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度領導班子述職述廉報告
四、提升執法辦案能力,加大執法力度,推進依法行政
通過加強制度建設,開展了集中訓練和技能培訓,提高執法隊伍的整體素質和快速反應能力,不斷提高行政執法的公開性盒透明度,進一步提高了執法辦案的質量,維護了質量技術監督法律法規的權威。一是加大了打假保名優的力度。今年11月份,與河北省質監部門配合,在河北省泊頭市交河鎮查處了一家生產假冒“渤海”牌活塞的窩點,查獲假冒“渤海”牌活塞5000余只,貨值10余萬元,保護了我市名優企業的合法權益。10月份,對我市3處建筑工地使用假冒“鴻雁”牌暗裝式開關盒的違法行為進行了查處。據統計,一年來,圍繞“魯北”、“亞光”、“中裕”等名牌我市名牌產品,查處案件10余起,為企業挽回損失50余萬元,有效地維護了名優企業地合法權益。二是從完善源頭打假治劣機制入手,圍繞與人民群眾關系密切的農資、建材、家紡產品等,加大了監督檢查力度,對種子、化肥、農藥等農資產品和糧食、棉花購銷工作加大計量監督檢查,全市系統共查處各類違法案件566起,為農民挽回經濟損失300余萬元。通過加大對涉農物資的監督檢查,堅決查處地條鋼等建材方面的大案要案,查處各種制售假冒偽劣產品的案件,有效的凈化了市場環境,規范了生產經營者的行為,維護了良好的市場經濟秩序,保護了農民群眾的利益。
五、狠抓標準、計量、認證等技術基礎工作,為提高企業質量管理水平和提高產品質量奠定了基礎
一年來努力提高企業標準化水平,積極開展能源計量和民生計量服務活動,開展了強制性認證產品整治和計量認證監督審查工作。一是企業標準化工作實現新的突破。全年我市新增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10家,其中3a級和4a級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各1家,結束了我市沒有3a級以上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的歷史;為企業辦理了產品采標14項和產品采標標志13項,采標率位于全省第5位。二是參與國家、國際標準化活動有了新的進展。有4項國家標準制修訂項目被國家標準委立項,有7家企業參與申報iso/iec的tc、sc成員技術對口單位。幫助盟威集團、西王集團等企業在其主導產品標準中有了發言權、主導權。三是農業標準化工作進一步深化。5個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通過驗收,全市共設立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10個、省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5個。四是扎實推進了能源計量工作。對56家重點耗能企業進行了《用能單位能源計量器具配備和管理通則》和《企業能源計量管理信息系統》的培訓,加強了計量節能服務隊建設,起草了《作業指導書》和《考核規范》,幫助企業完成測量管理體系認證30余家,完成企業計量標準的復查和新建標準共100余項。五是認真組織了計量放心工程“三進”活動。確立了18家計量放心工程示范單位,受理農民群眾計量投訴120件,對全市8家供電公司進行了電能計量監督檢查,對民用四表進行了普查,對全市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院、婦幼保健站及民營醫院的在用心電圖機、醫用超聲源等醫用計量器具進行了強制檢定,有效維護了計量公平。六是努力提高了認證有效性。開展了對我市5家食品生產企業haccp認證有效性檢查,組織6家實驗室開展了管理體系運行質量自查,對11個實驗室開展了計量認證監督評審,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都進行了督促整改。
六、以“科技提升年”為抓手,著力組織科研攻關,提升檢驗檢測能力
大力實施科技興檢戰略,注重科研人員的培養,組織了“市場營銷知識培訓班”和“科技提升年培訓班”,奠定了推動各項科研工作的基礎。1個科研項目在省局立項,2個項目參加了XX年年山東省科技成果重點推廣計劃項目的評審。支撐全市經濟發展的技術服務能力不斷增強。市纖檢所被確定為市紡織技術研發中心的質檢中心,積極申報在我市建設國家生態紡織品質檢中心濱州實驗室,并有望近期內在國家立項;鄒平縣局建成了我市第二處食品通用實驗室,使我市成為繼煙臺市后,全省第二個擁有兩處具有較高水平的食品通用實驗室的市;市質檢所與濱州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