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范文大全 > 方案 > 應急預案 > 村級飲水安全應急預案范文(精選7篇)

村級飲水安全應急預案范文

發布時間:2024-11-18

村級飲水安全應急預案范文(精選7篇)

村級飲水安全應急預案范文 篇1

  為應對農村飲水突發事件,建立健全農村飲水安全應急管理機制,提高保障農村飲水安全和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地預防和減少因突發事件造成農村飲水困難及其造成的損失,保障人民群眾飲水安全,維護人民生命健康和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章文件要求,結合我鎮實際,制定本預案。

  一、工作原則

  (1)以人為本,預防為主。把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和飲水安全作為首要任務,建立健全預防預警機制。加強培訓、演練,強化應急準備和應急響應能力,鼓勵群眾報告突發性飲水安全事件及其隱患,及時處置可能導致事故的隱患。

  (2)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建立農村飲水安全應急指揮機構,制訂應急預案,確定不同等級的安全事件及其對策,落實應急責任機制。

  (3)統籌安排,分工合作。以鄉政府為主體,整合資源,統籌安排應急工作任務,加強協調配合和分工合作,處理好日常業務和應急工作的關系。

  (4)快速反應,有效控制。突發事件發生后,應急指揮機構應根據應急要求快速作出反應,組織會商,啟動相應預案,有效控制事態發展。

  3、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本村范圍內,飲水安全突發性事件的預防和應急處置,突發性事件包括:

  (1)發生特大旱情,導致飲用水源取水量嚴重不足;

  (2)飲用水源保護區或供水設施遭受生物、化學、毒劑、病毒、油污、放射性物質等污染,致使水質不達標;

  (3)地震、洪災、泥石流、火災等自然災害導致供水水源樞紐工程、凈水構筑物、供水工程構筑物、機電設備或輸配水管網遭到破壞;

  (4)爆破、采礦等生產活動或地質變遷等導致供水水源枯竭;

  (5)因人為破壞導致飲水安全突發事件;

  (6)其它原因導致飲水安全突發事件。

  二、應急機構及職責

  (1)應急機構

  成立菜花坪鎮飲水安全應急指揮部(以下簡稱指揮部),由歐陽中勝(黨委書記)擔任總指揮 ,副總指揮由余霆(鎮長)、王斯(人大主席)擔任,農業辦、綜治辦、黨政辦、環保站、文化站等有關部門為成員單位,其主要負責同志為指揮部成員,指揮部下設工作辦公室,辦公室主任由農業辦主任徐運川兼任。各村(社區)相應成立應急指揮機構。

  (2)部門分工及職責

  指揮部職責。貫徹落實國家、省、市有關重大飲水安全事故預防和應急救援的規定;及時了解掌握農村飲水重大安全事件情況,指揮、協調和組織重大飲水安全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根據需要向鄉政府和上級水務部門報告事件情況和應急措施;在應急響應時,負責組織協調相關部門開展應急救援工作;負責指導、督促、檢查下級相應指揮機構的工作。

  指揮部辦公室職責。指揮部辦公室負責指揮部的日常工作,其職責是:起草飲水重大安全事件應急工作制度和應急預案;負責農村飲水重大安全事件信息的收集、分析、整理、上報;協調指導事發地相應指揮機構組織勘察、設計、施工力量開展搶險排險、應急加固、恢復重建工作;負責協調部門組織救援工作;負責對潛在隱患工程不定期安全檢查,及時傳達和執行鄉政府和上級有關部門的各項決策和指令,并檢查和報告執行情況。

  其他成員:根據職責分工、加強協調配合,確保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管理科學安全。

  三、預防與預警

  重點預防對象及其責任

  (1)重點預防對象:供電設施、供水泵、供水管網、供水井、水質。

  (2)重點搶修的設施:供電線路、變壓器、開關柜、變頻器、消毒柜、水泵管、電纜線、水泵、輸水管網、閘閥、井管等。

  四、信息監測和收集

  指揮部辦公室(設在鎮農業辦)負責農村飲水安全事故的監測、檢查、預警工作,設立并公開農村飲水安全事故報警電話,多渠道獲取全縣相關供水安全信息,對監測信息進行匯總分析,及時向鎮政府及上級應急指揮機構報告。

