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講完課后的簡短總結(精選5篇)
老師講完課后的簡短總結 篇1
上節教學了《測量電壓》這節新課,再加上一節講解課后,布置了一些相關作業,但學生普遍反映還是難,連班里最厲害的姚志遠都叫著電壓的作業題好錯,是不是我的課堂出了問題?初想一想,還真沒有找到原因。電壓是初中電學的基本概念,正確使用電壓表是學生必須要學會的基本實驗技能。本節知識也是今后學習歐姆定律、電阻的重要基礎,起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因此這節課教學效能如何直接影響學生對電學知識的掌握。對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我對自己的評價是中規中矩。
一、關于電壓概念的學習:
通過類比的方式得到電壓的概念,讓學生知道電壓是形成電流的原因,而電源的作用就是提供持續的電壓。結合實際,我還談了干電池的型號與電荷量的關系,使他們知道一號電池與七號電池只是容量和用途的區別,其兩端電壓是相同的,因此,當把一號電池用七號電池代替時,對小燈泡的作用是相同的,從而加深了他們對電壓的理解。通過了解人體安全電壓,關注安全用電問題,懂得珍愛生命。不僅關注了學生學習的結果,更關注了學生學習的過程促進了學生的人文教育,學生的各種學習能力都得到培養。在教學中讓學生形成了這樣的知識類比:
水壓——水流——對水輪機做功(通過水輪機做功時水流不減小)
電壓——電流——對小燈泡做功(通過小燈泡做功時電流不減小)
再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根據類比推斷串并聯電路中電壓的特點,對于他們掌握電壓知識還是大有好處的。
二、電壓表的認識教學處理
由于有了電流表的認識與學習體驗,學生們可以根據教材中提供的電壓表說明書打出其中與電流表不同的地方進行探討,這類知識的遷移對于電壓表的認識與使用教學來說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也是省時省力的。
學生能夠很容易找到他們量程不不是并能夠正確讀取電壓表的刻度;他們能夠同樣看到“正入負出”的要求及“快速試觸”選擇量程的方法,教學中完全可以一帶而過;當看到“電壓表必須并聯在被測電路的兩端時”,展開了討論:“為什么電壓表需要與被測電路并聯?其在電路中是否與電流表一樣相當于導線?如果與被電路串聯會出現什么后果?”為此,我在黑板上用實際電路讓他們看到了電壓表串聯后的結果,并進一步告訴他們:電壓表在電路中相當于開路,串聯后會造成電路相當于被開路,用電器中幾乎是沒有電流的。也就是說,電壓表也可以直接測量電源電壓而不會短路。對此,學生通過實際操作得到了印證。類比觀察電流表的方法,觀察電壓表,并閱讀電壓表說明書。通過問題、閱讀、討論、和實驗,自己探究并發現電壓表的使用特點,不僅學到了物理知識,而且進一步認識和學習了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通過合作探究,他們的合作意識進一步加強。
三、串并聯電壓特點的探究教學:
對于串并聯電路的電壓特點的認識其實并不是真正的難點,課堂中我讓學生通過測實際測量并記錄數據,讓他們直接分析得出結論,孩子們都能很快的得到正確結論,即串聯分電壓而并聯等電壓。在這部分的處理上,由學生合作探究完成實驗,增加了學生動手的機會,由“靜”變為“動”,由觀察者變為操作者,由動腦變為手腦并用。在此基礎上我再提出多將實驗的問題:即為什么要進行多次實驗?如果實驗次數過少會在實驗數據中出現什么樣的問題或得出什么樣的錯誤結論?怎樣進行多次實驗,不同的方法(更換不同型號的燈泡方法與改變電源電壓)會有什么樣的數據變化?學生通過實驗的反思和實驗方法的調整,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利于學生觀察能力、自學能力、實驗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提高。
而這里的難點卻出現在了課堂練習上:即電壓表測量的到底是哪部分電壓問題。(問題2:如何判斷電壓表與誰并聯,有沒有更簡潔的方法?)因為在作業題中往往是很難直接看出電壓表是與誰并聯的,有時還會出現由于開關的控制形成電壓表的測量對象改變問題,學生們頭痛不已。由于課堂容量的局限性,老師根本沒有多少時間進行比較全面的問題疏理,也形成了課堂中學生一聽就懂,課后一做就錯的現象,應該說這是課堂教學內容與課后練習相脫節造成的。所以說,對于電壓的課后練習的講解與分析還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它有利于讓學生對電壓的知識進行更深層次的剖析。
四、反思教學:
電壓的教學重點是實驗與探究,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建立起關于電壓的知識構成是本節課成功與否的關鍵。“教然后知不足”,本身感到很成功的課堂教學,也難免有疏漏、失誤之處,也會有遺憾和感慨。我在教學的過程中,我給學生交流的廣度和深度不夠,基本上把視野投放于教材之中,踏實于教材卻沒有能夠脫離教材,沒有把知識提升到一定的高度,沒有照顧到可能有不同想法的這一部分同學來進一步發表意見,師生共同探討,以讓問題進一步拓展和延伸,直接導致了學生對于本節課知識能夠聽懂,能夠記住結論,卻不能夠進行拓展,舉一反三,使學生的課后練習有了知識高度上的障礙。
通過教學反思的實踐,需要更新教學理念,改善了自己的教學行為,提高了教學水平。讓自己的教學實現樸實、高效!
