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局局長述責述德述廉報告
三、堅持環保為民,努力推動環境質量改善
加強環境管理和執法,是加強環境保護的重要手段。一年多來,緊緊圍繞“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身體健康”的目標,依法履行職責,加強環境監察力度,采取有力措施,堅決取締違法排污行為,努力推動環境質量的提高。
(一)組織開展環保專項治理,打擊環境違法行為。在深入開展造紙、漂染和重金屬整治的同時,推進工業鍋爐、腌制和化工行業的專項整治。全面整治造紙企業,落實環保配套設施。淘汰落后造紙企業14家,在產23家造紙企業全部配套環保治理設施。推進漂染行業污染整治。對全區9家漂染企業按準入條件和整治驗收標準,全部落實污染治理措施,目前已基本完成。開展鍋爐環境污染整治。規范管理全區范圍內的蒸汽壓力和熱煤、熱電聯供等鍋爐,重點整治各類燃煤鍋爐和燃重油鍋爐,組織對118家鍋爐單位進行摸底調查,分門別類進行整治;對屬于國家淘汰的手抄爐堅決予以淘汰,對不達標排放的,要求限期進行配套治理,逐步改善全區大氣環境質量。加強涉重金屬排放企業監管。去年以來,通過多部門聯合,多措并行的手段,對轄區內無牌無證、生產工藝落后、環境污染嚴重的“小電鍍”廠(場),按照“斷電斷水、拆除設備、吊銷執照、消除原料”的要求,予以徹底關停取締,并積極推進完成電鍍園區定點規劃建設。
(二)加大環境檢查執法力度。強化對轄區內污染企業的監管,采取定期不定期檢查、日常檢查和突擊檢查等方式,對排污企業開展監管,對一些企業非法偷排等現象,嚴厲予以取締;積極創新執法模式,建立定期檢查、突擊檢查和監察監測聯合檢查等方式,加強環境執法,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采取限期治理、行政處罰直至關停等方式,扭轉被動執法的局面;強化對重點污染企業治理設施運行情況的監管,運用技術手段,依托在線監控平臺,加強對重點污染源的跟蹤監管,加大環境監管執法力度。一年來,共檢查各類企業2600廠次,查處違法行為29宗。同時,對專項治理和重點環境案件,實行班子成員分工負責,強化部門聯動監管,完善環評管理與環境監察、行政處罰的協調機制,實現環評審批、現場監察、竣工驗收、行政處罰和環境后督察的高效聯動,切實加大環境監管力度。
(三)切實做好環境安全防范工作。環境安全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做好環境安全防范工作至關重要。一是加強醫療機構醫療廢物集中處置管理。強化環境執法,完善管理規范,嚴格監管制度,依法推進醫療廢物監督管理工作。一年來,通過采取單獨檢查或聯合衛生部門開展檢查的方式,加強對全區27家鎮級以上醫療衛生機構的醫療廢物產生、貯存和處置情況進行監督管理,對村級醫療站(點)落實鎮屬醫院的責任,統一收集,使醫療廢物管理實現規范化、制度化。二是做好工業危險廢物管理和放射源使用管理工作。加強對全區危險廢物產生單位和放射源及射線裝置設施單位的監管,規范危險廢物貯存場所設置,確保處置單位具備處置資質,并嚴格要求執行轉移聯單制度。三是推進蓮花山環境綜合整治。在督促鹽鴻鎮做好蓮花山“毒水溝”整治的同時,積極向省爭取資金XX萬元,投入蓮花山尾礦庫污染整治。目前已完成整治方案設計,上報省環保廳批準,力爭今年下半年開始實施。
(四)加大環境信訪調處力度。始終堅持把環境信訪工作作為“關心民生,心系群眾”的實事工程來抓,從維護穩定、保障群眾合法權益出發,針對人民群眾環境訴求高、環境信訪處理難度大、重訪越級訪案件多等特點,嚴格按照《信訪條例》開展信訪工作,堅持調處結合,限時予以辦結,妥善有效解決;特別是對一些涉敏涉重案件的處理,親力親為,深入基層調查了解,協調各方妥善處置,切實解決了一批侵害群眾合法權益的問題,維護轄區社會穩定。兩年來,共受理各類環境信訪投訴案件600多宗,結案率達100%,切實維護好群眾合法的環境權益。
四、堅持廉潔從政,努力推進“陽光”運作
自已作為局主要負責人,注重發揮表率作用,時刻注意正人先正已,堅持做到要求別人做好的事自己先做好,要求別人不做的事自己堅決不做,無論是在“工作圈”、“生活圈”還是“社交圈”,始終牢記黨性原則,時刻警醒自己,做到踏踏實實干事,清清白白做人。
(一)以身作則,嚴格律已。大力倡導和保持班子風清氣正,帶好頭、帶好班,帶好隊伍;堅持實事求是,真抓實干,不浮夸,注重工作實效,不做表面文章,扎實推進各項工作;堅持“環保為民”理念,嚴格管理,嚴格要求,切實加強環保系統干部隊伍作風建設;牢牢把握“三個服務”宗旨,帶頭勤政廉政,通過公開工作流程,簡化審批程序,提高辦事效率,樹正氣、立正風,努力打造廉潔高效的隊伍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