  五、信息報告

  農村飲水安全組織機構是農村飲水安全日常監測信息和突發性事件信息受理和向上級報告的責任主體、發現供水工程、取水建筑物、水廠構筑物、輸(配)水管網等發生垮塌或人為破壞事件時,要第一時間向應急指揮機構報告。供水單位是農村飲水安全日常檢測和突發性事件信息受理和向上級報告的責任主體,任何單位和社會人員都有責任和義務報告突發性事件。

  信息內容包括:發生的時間、地點、程度、受災范圍、影響人口、以及對工農業生產、城鄉生活、生態環境等方面造成的影響。

  六、預防工作

  增強群眾對已建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保護意識和節水意識,做好飲水安全工程設施的檢查維修,按分級負責的原則儲備必需的維修物料,加強飲水安全工程管理的組織建設。

  各供水工程管理單位應科學編制供水計劃,注意水資源的節約和保護。

  各級農村飲水安全應急指揮部要建立健全重大飲水安全突發事件的監測網絡,及時掌握事件信息,因地制宜地制定應對措施,為解決好飲水安全突發事件提供科學依據。

  七、預警

  根據預測分析結果,對可能發生和可以預警的突發事件進行預警,預警級別依據農村飲水安全飲水安全突發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緊急程度和發展態勢,一般劃分為四級:Ⅰ級(特別嚴重)、Ⅱ(嚴重)、Ⅲ(較重)、Ⅳ(一般),依次用紅色、橙色、黃色和藍色表示。

  紅色預警Ⅰ級(特別嚴重供水安全事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為特別嚴重供水安全事件,并發布紅色預警:

  (1)因供水工程水源枯竭造成連續停水48小時以上(含48小時,下同)或嚴重缺水(指人均日飲用水量不到5公斤)72小時以上,影響范圍為鄉鎮2萬人以上(含2萬人,下同)或分散農戶4萬人以上(2公里范圍內找不到替代水源);

  (2)因供水水質不達標等原因致使3(含3人)人以上死亡可50(含50人)人以上出現集體中毒事件;

  (3)因自然災害或人為破壞造成鄉鎮2萬人以上的突發性停水事件。

  橙色預警Ⅱ級(嚴重供水安全事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嚴重供水安全事件,并發布橙色預警:

  (1)因供水工程水源枯竭造成連續停水48小時以上或嚴重缺水72小時以下,影響范圍為鄉鎮1萬人以上(含1萬人,下同)2萬人以下或分散農戶3萬人以上4萬人以下(2公里范圍內找不到替代水源);

  (2)因供水水質不達標等原因致使2人死亡或30人(含30人)以上50人以下出現集體中毒事件發生;

  (3)因自然災害或人為破壞造成鄉鎮1萬人以上2萬人以下的突發性停水事件。

  黃色預警Ⅲ級(較嚴重供水安全事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為較嚴重供水安全事件,并發布黃色預警:

  (1)因供水工程水源枯竭造成連續停水48小時以上或嚴重缺水72小時以上,影響范圍為鄉鎮0.5萬人(含0.5萬人,下同)以上1萬人以下或分散農戶1萬人以上3萬人以下(2公里范圍內找不到替代水源);

  (2)因供水水質不達標等原因致使1人死亡或10(含10人)人以上30人以下出現集體中毒事件發生;

  (3)因自然災害或人為破壞造成鄉鎮0.5萬人以上1萬人以下的突發性停水事件。

  藍色預警Ⅳ級(一般供水安全事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為一般供水安全事件,并發布藍色預警:

  (1)因供水工程水源枯竭造成連續停水48小時以上或嚴重缺水72小時以上,影響范圍為鄉鎮0.1萬人(含0.1萬人,下同)以上0.5萬人以下或分散農戶0.5萬人以上1萬人以下(2公里范圍內找不到替代水源);

  (2)因供水水質不達標等原因致使5人以上10人以下出現集體中毒事件發生;

  (3)因自然災害或人為破壞造成鄉鎮0.1萬人以上0.5萬人以下的突發性停水事件。

  八、預警發布

  飲水安全突發事件的信息發布應當及時、準確、客觀、全面,由農村飲水安全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及時報鎮人民政府同意后在廣播等信息平臺上發布。農村飲水安全主管部門要積極利用廣播電視、手機短信等多種形式發布預警信息。有關部門要確保突發事件預警信息在有效時間內到達有效用戶手中,使他們能及時采取有效防御措施,達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目的。

