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洪澇災害衛生的應急預案(通用3篇)
醫院洪澇災害衛生的應急預案 篇1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堅持“以人為本”,時刻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建立健全醫院防汛減災應急處置體系和長效機制,提高抗洪搶險救災處置能力,為提供防洪、防內澇的安全保障。
二、工作原則
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堅持“以防為主、防搶結合;全面部署、突出重點;統一指揮、科學調度;分級負責、部門分工;服從大局、團結抗洪”的原則,積極抵御洪汛災害,努力實現“不死人、少損失”的抗災目標。
三、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因大風暴雨等災害性氣候影響而給帶來的風、雨、洪澇災害造成人員傷亡、重大經濟損失或重大不良影響的事故,主要包括洪汛災害及其災害引起的房屋建筑、基礎設施和建筑工地等破壞、人員傷亡,或影響其使用、生產及運行安全等應急處置工作。
四、組織機構
(一)成立防洪搶險救災指揮小組
成立防汛防洪搶險救災指揮小組(以下簡稱指揮小組)。
(二)指揮小組下設辦公室和搶險救災組
1、指揮小組辦公室設在。其主要職責是:負責領導小組的一切日常事務,迅速準確了解、收集和匯總雨情、水情、災情、險情,及時上傳下達;協調有關科室、部門做好應急救援指導工作;必要時請求上級有關部門支援或協調組織跨單位應急增援;統計資料上報及歸檔工作。
2、搶險救災組:全體干部職工均為搶險救災組成員,由各科科、組長負責,按照指揮小組指定的.地段組織醫院人員參加,主要負責險情地段的防護與排澇,組織醫院職工家屬進行自救和互救,控制洪汛災害擴大。
五、險情發布后的應急反應
1、及時召開會議,研究、部署縣城區的防洪搶險工作;
2、防洪搶險救災指揮小組辦公室開始運轉,做好各項應急準備工作;
3、領導干部趕赴所負責的區域,檢查督促防洪搶險應急預案的實施,指導防洪搶險工作;
4、適時發布緊急防汛期間社會治安管制措施及在受到洪水威脅時發布避洪撤離通知。
六、事件報告
洪汛災害發生后,要按照本預案,立即展開搶險救援和事件處理工作。
(一)報告程序
發生重大險情后,必須在接報15分鐘內,及時向縣委、縣政府及縣主管局報告緊急情況。有關人員到達現場后,必須在第一時間將險情的時間、地點、性質、現場動態及現場聯絡員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等情況報告縣委及縣政府辦公室,情況緊急的可先用電話報告,然后通過網絡、傳真補報。現場聯絡員應隨時了解現場動態,及時報告現場指揮和處置情況。應急領導小組應對排險除險過程和善后處理情況進行連續、深入、全面續報。
(二)報告內容
1、災情發生的時間、地點、人員傷亡情況,設施損失及可能造成影響的情況;
2、災情發生的基本情況及簡要經過,采取的緊急搶險救援措施,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或群眾生命、財產損失情況;
3、災情的初步信息或基本結論;
4、災情的報告、簽發人及報告時間。
七、處置程序
(一)發生險情時搶險應急反應
當暴雨持續發生導致醫院洪水猛漲,防洪搶險救災指揮小組立即召開由各成員參加的緊急會議,通報汛情、災情;迅速部署搶險救災工作,組織、指揮防洪應急工作,及時向縣防洪救災指揮部報告汛情、災情、險情和采取的搶險救災措施,看災情輕重,決定是否啟動本預案。
(二)搶修排險
1、災情發生后,搶修排險隊應立即投入運作,隊長和搶修排險有關人員應迅速到位履行職責,及時組織實施相應事故應急預案,并隨時將事故應急處理情況報應急領導小組。
