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救援預案演練活動總結(精選3篇)
應急救援預案演練活動總結 篇1
一、組織機構
1、成立電梯安全急情救援演練指揮部。
總指揮:
副總指揮:
2、下設應急救援演練協調小組,組成人員及分工:
組長:負責指揮部與各參加部門的'總協調。
成員::重點負責與急正源物業協調。
:負責與新聞媒體的協調。
:負責與醫療救護單位的協調。
:負責與設備檢驗單位的協調。
二、時間
20xx年四月二十五日,上午09:00開始。
三、地點
幸福一家七區。
四、參加單位及要求
1、質監分局
人員:8人;要求:著質監制服。
2、正源物業公司人員:3—5名;要求:著工作服裝
3、瑞豐電梯有限公司
人員:3—5名;要求:著搶修設備勞保工作服裝,攜帶搶修設備。
4、特檢所
人員:2名;要求:著檢驗設備勞保工作服裝,攜帶檢驗設備。
5、x醫院
人員:2名;要求:著救護服裝,攜帶救護設備。
五、演練內容
20xx年4月25日9時許,幸福一家七區5#-3在用電梯突然出現斷電故障,電梯被迫停運,三名乘客被困電梯里。乘客立即按下了電梯內的報警按鈕,與監控室取得聯系。物業公司立即通知瑞豐電梯公司投入救援,電梯公司接到通知后,快速反映,立即啟動應急救援預案。5分鐘內,電梯技術人員趕到事故現場,用三角鑰匙將電梯門打開一條縫,查看電梯艙的位置此情出現后,此時,電梯停在三樓和四樓中間,技術人員立刻朝著電梯通道大聲喊:“請不要驚慌,我們是維修人員,會立刻采取救援措施,請稍等。”在聽到電梯艙內乘客的回應,并確定顧客安全后,技術人員關上電梯門,立刻趕往電梯機房。在安撫被困人員情緒的同時,組織人員維護好現場秩序。立即組織救援行動。
同時,在一樓至四樓的直行電梯門前已經用警告牌圍了起來,并放上了“請勿使用電梯”的提示牌。維修人員迅速趕到機房關掉電源,一人用松閘手柄打開抱閘,另一人持續盤動飛輪,用手動操控將電梯從三樓和四樓中間升到四樓平臺。一切處理好后,技術人員返回四樓電梯門口,打開電梯門,乘客安全離開電梯。從乘客被困到成功救出,前后用時15分鐘,技術人員在對電梯進行全面檢查,確保無異常情況后,電梯又重新投入運行。演練圓滿結束。
若電梯在正常情況下,而且轎廂停留在上/下層樓之間,維修人員可以打開層門在轎頂上操作檢修開關,將它打向檢修位置,使電梯在檢修狀態,操作檢修按鈕,開慢車到層站放客。
六、演練步驟
(一)急情報告并采取緊急措施。急情發生后,物業公司一是立即向單位領導報告并第一時間通知電梯公司;二是與被困人員保持聯系,采取相關措施,給被困人員精神安慰等有力支持。
(二)電梯公司在接到報告后,同時啟動應急救援預案,各有關人員迅速趕到急情發生現場,根據各自職責展開救援工作。
1、特種設備安全急情應急救援指揮組控制局勢。負責現場秩序的維護,實施現場安全警戒。
2、設備搶修人員采取措施,歷經半小時,將受困人員安全救出。
3、醫療救護人員對受困人員現場檢查并簡單處理后,立即送往最近的醫院作進一步的檢查和治療。
4、設備維保搶修人員經過搶修后,檢查電梯技術性能正常。
5、電梯檢驗人員對電梯進行檢驗后,判定合格,允許恢復使用。
6、現場警戒解除,秩序恢復正常。
七、急情救援小結
對于發生特種設備安全急情后,未按規定認真組織、參加救援工作的,追究有關部門和領導及相關人員的責任;對在應急救援中做出突出貢獻的,給予表揚和獎勵。
八、新聞發布
經特種設備安全急情救援指揮部領導同意后,特種設備安全急情新聞由電視臺、報社等新聞機構。
電梯應急救援預案演練活動總結
為了進一步增強乘坐電梯人員的安全防范意識,提高抗擊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掌握現場,特別是發生事故應急處理和逃生能力,防止事故發生,一旦事故發生能將事故損害降到最低,我項目為此進行電梯應急預案演練。現將活動情況總結如下:
一、取得的成效
1、全體員工的安全意識有所增強,對電梯安全常識有了進一步的了解,掌握了基本的乘坐電梯應急自救的方法。
2、對抗擊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有所提高,現場大多數員工能有效組織、迅速地對事故警報做出相應,紛紛疏散、警戒。對今后應對突發事件很有益處。
3、演練前組織了電梯預案演練培訓,使現場人員乘坐電梯安全知識、突發應急能力、事故發生后逃生技巧得到了提升。
4、演練過程中,員工們的遵守紀律觀念、一切行動聽指揮觀念經受了考驗,團隊凝聚力得到了升華。