  預警信息公告內容應包括農村飲水安全突發事件的類別、預警級別、起始時間、可能影響范圍、警示事項、應采取的措施和發布機關等。

  預警信息的發布、調整和解除可通過廣播、手機短信等方式進行,對老、幼、病、殘、孕等特殊人群以及學校等特殊場所應當采取有針對性的公告。

  九、應急響應

  1、應急響應的總體要求

  出現農村飲水安全突發事件,應立即向上一級農村飲水安全應急機構和鄉政府報告,并進行先期處理;村農村飲水安全應急機構在獲取信息后,應在30分鐘內向上一級農村飲水安全應急機構和鎮政府報告。

  對應農村飲水安全預防預警等級,應急響應劃分為四級。農村飲水安全應急指揮部負責重大飲水安全事件的指揮調度。農村飲水安全應急指揮部負責組織實施本區域內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搶險、排險、搶修、恢復重建等方面的工作。供水工程管理單位負責本單位供水突發事件的處置。

  2、Ⅰ、Ⅱ級響應

  紅色預警發布后,啟動應急預案Ⅰ級響應;橙色預警發布后,啟動應急預案Ⅱ級響應。

  3、工作部署

  農村飲水安全應急指揮部發布農村飲水安全緊急通知,召開農村飲水安全緊急會議,動員組織有關部門開展飲水安全應急事件減災工作。

  發生Ⅱ級以上事件時,應急指揮部必須第一時間派出工作組趕赴現場,組織干群進行先期處置,并配合工作隊做好搶險救災工作。

  出現突發事件后,應急指揮部成員單位應與鎮政府一起發動群眾參與建筑物的搶險、修復工作,確保工程及時恢復供水。

  4、方案啟動

  農村飲水安全應急指揮部統一協調,啟動農村飲水安全應急預案,動用后備水源,具備條件的開辟新的臨時水源,維持居民基本生活用水。加快農村飲水安全恢復工程的建設。

  5、宣傳動員

  新聞宣傳部門除適時報道飲水安全突發性事件處置情況及典型經驗、事跡外,要重點做好特別嚴重缺水緊急狀態下的水資源統一管制、配給和節水限水措施的宣傳報道。

  農村飲水安全應急指揮部要動員縣有關部門和有關鎮人民政府、事件發生地群眾積極參與農村飲水安全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恢復建設和管理。

  十、保障措施

  按照職責分工,落實人員,明確任務,根據飲水安全突發事件等級,迅速作出反應,組織會商,保障飲水安全突發事件得到及時、有效的處理。

  指揮部制定搶險、各類救援物資儲備調配方案,協助鄉政府、民政部門等有關部門制定應急送水及車輛調配方案。發生事件時,由鄉政府統一對物資進行調度,確保物資及時供應。

  當發生人員傷亡或中毒事件后,應急指揮部組織衛生部門和鄉政府派出醫療衛生隊伍,及時趕赴現場開展醫療救治、疾病預防控制等衛生應急處置,并調集必需的藥物、醫療器械等物資,做好現場救治和防疫工作。

  十一、調查與評估

  飲水安全應急事件終止后一周內,飲水安全應急指揮部應向上級指揮部提交書面總結報告。總結報告應包括下列基本內容:事件原因、發展過程及造成的后果(包括人員傷亡、經濟損失)分析、評價、采取的主要應急響應措施及其效果、經驗教訓等。

  應急指揮部要對突發事件進行調查評估,總結經驗,找出差距,提出改進建議,進一步做好應急工作。

  十二、附則

  本預案列入部門預案管理,隨著相關法律法規的制訂、修改和完善或應急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縣水務局應及時修訂完善本預案。

  本預案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村級飲水安全應急預案范文 篇2

  —、總則

  (一)編制目的。為提高保障農村飲水安全和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地預防和減少因突發事件造成農村飲水困難而產生的損害,保障農村飲水安全,維護人民的生命健康,穩定廣大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正常秩序,促進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按照上級的具體部署和要求,結合我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現狀,特制訂本預案。

  (二)編制依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國家突發性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破壞性地震應急條件》《地質災害防治條件》《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件》等國家法律、法規;《國家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國家防汛抗旱應急預案》《河南省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強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管理工作意見》《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__)等部門規章、地方性相關法規等。

