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學習總結(精選3篇)
新課程學習總結 篇1
通過學習,使我受益匪淺,同時有很多體會和心得,在學習中我認識到,學習《新課程推進中的問題與反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為我今后更好的工作奠定了基礎。現將諸多感悟和體會總結如下:
首先,我進一步明確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標,那么什么是課程呢?課程就是為不同學生設計的不同軌道,并著眼于學生個體認識的獨特性和經驗的自我建構上。對課程有了不同的理解,如課程目標;課程是學科內容或教材;課程是經驗;課程是計劃。此外,還有人認為,課程是社會文化的再生產或社會的改造。《中國大百科全書》對課程的定義是:“課業及進程廣義指所教學科(教學科目)的總和,或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的各種活動的總和;狹義指一門學科。”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背景,有國際背景和國內背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目標:
一、基礎教育改革的指導思想鄧小平的“三個面向”是課程改革的根本目標。課程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推行素質教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培養目標。
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提出六項具體的目標,九年一貫制課程結構基本內容,整體設置九年一貫制的義務教育課程的含義:“整體設置九年一貫的義務教育課程”。整體設置九年一貫制的義務教育課程體現了如下幾點要求:學生要獲得全面發展;人的發展本身具有連續性;知識本身的發展也有一定的規律。課程結構的特點:新一輪基礎教育改革調整課程結構,改變學科本位,強調綜合課程的設置及實施,整體設置九年一貫的義務教育課程,并形成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并行的課程結構,體現了課程結
構的均衡性選擇性和綜合性。綜合實踐的內容,綜合實踐活動包括:研究性學習、信息技術教育、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內容的選擇原則可總結為:考慮學生的興趣、愛好與特長;體現每一所學校的特色;反映為社區的基本思想;關注學生的生活經歷及身邊的日常事物。課程標準下對教材的使用:領會教材的精神,做到心中有數;充分發揮教師在教學中的創造力,讓他們分析教材,挖掘教材,超越教材、發展教材。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觀,新教學觀逐步確立的表征。其主要內容包括:教學方式上以合作探究為主;教學內容是開放的;教學組織方式靈活多變;教學管理更加民主;教學手段多樣化綜合;教學評價轉向多元評價。學習方式的含義:學習方式人們在學習時所具備的或所偏愛的方式,是學習者一貫表現出來的具有個性特色的學習策略和學習傾向的總和。學習方式有如下特征:學習方式明顯帶有個性化的色彩、它是在特定的家庭教育以及社會文化環境的共同影響下、通過個體自身長期的學習活動逐漸形成的;學習方式還具有相對穩定性的特征。校本教研的基本內涵:校本教研、及密切結合學校工作實際,以教師為研究主體的一種教育研究活動。校本教研要求校長、教師都是研究者,都是研究的主體。校本教研主張開展行動研究,在行動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動。
新課程學習總結 篇2
新課程學習基本結束,收獲頗豐。在課程改革方面,我認為下列幾項是改革的重點。
教材改變了。改掉以往單一的教材系列和統一的知識結構。新教材不但增加了使用于不同地方的版本,同時也增加了選修系列,最值得肯定的一定是將物理分為人文物理、工科物理和理科物理,讓不同特長的學生能夠依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學習物理。
考核機制改變了。不在以考試分數定勝負,新教材強調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升,強調學生的發展變化過程,并提出教育要為學生的終身發展負責。
教法改變了。現在的教學不再是一言堂或者說老師就是真理。新課程強調教師只是引路人,不再是替代學生學習的角色。學生將是課堂教學以及學習的主題。強調學生的學習體驗和參與性,要讓學生在參與過程中收獲知識、提高能力。
我想,新課程改革下的孩子是幸福的。他們不再為了可憐的分數日夜奮戰,不再沒有發展興趣愛好的時間。教師也是幸運的,他們成了真正的園丁,成了真正的燈塔。
我想社會一定能夠慢慢的接受新課程并迫切希望教育實施新課程。
新課程學習總結 篇3
新課改的理念告訴我:學生是鮮活的個體,他們不是知識的收購站,不是整裝待灌的“容器”,他們要的不是一杯水、一桶水而是自己去尋找整個知識大海的能力;教師不是課堂的獨奏者和導演,只是個伴奏者和演員;教師要引導學生騎著思想的野馬出游,允許他們各抒己見,百家爭鳴,讓學習活動充滿活力。具體的收獲如下:
首先,在教學理念上我有了不小的轉變。我明白,課堂上,我不再是主宰者,而只是組織者;課堂也不再是一言堂,而是大家暢所欲言、進行討論的平臺。同時,課前最重視的備課不僅要備好文本,更要備好學生。學習不僅要學課本,更要多讀書,讀感受生活,從現實生活中汲取營養。
第二,在教學目標上,我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每堂課的目標不一定就是最后的結論,過程與方法應該更重要;而培養學生的最終目標,應反映在學生的素質的發展上。因而,本著“以人為本”新課改理念,我們要關注學生的人生經歷,了解他們的個體差異和個性發展的需要,尊重他們的人格和尊嚴,使他們能夠健康的成長。
第三,在教學方式上,我有了不小的改進。課堂上,我將不再替學生解決問題,而是讓他們自己去解決,當他們確實遇到麻煩時,我才從旁協助,進行啟發。之后,我會讓他們進行概括總結,體會過程,得出方法。并盡量再進行一些應用與拓展的訓練,提高學生的發現與創新能力。
雖然課改之路漫漫兮,但課改已經走進我的心靈,我會以它為航道,一步步邁向教師的職業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