2、及時聯系和協調其他有關部門配合的工作。特大暴雨造成大面積積水事故時,報辦公室聯系環衛站及時消除道路垃圾,以免造成井內堵塞,及時疏通堵塞的下水道以免污水回流造成醫院大面積污染;道路或橋梁損毀及搶修時,向交通、水務等相關部門報告,及時進行搶險;作業人員發生傷亡時應及時搶救人員;遇到暴雨持續發生時,組織人員落實有關物資和車輛,把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
(三)善后工作
做好因災引發的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等方面的后續處理工作,對發生災情的。原因和搶險救災的全過程進行認真調查、總結,積極配合上級有關部門做好事件的調查、處理工作。全部工作完成后,將總結情況報縣委、縣政府、縣主管局,同時將所有材料歸檔保存。
八、工作要求
(一)加大宣傳教育力度。結合我縣實際,加強防洪搶險救災的宣傳和教育,提高人民大眾的防災抗災意識,并制訂扎實有效的防范措施。
(二)提高認識,加強領導。要從講政治、保穩定、促發展的高度認識做好這項工作的重要性,切實加強領導,做好發生洪汛災害時的應急處置工作,確保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
(三)防洪搶險救災指揮小組成員單位要按照本預案的要求,結合實際,認真做好各項防洪應急準備工作,確保組織落實、人員落實、措施落實。
(四)反應迅速,積極應對。洪汛災害發生時,各有關科室和部門要迅速行動,根據應急預案的要求,緊張有序地開展應急救援、調查報告、現場保護等工作,及時有效地做好防洪搶險救災工作,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五)要發揚不畏艱難的精神,顧全大局、通力合作,講政治、講奉獻,全力進行防洪搶險救災。對在防洪搶險救災工作中做出貢獻的科室、部門和個人要給予表彰和獎勵;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玩忽職守,給防洪搶險救災工作造成嚴重損失的科室、部門和個人要予處罰。
(六)防洪搶險救災工作基本結束后,指揮小組宣布解除緊急搶險期時間,各科室、部門應對防洪預案實施過程中的經驗教訓和防洪新技術、新方法,及時進行總結交流,并匯編成文字材料。對防洪工程量、材料、資金、災害損失等情況應及時記錄,按上級有關規定的報表及時上報。
醫院洪澇災害衛生的應急預案 篇2
為貫徹落實防汛救災實行預防為主、防御與救助相結合的方針,積極做好防汛救災準備工作,保證災害發生后醫療救護與疾病預防控制應急工作高效、有序地進行,最大限度地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減少人員傷殘和死亡,預防和控制傳染病的暴發、流行,確保大災之后無大疫,根據我縣防汛救災工作的要求,結合本院實際,制定本預案。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堅持“以人為本”,時刻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建立健全醫院防汛減災應急處置體系和長效機制,提高抗洪搶險救災處置能力,為提供防洪、防內澇的安全保障。
二、工作原則
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堅持“以防為主、防搶結合;全面部署、突出重點;統一指揮、科學調度;分級負責、部門分工;服從大局、團結抗洪”的原則,積極抵御洪汛災害,努力實現“不死人、少損失”的抗災目標。
三、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因大風暴雨等災害性氣候影響而給帶來的風、雨、洪澇災害造成人員傷亡、重大經濟損失或重大不良影響的事故,主要包括洪汛災害及其災害引起的房屋建筑、基礎設施和建筑工地等破壞、人員傷亡,或影響其使用、生產及運行安全等應急處置工作。
四、組織機構
(一)成立防洪搶險救災指揮小組
成立防汛防洪搶險救災指揮小組(以下簡稱指揮小組)。
(二)指揮小組下設辦公室和搶險救災組