  (三)工作原則

  1.以人為本,預防為主。把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和飲水安全作為首要任務,建立健全預防預警機制,加強培訓、演練,強化應急準備和應急響應能力,鼓勵群眾報告突發性供水安全事件及其隱患,及時處置可能導致的事故隱患。

  2.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在上級主管部門的統一領導下,分級建立鄉鎮供水安全應急指揮機構,制訂相應的應急預案,確定不同等級的安全事件及其對策,落實應急責任機制。在縣政府的統一指揮和協調下,組織開展事故處理、事故搶險、供水恢復、應急救援、維護穩定、恢復生產等各項應急工作。

  3.統籌安排,分工合作。以縣政府為主體,整合資源,統籌安排各部門應急工作任務,加強協調配合和分工合作,處理好日常業務和應急工作的關系。請求上一級人民政府各有關部門視情況給予協調、指導、技術支持并組織力量全力支援。

  4.快速反應,有效控制。突發性事件發生以后,各級應急指揮小組應根據應急要求快速作出反應,組織會商,啟動相應預案,有效控制事態蔓延。在供水事故處理和控制中,以保證人民群眾的生活用水為重點,采取強有力措施和一切必要手段,把事故范圍和危害降到最低程度。

  (四)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全縣范圍內縣、鄉鎮、村飲用水安全突發性事件的預防和應急處置。突發性事件包括:

  1.發生特大旱情,導致飲用水源取水量嚴重不足。

  2.飲用水源保護區或供水設施遭受生物、化學、毒劑、病毒、油污、放射性物質等污染,致使水質不達標。

  3.地震、洪災、火災等自然災害導致供水水源樞紐工程、凈水構筑物、供水工程構筑物、機電設備或輸配水管網遭到破壞。

  4.爆破、采礦等生產活動或地質變遷等導致供水工程水源枯竭。

  5.因人為破壞導致供水安全突發事件。

  6.其它原因,導致飲水困難的。

  二、基本情況

  (一)自然地理情況。商水縣位于北緯33°18-34°45,東經114°15-114°53之間,地處豫東平原,屬淮河流域,總面積1270平方公里。商水縣地勢平坦,地面高程一般在52-42米之間,地面坡降1/7000-1/8000,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商水縣位于中緯度地帶,屬暖溫帶大陸性氣候,多年平均氣溫14.6℃,多年平均降雨量815.9毫米,年平均日照1909小時,多年平均無霜日221天。各季降雨分配不均,七、八、九三個月占全年降雨量的60%,水量由南向北遞減,多年平均蒸發量1300毫米。

  (二)社會經濟發展情況。商水縣總面積127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42萬畝,全縣轄20個鄉鎮、3個街道辦事處,595個行政村(社區),總人口125.36萬人,常住人口89.21萬人,從城鄉結構看,城鎮常住人口31.81萬人,農村常住人口57.40萬人。商水縣是典型的平原農業縣,土地資源較好,適合各種農作物種植,主要作物有小麥、棉花、玉米、大豆、花生、西瓜、甜瓜、各種蔬菜等。

  (三)水資源開發利用概況。我縣水資源多年平均總量為3.14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為1.66億立方米,地下水為2.01億立方米。經測算,20__年全縣地表水的供水能力為6631.5萬立方米,地下水為13082萬立方米;總供水能力為19713.5萬立方米。由于水資源可利用量受降水、地形、地質、工程設施、管理水平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地區分布差異明顯,目前地表水利用率較低,隨著水利建設事業的發展,地表水水資源可利用率將會不斷提高。

  (四)農村飲水安全現狀。目前,全縣已建成千噸萬人農村飲水安全集中供水工程19處,打飲水安全井108眼,配套潛水泵、變頻設備、增壓泵、自動化控制及監控設備19套。共解決全縣574個行政村122.94萬農村居民飲水不安全問題,實現了村村通自來水,自來水普及率100%,供水保證率99%,日供水能力3.8萬立方米。

  三、指揮體系及職責

  縣政府成立應急領導小組,負責應對全縣農村飲水安全突發事件。各鄉鎮成立供水安全應急領導機構,負責本鄉鎮供水安全突發事件處置工作。有關供水單位應設立供水安全應急機構,負責本單位供水安全突發事件的處置。