5、安全工作領導小組的組織能力、指揮能力、應變能力也受到了鍛煉。
二、存在不足:
1、少數員工安全意識還不夠強,演練時不認真;
2、在解救被困人員過程中,維修人員業務不熟練速度較慢。
*公司20xx年1月26日
應急救援預案演練活動總結 篇2
為了加強對電梯安全事故的防范,及時做好安全事故發生后的救援處置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造成的損失,提高應對特種設備突發事故的能力,我單位及電梯維保單位的聯合演練預案如下:
演練活動開始后,由電梯維保單位在電梯運行過程中人為設置故障:安全回路斷開、門鎖回路斷開以及中途斷電等形式,進行實作演練。
一、電梯使用單位的救援程序:①告知被困乘客等待救援。當發生電梯困人事故時,電梯管理人員通過電話或喊話與被困乘客取得聯系,務必使其保持鎮靜,耐心等待維修人員的救援。并告知被困乘客不可將身體任何部位伸出轎廂外。如果轎廂門屬于半開閉狀態,電梯管理人員應設法將轎廂門完全關閉。②準確判斷轎廂位置,做好救援準備,根據樓層指示燈、電腦顯示或打開廳門判斷轎廂所在位置,然后等待維保單位人員前來救援。
二、電梯維保單位的救援步驟:①轎廂停于接近電梯層站的位置時的救援步驟。A.關閉機房電源開關;B.用層門鎖鑰匙開啟層門;C.在轎廂頂用人力慢慢開啟轎門;D.協助乘客離開轎廂;E.重新關好廳門。②轎廂遠離電梯層站時的救援步驟。A.進入機房,關閉電梯電源開關;B.在電梯軸上安裝盤車手輪;C.一人用力把住盤車手輪,另一人員,手持制動釋放桿,輕輕撬開制動,注意觀察平層標志,使轎廂逐步移動至最接近廳門為止;D.當確認剎車制動無誤時,放開盤車手輪。然后按前述所列方法救援。
救援結束時,電梯管理人員應填寫救援記錄并存檔。
應急救援預案演練活動總結 篇3
隧道坍塌應急救援演練方案 為切實提高我標段隧道防坍塌事故應急處置水平,及時、有序、科學處置隧道坍塌事件,確保發生安全事故時救援工作及時、有效,切實防范隧道坍塌事故的發生,我標段依據《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于20__年10月15日下午17:00在大團山隧道進口施工現場,開展隧道坍塌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演練。
一、演練目的
1、能夠在隧道出現坍塌事故時,迅速實施救援,使生命財產損失降到最低。
2、通過演練,在全體員工中進一步增強安全生產防范意識,進一步加強對施工現場的有效管理,特別是一線工人對隧道坍塌危險有進一步的認識,增強他們的自我保護、安全防范意識。
3、發現應急預案中存在的問題,提高應急預案的科學性、是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4、熟悉應急預案,提高應急人員在緊急情況下妥善處置事故的能力。
5、完善應急救援各小組的工作職責,提高協調配合能力。
6、普及應急管理知識,提高參演和觀摩人員風險防范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
7、完善應急管理和應急處置技術,補充應急裝備和物資,提高其實用性和可靠性。
二、演練時間:
20__年10月15日下午17:00
三、演練地點:
玉磨鐵路大團山隧道進口
四、演練類型
本次應急演練按演練內容為單項演練,按演練形式為現場演練。
五、演練參加單位及人員
1、項目部領導:總經理、安全副經理、安質部部長、各施工隊經理
2、安全員、班組部分人員、救護司機、護士。
六、事故設定
隧道施工過程中開挖臺車后方3m處,突然發生坍塌事故,4名作業人員被困,一名腿部受傷,其他三人無受傷情況。情況十分緊急,嚴重威脅工人的生命安全。現場安全員發現情況后,立即呼叫,請求盡快救援。
七、演練程序及任務分工 (一)、人員安排
1、總指揮:項目總經理副總指揮:安全副經理
2、組員:安質部其他領導、各部門經理、各專業施工隊/廠負責人。
3、參加人員:安全員、班組人員、救護司機、護士、救護人員、綜合辦公室人員。
4、記錄及攝影:安質部人員以及綜合辦公室人員
(二)、演習項目:隧道坍塌應急救援
(三)、前期準備:
1、隧道坍塌應急救援小常識櫥窗宣傳;(安質部、綜合辦公室負責)
2、施工現場潛在危險設施進行檢查;(工程部負責)
3、工地演練現場布置。(安質部以及各施工隊負責)
(四)、隧道坍塌搶救具體安排:
1、10月15日下午16:30,救護車、應急車輛、各救援小組、救援物資就位。
