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牧局局長2015年述職述廉報告
(三)設施蔬菜建設情況
縣委、縣政府執行優惠政策,采取強力措施,不斷掀起了全縣蔬菜日光溫室建設的新高潮,促進了蔬菜日光溫室大發展,截止6月底全縣共規劃日光溫室1830座,已建成338座,正在建設的190座。
四、蔬菜科技入戶情況
(一)項目實施基本情況
按照工程要求,縣委、縣政府制定實施方案,成立以分管農業副縣長為組長,財政、農業、土地等單位一把手為成員的工程領導組和省、市、縣三級專家組成的專家組。經過村提名,鄉鎮推薦,縣農牧局組織培訓考核、擇優聘用,最后確定技術指導員50名,并同技術指導員簽訂合同,實行動態管理,進行末尾淘汰,兩年共變更技術指導員5名,這樣即提升技術指導員隊伍素質,又保證這項工程的開展。專家組同技術指導員每月集中培訓一次,以培訓新技術、推廣新品種和講解當前生產的關鍵技術為主進行培訓活動,要求技術指導員人人發言,談自己的體會和建議,專家組定期對技術指導員和示范戶進行檢查和指導。
(二)蔬菜科技入戶開展情況
圍繞農業“四項計劃”和“六大工程”和全省農業科技進村入戶萬人行動實施方案,今年在我縣開展以“推動科技入戶,促進增產增收”為主題的送科技下鄉活動,通過開展培訓活動,發放技術資料,開展技術指導和咨詢,深入大棚溫室現場指導等形式展開此項活動。上半年共計培訓25場次,以晚上為主,每次培訓都到深夜11點多,編寫技術資料,利用集會,開展技術指導和咨詢,共進行咨詢12場,發放科技書籍500套,技術資料15000份,接受咨詢300多人次。縣首席專家、蔬菜發展中心主任姚小平帶領專家組成員對全縣所有示范戶都進行走訪,進行調查和現場指導,掌握每個示范戶的基本情況,為制定全縣指導計劃奠定基礎,這些活動的開展受到示范戶和菜農的熱烈歡迎。
(三)精選良種,科學規劃示范區
按照農業部關于科技入戶項目實行技物結合進行物化補貼的精神和省廳XX年確定的重點補貼良種要求,在省首席專家的指導下,廣泛征求技術指導員和示范戶的意見和種植習慣,研究決定今年良種補貼以越冬茬蔬菜為主,并同有資質的種子企業聯系,已備足種源并同企業簽訂供種合同,以保證農民因種子質量問題造成損失能依法進行賠償,為使工程能真正起到示范帶動作用,專家組又通過認真考察選擇,在菜農種菜積極性高,技術相對較高,集中連片的地塊,確定了5個高效園藝示范區,涉及示范戶400戶。
(四)首席專家定方案抓落實
省農業廳蔬菜辦副主任,高級農藝師秦潮被聘為我縣首席專家后,已多次來我縣深入基層開展技術指導工作,并成立以秦潮為組長的蔬菜科技入戶專家指導組,結合我縣實際情況,制定出優勢產業發展規劃,確定我縣今年主要開展的工作,蔬菜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已對全體技術指導員培訓3次。針對蔬菜自然災害預防,病蟲害防治,高效栽培模式提出合理解決方案。現場解答菜農提問咨詢500多人次。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五)取得成效
1、輻射面廣,帶動面大。全縣8個鄉鎮30個村參與實施,培育科技示范戶1000戶,輻射帶動菜農XX0戶。
2、引進新品種,調優品種結構。全縣推廣卡依羅、印帝安、安德烈、博耐等蔬菜新品種600畝,為我縣蔬菜產業結構的調優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3、新技術推廣,提升蔬菜管理水平。項目實施以來,重點推廣了防蟲網、捕蟲板、優良品種使用等11項新技術,新技術入戶應用率達95%以上,蔬菜產量和收入都提高10%以上。
4、增產增收效果明顯。實施科技入戶工程,推廣應用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使農業增產、農民增收效果顯著,經過對全縣1000戶示范戶的近3000畝蔬菜同其它菜農相比,增產效果明顯,平均畝增產400kg,增幅10%,按平均售價1.2元/公斤計算畝增收480元,同時由于運用新技術還可節水、節肥、節藥成本100元,合計畝增收580元。北張鎮南行莊技術指導員趙引虎,從前年開始就引種番茄新品種印帝安,去年11月的越冬茬,他將3個溫室全部種上印帝安,在今年元月份的雪災中,他認真按照工程專家組的技術指導意見進行管理,他的3棟溫室無一受凍,今年上市比一般的要早10天,由于選種新品種,受到客商青睞,每公斤售價比其它品種還高出0.6-1.0元左右,截止5月28日,3棟溫室番茄共收入6.8萬元,畝產值達2.5萬元,趙引虎作為一名技術指導員,他并不滿足自己可觀的收入,他說:“我作為一名技術指導員,首先自己必須得做好,但更重要的是要讓我的示范戶和輻射戶都掙錢,我要給他們做出樣板,讓他們看到科技的力量,使他們能嘗到科技的甜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