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智慧的花朵在思品課中綻放
四、要學會把自由還給學生
當代學生年齡雖小,但思維敏銳,對事物的有自己的看法,特別是受當前社會上一些偏激思想的影響,個人主義、拜金主義思想極為普遍,他們對于老師的思想教育內容和書本上的一些精神,往往不以為然。面對這些問題,如果老師不注意正面引導,并及時糾正學生思想觀念中的誤區,恐怕不僅影響教育效果,更會影響一代人的健康成長。我覺得,要解決學生的思想疙瘩,回避不是辦法,我們要主動出擊,迎戰困難,要把自由交給學生,讓學生自由發表不同見解,甚至是與教師和教材相悖的思想和觀點,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發現問題,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在學習《世界因生命而精彩》一課時,在講到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為了保護環境,很多人甚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時,我說,我們每個人都要學習他們這種獻身精神。有的學生小聲嘀咕,有的學生嗤之以鼻。我發現后,便讓一位“有情緒”的同學,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學生說:“保護環境我一人不行,與其做無用功,還不如算了,更沒有必要犧牲生命。”這位同學講完后,教室里頓時鴉雀無聲,同學們以為肯定免不了一頓罵。這時,我說:“看來,同學們都有自己的想法,那么,我們臨時來一場課堂辯論吧!”于是,根據同學們的建議,我把全班同學按贊同與反對的分成兩組,讓同學們圍繞剛才這位同學的觀點展開辯論,辯論會進行了一段時間后,又讓同學們重新選擇贊同和反對,有意思的是那些“有意見”的學生也加入了反對自己的行列,并且反對的已遠遠多于贊成,最后在同學們的一陣大笑聲中,剩下的兩名持贊同觀點的同學也都加入了反對的行列。至此,我又“趁熱打鐵”,播放了一曲《一個真實的故事》,歌聲凄婉動人,催人淚下。同學們聽完歌曲久久沉思……我想這節課帶給他們的不僅僅是書本知識,更重要的是做人的準則,這將使他們終身受益。可以想象,如果我在課堂上對那位“有情緒”的同學采取粗暴的方法,這不僅教育不了他本人,還會引起其他同學的抵觸心理,思品課的德育功能也就無以發揮。所以做學生的思想工作時,要允許學生講,只有這樣才能暴露問題的癥結,教師適時循循善誘,以理服人。入情才能入理,入理才能入心,只有這樣才能教書育人雙豐收。我們要學會把課堂還給我們的學生,讓課堂充滿生命活力;把創造力還給學生,讓我們的教育充滿智慧挑戰。
古語有云:“欲致魚者先通水,欲致鳥者先樹木。”教育家說:一個熱愛教育的人,不再靠自己,而是靠他所愛的教育活著。我們只有鐘愛教育,鐘愛我們的學生,智慧的花朵才會在思品課中悄然綻放。
吉林省通榆縣
新華鎮中學:王素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