1、指揮小組辦公室設在。其主要職責是:負責領導小組的一切日常事務,迅速準確了解、收集和匯總雨情、水情、災情、險情,及時上傳下達;協調有關科室、部門做好應急救援指導工作;必要時請求上級有關部門支援或協調組織跨單位應急增援;統計資料上報及歸檔工作。
2、搶險救災組:全體干部職工均為搶險救災組成員,由各科科、組長負責,按照指揮小組指定的地段組織醫院人員參加,主要負責險情地段的防護與排澇,組織醫院職工家屬進行自救和互救,控制洪汛災害擴大。
五、險情發布后的應急反應
1、及時召開會議,研究、部署縣城區的防洪搶險工作;
2、防洪搶險救災指揮小組辦公室開始運轉,做好各項應急準備工作;
3、領導干部趕赴所負責的區域,檢查督促防洪搶險應急預案的實施,指導防洪搶險工作;
4、適時發布緊急防汛期間社會治安管制措施及在受到洪水威脅時發布避洪撤離通知。
六、事件報告
洪汛災害發生后,要按照本預案,立即展開搶險救援和事件處理工作。
(一)報告程序
發生重大險情后,必須在接報15分鐘內,及時向縣委、縣政府及縣主管局報告緊急情況。有關人員到達現場后,必須在第一時間將險情的時間、地點、性質、現場動態及現場聯絡員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等情況報告縣委及縣政府辦公室,情況緊急的可先用電話報告,然后通過網絡、傳真補報。現場聯絡員應隨時了解現場動態,及時報告現場指揮和處置情況。應急領導小組應對排險除險過程和善后處理情況進行連續、深入、全面續報。
(二)報告內容
1、災情發生的時間、地點、人員傷亡情況,設施損失及可能造成影響的情況;
2、災情發生的基本情況及簡要經過,采取的緊急搶險救援措施,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或群眾生命、財產損失情況;
3、災情的初步信息或基本結論;
4、災情的報告、簽發人及報告時間。
七、處置程序
(一)發生險情時搶險應急反應
當暴雨持續發生導致醫院洪水猛漲,防洪搶險救災指揮小組立即召開由各成員參加的緊急會議,通報汛情、災情;迅速部署搶險救災工作,組織、指揮防洪應急工作,及時向縣防洪救災指揮部報告汛情、災情、險情和采取的搶險救災措施,看災情輕重,決定是否啟動本預案。
(二)搶修排險
1、災情發生后,搶修排險隊應立即投入運作,隊長和搶修排險有關人員應迅速到位履行職責,及時組織實施相應事故應急預案,并隨時將事故應急處理情況報應急領導小組。
2、及時聯系和協調其他有關部門配合的工作。特大暴雨造成大面積積水事故時,報辦公室聯系環衛站及時消除道路垃圾,以免造成井內堵塞,及時疏通堵塞的下水道以免污水回流造成醫院大面積污染;道路或橋梁損毀及搶修時,向交通、水務等相關部門報告,及時進行搶險;作業人員發生傷亡時應及時搶救人員;遇到暴雨持續發生時,組織人員落實有關物資和車輛,把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
(三)善后工作
做好因災引發的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等方面的后續處理工作,對發生災情的原因和搶險救災的全過程進行認真調查、總結,積極配合上級有關部門做好事件的調查、處理工作。全部工作完成后,將總結情況報縣委、縣政府、縣主管局,同時將所有材料歸檔保存。
八、工作要求
(一)加大宣傳教育力度。結合我縣實際,加強防洪搶險救災的宣傳和教育,提高人民大眾的防災抗災意識,并制訂扎實有效的防范措施。
(二)提高認識,加強領導。要從講政治、保穩定、促發展的高度認識做好這項工作的重要性,切實加強領導,做好發生洪汛災害時的應急處置工作,確保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
(三)防洪搶險救災指揮小組成員單位要按照本預案的要求,結合實際,認真做好各項防洪應急準備工作,確保組織落實、人員落實、措施落實。