  (一)縣級供水安全應急機構與職責。設立商水縣農村飲水安全應急領導小組,組長由縣長擔任,副組長由分管水利的副縣長擔任,縣發改、財政、水利、應急、民政、衛健、公安、交通、電力、教體、生態環境、融媒體等部門負責同志為成員。領導組下設應急辦公室及專家組,應急辦公室設在縣水利局,聯系電話:,辦公室主任由水利局局長兼任。

  1.領導組職責

  (1)貫徹落實國家、省有關重大生產安全事故預防和應急救援的規定。

  (2)及時了解掌握村、鎮供水重大安全事故情況,指揮、協調和組織重大安全事故的應急工作,根據需要向上級政府和水利部門報告事故情況和應急措施。

  (3)審定全縣鄉鎮供水重大安全事故應急工作制度和應急預案。

  (4)在應急響應時,負責協調公安、交通、水利、教育、生態環境、衛生防疫、醫療救護等相關部門開展應急救援工作。

  (5)負責指導、督促、檢查下級應急指揮機構的工作。

  2.領導組辦公室職責。負責領導小組的日常工作。起草全縣供水重大安全事故應急工作制度和應急預案;負責全縣農村飲水安全突發性事故信息的收集、分析、整理,并及時向領導組報告;協調指導事發地應急領導機構組織勘察、設計、施工力量開展搶險排險、應急加固、恢復重建工作;負責協調交通、教育、公安、水利、生態環境、衛生健康等部門組織救援工作;協助專家組的有關工作;負責對潛在隱患工程安全檢查,及時傳達和執行縣政府的各項決策和指令,并檢查和報告執行情況;負責組織應急響應期間新聞發布工作。

  3.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職責

  縣發改委:負責農村飲水安全應急工程規劃的報批、項目審批、計劃下達以及項目建設與管理的監管工作。

  縣水利局:負責全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建設、管理,負責提供農村飲水安全重大事故信息、預案以及工作方案,負責恢復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所需經費的申報和計劃編制。

  縣財政局:保證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應急經費及時安排下撥,負責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經費使用的監督和管理。

  縣民政局:負責遭受農村飲水安全突發性事故群眾的生活救濟工作。

  縣衛健委和疾控中心:負責農村遭受飲水安全突發性事故的衛生防疫和醫療救護工作及飲用水源的衛生保障。

  生態環境商水分局:負責飲用水源水質監測,做好縣內水源地保護工作,負責制止向河流、水庫等水域排放污水和固體廢物的行為,應急處理水污染事件。

  縣公安局:負責維持水事秩序,嚴厲打擊破壞水源工程、污染水源等違法犯罪活動。

  縣交通運輸局:負責應急搶險物資車輛和突發事故受災群眾救護車輛的道路通行。

  縣融媒體中心:負責農村飲水安全法規、政策的宣傳,及時準確報道事故處理工作。

  縣教體局:負責對全縣學校師生飲用水情況的收集,做好學校師生應對供水突發性事故的相關工作。

  縣電力公司:負責突發性事件的臨時和永久性供電,確保供電暢通。

  4.專家組職責。專家組由供水規劃、設計、水環境監測、衛生防疫、生態環境等有關方面的專家組成,負責領導組的技術支持工作。參加領導組統一組織的活動及專題研究;應急響應時,按照領導組的要求研究分析事故信息和有關情況,為應急決策提供咨詢或建議;參與事故調查,對事故處理提出咨詢意見;受領導組的指派,對事故處理給予技術支持。

  (二)鄉鎮供水安全應急機構及職責。鄉鎮成立相應的應急領導機構,負責本轄區內供水安全突發性事故的處置。主要職責:擬定鄉鎮供水安全事故應急工作制度,建立完善應急組織體系和應急救援預案;掌握本鄉鎮供水安全信息,及時向當地人民政府和上級應急領導機構報告事故情況;指揮協調本鄉鎮供水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工作。

  (三)供水單位應急機構及職責。供水單位要按照本預案要求,結合本單位實際建立供水應急機構,制定科學合理的搶險應急工作方案,配備必要的搶修設備及應急隊伍,并定期組織演練。

  四、預防和預警

  (一)預防。

  1.監控機構。縣水利局負責全縣農村飲水安全事故的監測、檢查、預警工作,設立并公開飲水安全事故報警電話(),多渠道獲取飲水安全信息,對監測信息進行匯總分析,及時向縣政府及上級領導機構報告。

