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熱管網搶修的應急預案(精選3篇)
供熱管網搶修的應急預案 篇1
一、應急組織
為加強對城區集中供熱工程建設的組織和協調,做到統一領導,各司其職,確保各項安全措施落到實處,我局成立城區集中供熱工程重大事故應急指揮小組,局長張桓擔任組長,主管副局長楊學河擔任副組長,成員包括辦公室、城建科、財務科、質監站、安監站。
指揮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住建局辦公室,主任由主管副局長楊學河兼任。
二、應急預案
1、分級響應程序
按照事故性質分為一級事故(特別重大)、二級事故(重大)、
三級事故(較大)三個級別。
2、預案啟動
一旦確定發生二級以上事故,由縣應急委員會向省、市應急委員
會報告,由上級部門啟動應急專項預案。
三級事故發生后,由指揮領導小組啟動本應急預案,并向縣應急委員會報告。
3、響應程序
(1)重大安全事故發生后,指揮小組迅速核實情況后,立即上報縣應急委員會。
(2)接到事故報告的相關部門立即趕往現場,并啟動先期處置應急工作預案,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盡力控制事態發展,以減少人員
傷亡和財產損失。指揮小組按照事故的性質和現場情況,依據各自職責迅速組織并實施搶險救援工作。
(3)指揮小組根據事故等級和事故發展態勢,協調指揮搶險救援,必要時組織專家指導現場搶救工作,提出對策方案。
三、后期處置
(1)結束程序
事故的現場搶險救援結束后,由縣應急委員會責成相關部門做好傷亡人員救治、慰問及善后處理,及時清理現場,迅速搶修受損設施。
指揮小組根據事故搶險工作進展情況報縣應急委員會審批后,由指揮小組宣布應急救援終止,及時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并通知公眾。
(2)事故調查
指揮小組在事故調查過程中,要認真分析事故原因,從規劃、設計、施工、養護維修、管理各個方面提出改進建議。
重大質量安全事故調查應嚴格遵守國務院《特別重大事故調查程序暫行規定》的各項規定。
(3)總結建議
指揮小組負責整理和審查所有的應急記錄和文件等資料;總結和評價導致應急狀態的事故情況和在應急期間采取的主要行動。
指揮小組向縣應急委員會、上級主管部門分別及時做出書面總結報告。
總結報告包括發生事故的基本情況、調查中查明的事實、事故原因分析及主要依據、發展過程及造成的后果分析評價、采取的主要應急響應措施及其有效性、事故結論、事故責任人及其處理、各種必要的附件、調查中尚未解決的問題、經驗教訓和安全建議等10項內容。
四、應急保障
指揮小組要按照職責分工和相關預案,切實做好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人力、物力、財力、等工作,保證應急救援工作需要和群眾的基本生活。
(1)隊伍保障:
建立專業工程搶險救援隊伍和骨干力量。
不斷加強應急救援隊伍的業務培訓和應急演練,建立聯動協調機制,提高裝備水平。
(2)經費保障:
用于突發事件應急管理工作機制日常運作和保障等所需經費,要通過預算予以落實。
(3)物資保障:
圍繞“明確一個機制,建立一個數據庫”的目標,建立科學規劃、統一建設、平時分開管理、用時統一調度的應急物資儲備保障體系。
根據有關法律法規、應急預案和部門職責,做好物資儲備工作。
(4)做好搶險救災人員自身的安全防護,配備各種安全作業工具,做好防護措施,保證搶險人員生命安全。
五、嚴明紀律
1、各科室、局屬各單位要組織有關人員認真學習本預案,明確各自任務要求和處置措施,并定期組織訓練和演練,以便提高業務水平,提高戰斗力。保證拉得出,戰得勝。
2、各科室、局屬各單位要各司其責,精誠團結,通力合作,充分發揮職能作用,按應急預案做好本職工作。
3、嚴格通訊聯絡制度,指揮小組領導及成員的電話、手機保證暢通,不得以任何理由停、關機。
4、嚴格責任制度,要做到裝備、人員落實到位。
供熱管網搶修的應急預案 篇2
為及時有效地做好供熱生產安全事故應急工作,合理的處理供熱過程中突發事件的發生,保障業主冬季正常供暖,最大限度減少事故損失,確保供熱安全、運行穩定,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項目供熱實際情況,制定本預案。