老師講完課后的簡短總結 篇2
一場突如其來的戰役到來,我們看不見它,卻深受其害。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打亂了我們的生活。這對于即將要開學的我們來說,更是不知所措,就在我們一籌莫展的時候,教育部提出的“停課不停學”讓我們有了頭緒。
在看到“停課不停學”的文件后,學校就通過釘釘直播給我們培訓如何操作,怎么樣去開展直播,學校也就疫情防控時期停課不停學做出了具體的安排,各個年級、教研組也紛紛召開會議,認真對如何落實“停課不停學”進行了研討。
“停課不停學”目的在于通過先進的網絡手段,借助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多種媒介,讓學生在居家隔離的這段時間,由任課老師通過網絡授課的方式,最大限度的減少因為延期開學對學生帶來的不良影響。對于大部分老師來說,在線授課的確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平時在課堂上習慣了和孩子們互動式的教學模式,突然要開展沒有學生參與的線上授課,有一種無從下手的感覺。
線上直播給我們帶來了方便,也給孩子們的學習創造了機會。線上教學在繼續,老師學生的學習在繼續,希望疫情趕快過去,期待與學生見面。
老師講完課后的簡短總結 篇3
一、統一思想,明確家訪的主要任務
1、了解所訪學生家庭情況。進行家訪前,我們首先對所訪學生家庭情況進行盡可能深入的了解。因為,家庭情況直接影響學生的思想、學習和生活,教師只有對學生家庭的具體情況做全面了解,才有助于提高教育工作的針對性。
2、向家長反映學生在校的表現,多報喜,少報憂。向家長介紹學校開展的主要教育活動,在學校與家庭間形成有效溝通。
3、與家長共同研究,明確要求,統一思想,找出學生內心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加深對學生的了解,在未來的教育中有的放矢。
4、向家長提出建議,為其實施家庭教育提供幫助指導,必要時還要向家長介紹一些心理學、教育學的基本知識,并共同商量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二、通過切實開展工作,家訪成果顯著
1、通過本次家訪,我們全面了解了受訪學生及其家庭,為在未來教育工作中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2、通過家訪,我們與學生家長之間建立起溝通渠道,第一時間了解家長的想法,解除家長對學校教育工作的疑惑和不解。
3、以家訪為平臺,以學生和家長為渠道,我們對學校進行全面宣傳,擴大了學校知名度和美譽度。
4、通過家訪,廣泛聽取社會對我校教育教學的意見和建議,并及時反饋。
老師講完課后的簡短總結 篇4
很高興自己能夠在一中實習半年,下面我總結一下自己在實習期間的工作。
在學校管理方面,我參與了學生的學分認定工作,主要是在河北省普通高中網絡教育平臺上完成一系列的設置,并輸入學生的語文成績。我還參與了針對高二全體學生的體能水平測試,負責全體男生的身高體重記錄。同時我還負責了兩個星期教工食堂的伙食,主要負責統計人數,訂飯,搬菜等工作。
在考試方面,我參與了高二階段性考試的監考工作,自己獨立監考2場,與其他老師共同監考3場。后期與其他老師一起負責了判卷,總分,記錄成績的工作。
在教學方面,我一周有16節正課,10節的自習,比其他的普通教師多出兩節,和班主任的自習課數量相同,另外每周有三次的語文早讀。
在學校的活動方面,我們高二主要有兩次比較重要的活動,一次是“走復興路,圓中國夢——讀書成就夢想”演講比賽,我負責組織活動,同時擔任評委,;另一次是書法比賽,作為語文教師,我負責篩選參賽作品的工作。
實習的生活,不僅提高了我的教學能力,也使我的組織與管理能力得到一定的鍛煉。
老師講完課后的簡短總結 篇5
我校開設小學舞蹈校本課程是按照課程的定位、性質及課改的.心理念,結合教師自身特點、學生的現有水平,制定總體目標、階段目標。低年級為基礎班,主要是基本功練習和律動表演再穿擦學習簡單的兒童舞,每學期學跳二個舞蹈作品,對學生而言,既有所得,又沒有太大的壓力,使學生的興趣得以充分的提高。教師盡量的給孩子多些舞蹈素材,對學生今后的編舞大有幫助,使她們成為班級的文藝骨干力量。本課程基本符合學生的身心能力,又能促進個性發展,兼有拓展性課程與選修課的功能。
這是我設計的書面內容的一部分,但在實際實施終于到了很多難題,我們學校的學生家長意識不夠,光做工作讓孩子多上一節下午的第三節課就動員了很久,我真是有點心灰意冷,不過看著學生的熱情,我就很開心,在課程實施中我也總結了很多經驗,以前上大學時,教的都是挑出來的尖子,可現在我做的是普及教育,在動作上要教到位,但是也不能不負責任讓孩子把動作理解錯誤,現在雖然學的比較慢,但是孩子們掌握的都是正確的動作,推的再快不對也是錯誤的。地面的基本功還是要多做。加油!為了孩子們穩住自己的心,慢慢來,不要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