龜類,它們都是江蘇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