一、故障(事故)類別
根據事故的大小及影響范圍,事故可分為一般事故、較大事故、重大事故。
1、一般事故:指對設備及管網損壞程度較小,造成損失在10000元以下,且未造成人員傷亡,停運時間不超過24小時的事故。
2、較大事故:指對設備及管網損壞程度較大,造成損失在20000元以下50000元以下,造成人員輕傷人數少于2人,未造成人員死亡,停運時間不超過48小時的事故。
3、重大事故:指對設備及管網損壞程度嚴重,造成損失在50000元以上,造成人員輕、重傷人數多于5人,造成人員死亡1人及以上,停運時間不超過72小時的事故。
二、應急小組組織架構
1、組長:
職責:
2、副組長:
職責:
3、小組成員:
職責:
三、應急處置程序
1 、事故的類別甄別根據預案事故類別劃分,結合現場發生故障(事故)造成的初步影響判別事故類別,然后啟動應急預案。
2 、事故應急機制
(1)部門聯動協調機制。部門聯動協調機制是在事故發生的特殊情況下,各部門要統一服從應急小組協調指揮,確保事故處理的有條不絮。
(2)信息快速反應機制。對各種突發事件必須在15分鐘內按信息快遞程序完成傳遞,各級領導和崗位人員必須做出快速反應。
(3)事故搶修搶險機制。對于出現的各種應急事故進行快速排查、處理和恢復供暖供冷。制定事故應急處置預案和搶修搶險預案,建立搶修搶險隊伍,具備事故自救的能力。
(4)事故物資保障機制。為應急事故搶修搶險任務提供物資準備,根據設備狀況,備齊物品備件,備齊搶修搶險物資和機械設備以及備用零部件,隨時應對可能出現的事故情況。
3 、事故具體處置措施
(1)巡查人員發現供熱設備出現故障后,立即上報小組組長或副組長,應急小組立即組織搶修人員30分鐘內到達事故現場,根據實際情況決定是否停或重啟設備主機,并根據預案安排信息聯絡專人及時通知業主相關人員,同時協調好與搶修有關的各單位的關系,及時把現場情況做記錄,搶修完成后,把事故報告上報應急小組。
(2)供熱管道出現事故后,應急搶救人員15分鐘內到現場,根據現場情況確認是否需要關閉閥門,并第一時間上報公司。搶修完成后,把實際情況上報應急小組。
(3)因泄露原因出現大面積失水事故時,及時通知公司及業主,并根據需要關閉主閥門,直致管道維修完畢和補水恢復正常。
(4)當發生人員傷亡等惡性事故應及時報警,撥打110、119、120電話,說明事故發生的地點、事故類型及傷亡損失情況等,不得隱瞞事故實情。啟動快速應急機制,由組長統一指揮,實施搶險、傷亡救護、人員疏散、設備保障等快速反應。做到“穩、準、快”和“先救人,后救物”的`原則有條不絮的開展救援搶險工作,避免二次事故的發生。各應急小組成員應保證通訊暢通,服從指揮,步調一致。積極配合110、120、119等各支援隊的工作,使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降到最低。
(5)各類搶修完畢后,做好善后處置工作。應根據“四不放過”原則進行事故處理,若認為事故應追求相關責任人的責任,其他原因導致的事故應認真分析原因,做好對應措施,避免同類事故的再次發生。
四、應急結束
搶修結束后,公司應召開相關會議,在充分評估危險和應急情況的基礎上,由組長或副組長宣布應急搶球行動結束。
供熱管網搶修的應急預案 篇3
為做好縣城區清潔取暖工作,全面落實大氣污染綜合防治有關要求,促進節能減排和空氣環境質量改善,根據《自治縣縣城建成區清潔取暖和集中供熱實施方案》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標
全面貫徹落實國家、省、市工作要求,強力攻堅,切實改善空氣質量,計劃利用四年時間將縣城區平房(包括單戶樓房,下同)全部接入集中供熱。
二、工作重點
(一)摸清底數。按照縣城區范圍(南至迎賓街、北至金龍街、東至外環路、西至西山),縣住建局和圍場鎮完成了縣城區內未實施清潔取暖用戶的摸底工作,其中未接入集中供熱的平房戶約4200戶,50萬平方米。
(二)接入計劃。根據摸底情況,結合實際,除列入近期拆遷計劃的片區外(包括同興福地、孔家溝、陽光帝景、碧水龍城四個拆遷片區)分四年接入集中供熱。
20xx年完成兩個片區1668戶平房的集中供熱入網工程,其中:一片區北至金峰街、南至湖泗汰河、西至鳳凰路、東至外環路,二片區北至金峰街、南至桃李街、西至木蘭路、東至伊遜河。