(四)反應迅速,積極應對。洪汛災害發生時,各有關科室和部門要迅速行動,根據應急預案的要求,緊張有序地開展應急救援、調查報告、現場保護等工作,及時有效地做好防洪搶險救災工作,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五)要發揚不畏艱難的精神,顧全大局、通力合作,講政治、講奉獻,全力進行防洪搶險救災。對在防洪搶險救災工作中做出貢獻的科室、部門和個人要給予表彰和獎勵;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玩忽職守,給防洪搶險救災工作造成嚴重損失的科室、部門和個人要予處罰。
(六)防洪搶險救災工作基本結束后,指揮小組宣布解除緊急搶險期時間,各科室、部門應對防洪預案實施過程中的經驗教訓和防洪新技術、新方法,及時進行總結交流,并匯編成文字材料。對防洪工程量、材料、資金、災害損失等情況應及時記錄,按上級有關規定的報表及時上報。
醫院洪澇災害衛生的應急預案 篇3
為提高抗洪搶險的應急處置能力,迅速、高效、有序地開展緊急搶險行動,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保障經濟 社會 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制定本預案。
一、本預案適應于全街道范圍內洪澇災害的預防和應急處置。
二、洪澇災情發生后,街道辦事處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應立即做出如下反應:
(一)立即向街道防汛抗旱指揮部的指揮、副指揮匯報洪澇災情發生的時間、地點及發展的趨勢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等;
(二)盡快提出水災發生地的群眾撤離的時間、地點、范圍、路線,上報街道防汛抗旱指揮部的指揮、有關副指揮,并密切監視洪澇災情的發展趨勢,不定時地發布洪澇預報、警報、緊急警報和汛情公報;
(三)盡快將洪澇災情通報街道防汛抗旱指揮部各有關成員單位,各單位應按規定的職責,做好搶險救災的各項準備;
(四)開啟一切通訊 、傳輸、遙控遙測設備,千方百計保持與險情、災情發生地和各級防汛抗旱指揮部、街道黨政辦公室、各社區 、各單位的通訊聯系暢通,及時下達有關人力、物力及洪澇調度命令;
(五)立即組織有關部門、社區和單位進行搶險,進一步搜集更為詳細的險情、災情情況,及時向街道防汛抗旱指揮部和街道辦事處報告險情、災情情況。
三、洪澇災情發生后,各社區和有關單位應立即按照既定的崗位職責,實施搶險救災工作,保證與街道辦事處和防汛抗旱指揮部的聯絡暢通。受災情況和救災進展情況要及時上報街道辦事處和街道防汛抗旱指揮部。
四、洪澇災情發生后,防汛抗旱指揮部按照上級防指和街道辦事處的指示,統一指揮全街道的洪澇災害應急處置工作,負責發布洪水通告,部署、協調、監督和檢查辦事處各部門、各社區、各有關單位的救災工作;通報情況,調派力量搶險救災;協調跨社區的救災工作,解決救災工作中的有關問題。指揮部下設機構及職責如下:
(一)防汛辦公室:其主要職責是向指揮部提出工作方案;檢查指揮部各項決策的落實情況;全面了解綜合水情、救災情況;負責向城陽區政府報告水情和災情;起草文稿;負責宣傳報道的統一組織管理 ;協調解決有關部門工作中的有關問題及通信 聯絡工作。
(二)水情及洪澇調度組:街道黨政辦公室牽頭,組織街道農業 服務 中心參加,街道黨政辦公室負責人任辦公室組長,辦公地點設在黨政辦公室;其主要職責是:負責全街道防汛重大事件的協調工作,發布洪澇預報、警報、緊急警報、汛情公報和氣象預報;負責蓄滯洪區的洪澇調度,采取蓄洪、分洪、滯洪措施;負責組織河道工程搶險的有關具體工作。
(三)災情調查組:由街道經貿辦牽頭,組織經管統計 服務中心、企業服務中心招商部參加。街道經貿辦負責人任組長,其他單位負責同志任副組長。辦公地點設在街道經貿辦,其主要職責是:負責對災情進行快速調查、評估、統計上報。
(四)工程搶險組:由街道城建 辦牽頭,市政公路 管理服務中心、武裝部、聯通營銷 部、供電所、郵政支局參加。街道城建辦副主任任組長,其他單位負責同志任副組長。辦公地點設在街道城建辦。主要職責是:負責對水利 、交通 、供電、通信、給排水 等重點工程設施進行緊急搶修。