2、清理現場,準備工具;
3、聽安全管理人員的講解。
4、開始演習。
事故發生后,各參加演練單位按下列程序和分配任務開展救援。
10月15日下午17:00,組長下令“玉磨鐵路15標大團山隧道進口隧道坍塌應急演練”開始。
1)、事故假設:下午17:00時,大團山隧道進口出現塌方,塌方面積1m2m0.8m,錨桿鉆孔工人1人腿部受傷,其他3人無受傷情況,臺車左側受損。
2)、有一名工人從洞內沖出,喝叫“隧道發生坍塌,有人困在里面”。
3)、專職安全員正在大團山隧道進口巡視,聽到喊聲后立即響應,簡單查看情況用時一分鐘,17:01時向坍塌排查小組組長(趙建敏)打電話報告:“隧道掌子面塌方,被困4人,1人受傷,臺車部分被砸變形,請立即向上級匯報,組織搶救。”
4)、坍塌排查小組組長(趙建敏)接到電話后,于17:02時立即打電話通知應急組長:“經理,隧道掌子面塌方,被困4人,1人受傷,臺車部分被砸變形,請求立即組織搶救,安全員在現場已經準備開始搶救”
5)、應急組長(方勇峰)接到報告后于17:03時,立即下令:“啟動坍塌應急預案,全體救援人員馬上到達指定地點。”約1分鐘后,各小組全部集合完畢,在洞口場地待命。
6)、應急組長(方勇峰)簡單對事故情況做簡要介紹并安排人員分頭行動(17:04):“三分鐘前,隧道掌子面塌方,被困4人,1人受傷,臺車部分被砸變形,現在安排搶險事宜,坍塌排查小組負責現場應急搶救;二次坍塌排查小組詳細了解洞內情況,防止再次坍塌;安全保衛小組封鎖洞口,非救援人員不得入內,清點逃生人員,并負責現場交通指揮;后勤保障
小組負責物資、工具保障和對外聯絡;醫療救護小組準備搶救。現在馬上分頭行動。”
7)、部署完畢(17:05),坍塌排查小組8人進洞,了解具體情況并確定救援方案。
8)、(17:05)后勤保衛小組向洞內輸送物資:擔架、氧氣袋、鐵鍬、撬棍、方木、干粉滅火器、對講機,挖掘機在洞口待命。
9)、(17:05)醫療救護小組準備好臨時急救醫藥箱緊跟進洞準備隊傷員進行急救。
10)、(17:05)安全保衛小組拉起警戒線將洞口封鎖,并通知救護車:“喂,急救中心,我是大團山隧道進口,隧道內17:00發生塌方,目前確定一人受傷,請求立即救援,地址是從關坪高速入口進入,路邊有指揮交通人員接應。”隨即安排人員在岔路口持小彩旗負責指引隨后到達的救護車。
11)、(17:08)坍塌小組到達掌子面,對受驚人員進行有序疏散,從17:08開始,經過20分鐘搶救(17:28)將被困人員全部救出,經簡單處理后運送出洞外。
12)、救護車于17:25分到達現場,待傷員出洞后立即送往景洪市醫院。
13)、17:30時,各級救護人員撤出洞外,留部分技術人員定制處置方案并盡快落實。 14)、17:30時,應急組長(方勇峰)宣布演練結束,警報解除,并對本次隧道坍塌應急演練總結。
5、總體要求:
1)、準備全面、充分,全體參加人員前期宣講教育到位;
2)、全體人員統一服裝,佩戴安全帽。
3)、聽從指揮,不亂動現場設施,注意自身安全;
4)、本次演練達到的預期效果
(1)讓大家學會應急響應知識;
(2)讓大家掌握基本的消防安全知識;
(3)讓大家學會火災情況下緊急避險、逃身自救知識;
(4)讓大家學會基本的急救知識。
八、應急演練評估與總結
(一)應急演練評估
1、現場點評
應急演練結束后,在演練現場,評估人員或評估組負責人對演練中發現的問題、不足及取得的成效進行口頭點評。
2、書面評估
評估人員針對演練中觀察、記錄以及收集的各種信息資料,依據評估標準對應急演練活動全過程進行科學分析和客觀評價,并撰寫書面評估報告。
評估報告重點對演練活動的組織和實施、演練目標的實現、參演人員的表現以及演練中暴露的問題進行評估。
3、應急演練總結
演練結束后,由演練組織單位根據演練記錄、演練評估報告、應急預案、現場總結等材料,對演練進行全面總結,并形成演練書面總結報告。報告對應急演練準備、策劃等工作進行簡要總結分析。參與單位也可對本單位的演練情況進行總結。演練總結報告的內容主要包括:
—— 演練基本概要;
—— 演練發現的問題,取得的經驗和教訓;
—— 應急管理工作建議。
九、演練資料歸檔與備案
1、資料歸檔
應急演練活動結束后,將應急演練工作方案以及應急演練評估、總結報告等文字資料,以及記錄演練實施過程的相關圖片、視頻、音頻等資料歸檔保存。
2、資料備案
對公司、項目辦、總監辦、駐地辦要求備案的應急演練資料,安質部應將相關資料報主管部門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