20xx年完成兩個片區793戶平房的集中供熱入網工程,其中:一片區北至廟臺溝旱河、南至桃李街、西至西山、東至木蘭路,二片區北至湖泗汰河、南至汽車南站、西至鳳凰路、東至外環路。
20xx年完成兩個片區774戶平房的集中供熱入網工程,其中:一片區北至桃李街、南至迎賓街、西至西山、東至木蘭路,二片區北至金龍街、南至金峰街、西至鳳凰路、東至外環路。
20xx年完成一個片區967戶平房的集中供熱入網工程,北至金龍街、南至廟臺溝旱河、西至西山、東至木蘭路金峰街以北伊遜河。
具備接入集中供熱條件但位于年度接入集中供熱計劃外的平房戶和不具備接入集中供熱條件的平房戶,采取“電代”或生物質方式。
(三)組織實施。縣住建局負責接入集中供熱工程的組織實施,圍場鎮負責“電代”或生物質方式取暖工作。
(四)督導驗收。縣政府將組織相關部門對每年縣城區清潔取暖替代工作進行督導考核,確保每年10月底前完成當年工作,保證群眾安全、穩定取暖。
三、支持政策
(一)接入集中供熱
所有接入集中供熱的房屋需按照《圍場縣供熱公司平房建筑節能及采暖系統技術改造技術要求》進行節能改造,供熱管網建設和用戶室內采暖設施改造等達到要求標準。
1.接入集中供熱的平房用戶,需按照建筑面積向供熱公司交納供熱管網工程建設費。
2.接入集中供熱的居民用戶涉及二次管網(供熱換熱站到用戶井室法蘭部分,以下同)新建、改建、擴建的,由縣政府負責建設并承擔相關工程費用;接入集中供熱的商業用戶(指整個院落內有商業行為的用戶)涉及二次管網新建、改建、擴建的',由商業用戶自行負責建設并承擔相關工程費用。
3.房屋節能改造、室內取暖設施改造由用戶自行負責。
4.取暖費按平房取暖費政策執行,由用熱戶自行承擔。
5.居民用戶(指房屋所有權人)實際居住且符合以下條件之一的困難家庭,新做外墻保溫的,按照所做保溫的外墻面積每平米補助50元,圍場鎮組織相關部門驗收合格后將補助資金撥付至改造戶。供熱公司對符合以下條件居民用戶的供熱管網工程建設費給予適當照顧。
①具有圍場鎮戶籍且與房屋所有權人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中有享受低保待遇的;
②具有圍場鎮戶籍的五保戶。
(二)其他清潔取暖方式
按照相關政策執行。
(三)管道占地
縣城區接入集中供熱工程施工中因管道鋪設和管道井建設需臨時占地的,涉及的單位和個人要全力支持,不給予補償。施工完成后,由施工單位對臨時占地進行恢復。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統一組織。為進一步推動縣城區接入集中供熱等清潔取暖工作,成立由縣政府主要負責同志為組長,分管負責同志為副組長,相關單位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的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縣住建局。縣住建局負責統籌協調、定期調度、督導檢查等相關工作;縣財政局負責資金籌措落實和資金使用監管等工作;縣審計局負責資金使用的監督等工作;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負責縣城區散煤治理,對散煤加大執法力度,確保縣城區無散煤經營;圍場鎮負責縣城區接入集中供熱工程的占地協調、糾紛解決和工程施工的配合,負責“電代”或生物質方式取暖的組織實施。各相關單位要明確分管領導并成立推進組織,做好宣傳發動、政策解釋、組織實施、落實補貼資金等工作。供熱公司負責及時接入集中供熱、供熱保障和施工技術指導等工作。供電公司負責做好電網改造,保證“電代煤”戶電力供應。
(二)加大宣傳,提高認知。通過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大力宣傳禁燒散煤和接入集中供熱等清潔取暖的重要意義及相關政策,發揮輿論導向作用,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和氛圍,提高居民對接入集中供熱等清潔取暖替代散煤的認知度和接受度,積極參與。
(三)強化督導,嚴格考核。要將縣城區接入集中供熱等清潔取暖工作作為改善我縣環境質量的重要抓手,納入縣政府重點工作考核范圍,強化督導。縣政府將組織相關單位對改造工作進行定期督導,及時協調解決相關問題,隨時掌握工作進度,扎實推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