(五)物資調運組:由街道審計 所牽頭,組織稅收 代征處、社區居委會參加,街道審計所所長任組長,其他單位負責同志任副組長。辦公地點設在街道審計所。其主要職責是:負責搶險救災物資調撥和運輸工作;管理援助物資的儲運和分配。
(六)災民生活安置組:由街道社會事務辦牽頭,組織園林 環衛服務中心、計劃 生育服務中心、安監 辦、食安辦、動物防疫監督站、工商 、教委參加。社會事務辦副主任任組長,其他單位負責人任副組長。辦公地點設在街道社會事務辦,其主要職責是:發布災情消息;接受救災物資;監督食品 流通;轉移安置受災群眾,解決吃、穿、住問題;協助做好搶險、醫治轉移傷病員及人、畜尸體處理事宜。
(七)治安保衛組:由街道綜治辦牽頭,組織城管中隊、派出所、邊防所、交警中隊、交通管理所參加。綜治辦負責人任組長,其他單位負責同志任副組長。辦公地點設在街道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辦公室,其主要職責是:負責災區的社會治安、交通安全 管理,發布臨時治安管理和交通管制通告;保衛黨政領導機關等要害部門和重要器材物資;嚴厲打擊各種擾亂社會治安秩序、趁災打劫等不法分子。
(八)醫療救護組:由勞動 保障服務中心牽頭,組織規劃部、城陽二醫部門、衛生 監督與疾病防控工作站參加。勞動保障服務中心主任任組長,其他單位負責同志任副組長。辦公地點設在街道勞動保障服務中心,其主要職責是:組織醫療、防疫機構人員進入災區;設立臨時搶救中心,及時搶救醫治傷員;做好災區消毒和控制疫情工作;組織運轉傷員;采購、儲運、調配藥品等。
(九)財務 組:由街道財政 所牽頭。街道財政所所長任組長,辦公地點設在街道財政所。其主要職責是:籌集和解決抗洪救災經費;統一管理上級和外援救災經費,負責向上級申請救災經費;統一安排解決搶險救災指揮部及所屬辦事機構的辦公經費,負責搶險救災物資的采購。
(十)宣傳組:由宣傳科牽頭。組織科教文衛服務中心、工商聯、科協參加,由宣傳科責任人任組長,其他單位負責同志任副組長。辦公地點設在宣傳科。其主要職責是:負責向社會報道雨情、水情和災情;宣傳報道抗洪救災中的先進事跡等。
各社區、各單位都要建立搶險救災指揮機構和辦事機構,負責組織指揮本社區、本單位的搶險救災工作。
五、在搶險救災中應采取的緊急措施和遵循的原則:
(一)災情一旦發生,各社區和各有關單位都要根據本預案和既定的部門崗位職責立即展開搶險救災工作。街道搶險救災指揮部及所屬機構的各成員,要立即趕赴工作崗位開展工作。各社區、各單位要全力以赴、協同合作、奮力搶險救災。
(二)洪澇災情發生后,首要職責是搶救受災群眾,保護國家財產和重要器材物資,就地、就近組織自救互救。
(三)洪澇災情發生后,街道辦事處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要繼續履行防汛調度指揮職責,為避免災情的進一步擴大和引發新的洪澇災害,在組織水利工程搶險、堵復決口的同時,繼續做好洪澇調度,采取一切蓄洪、滯洪、分洪措施,調蓄錯峰,必要時應犧牲局部,保全整體,盡最大努力,減少災害損失。
(四)為確保搶險救災工作指揮無誤,要建立社區、單位、街道逐級上報制度。報告的主要內容是:受災范圍、人員傷亡、房屋倒塌以及鐵路 、公路、橋梁、電力 通信等設施毀壞情況等。在通訊聯系中斷或遇有障礙時,要派人直接報告。
六、緊急搶險救災基本結束后,各社區和各有關單位都要抓緊恢復生產和群眾的日常生活;要爭取國家和上級對口部門及非災區的經濟、物資援助;要迅速恢復供水、供電、供氣、交通運輸、郵電 通訊等生活、生產設施;迅速組織糧食 和副食品供應;安排好災民的衣、食、住,保證災民生活安定;要組織農村勞動力開展生產自救,彌補災害損失;要繼續做好衛生防疫工作;學校恢復上課,各社區黨支部、居委會正常工作。
七、對在搶險救災中成績顯著的單位、個人,由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給予表彰獎勵。對未按要求參加搶險救災,造成損失的,要追究責任人員的責任;構成犯罪的,由司法 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