  2.信息監測及收集

  (1)旱情信息:對縣域范圍內旱情可能或已經發生的時間、地點、范圍、程度、危害及趨勢等進行全面監測,及時向縣農村飲水安全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報告;重大及以上旱災由縣農村飲水安全應急辦公室向縣委、縣政府報告。

  (2)水污染信息:對縣域范圍內飲用水源保護區或供水設施遭受生物、化學、毒劑、病毒、油污、放射性物質等水污染事故可能或已經發生的時間、地點、范圍、程度、危害及趨勢等進行全面監測,及時向縣農村飲水安全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報告;重大及以上水污染事故由縣農村飲水安全應急辦公室向縣委、縣政府報告。

  (3)供水工程信息:對縣域范圍內地震、洪災、火災等自然災害或人為破壞導致供水水源樞紐工程、凈水構筑物、供水工程構筑物、機電設備或輸配水管網遭到破壞等事故進行全面監測,發現供水工程取水建筑物、水廠構筑物、輸配水管網等發生垮塌或人為破壞事件時,及時向上一級應急領導機構報告。

  3、信息報告。農村飲水安全組織機構是農村飲水安全日常監測信息和突發性事件信息受理和向上級報告的責任主體,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報告突發性事件。信息的報送和處理應快速、準確、詳實,重要信息應立即上報,因客觀原因一時難以準確掌握的信息,應及時報告基本情況,同時抓緊了解情況,隨后補報詳情。

  (二)預警

  1.預警。縣農村飲水安全應急領導小組根據信息監測和收集,認真組織討論分析,對可能發生的可以預警的突發事件進行預警。預警級別按照事件性質、嚴重程度、可控性和影響范圍等因素,供水安全突發性事件分為四級:I級(特別嚴重)、II級(嚴重)、Ⅲ級(較重)、IV級(一般),依次用紅色、橙色、黃色和藍色表示。

  (1)Ⅰ級(特別嚴重):突發事件造成2萬人以上飲水不安全的。

  (2)Ⅱ級(嚴重):突發事件造成1至2萬人飲水不安全的。

  (3)Ⅲ級(較重):突發事件造成0.5-1萬人飲水不安全的。

  (4)Ⅳ級(一般):突發事件造成0.1-0.5萬人飲水不安全的。

  2.預警發布。預警信息應標明突發農村飲水安全事件的類別、預警級別、起始時間、可能影響范圍、警示事項,應釆取措施和發布機關等。預警信息的發布、調整和解除可通過廣播、電視、報刊、通信、信息網絡等方式進行,對老、幼、病、殘等特殊人群以及學校等特殊場所應當采取有針對性的公告方式。

  3.指揮體系。

  (1)全縣應急預案。縣水利局負責編制完成全縣供水安全應急預案。

  (2)鄉鎮應急預案。鄉鎮政府負責編制完成本轄區內供水安全應急預案,報縣政府備案。

  (3)供水單位應急預案。供水規模在1000人以上的集中供水單位要制定本單位供水安全應急預案,報縣應急辦公室備案。

  五、應急響應

  (一)應急響應的總體要求

  出現供水安全事件,供水單位應立即向上級飲水安全應急辦公室和當地政府報告,并先期進行處置。縣農村飲水安全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在獲取信息后,應在1小時內向上一級農村飲水安全應急機構和當地政府報告。對應全縣飲水預防預警等級,應急響應劃分為四級。縣級飲水安全應急領導組負責全縣重大供水事件的指揮調度。鄉鎮飲水安全應急指揮小組負責組織實施本區域內事故應急、搶險、排險、搶修、恢復重建等方面的工作。供水單位負責本單位供水突發事件的處置。凡上一級應急預案啟動,下一級預案應隨之自行啟動。

  (二)應急響應的分類

  1.Ⅰ級應急響應:當發生特大飲水安全事件,造成20000人以上飲水不安全時,縣農村飲水安全應急領導小組組長到達現場,布置啟動Ⅰ級應急響應預案。

  (1)縣農村飲水安全應急領導小組在接到報告后,迅速組織相關部門和專家進行會商,作出應急工作部署,在1小時內將情況上報市政府及市應急辦公室。同時立即派出現場工作組,對有關情況進行調查、核實,指導鄉鎮政府做好搶險救援、事故調查和處置工作。

  (2)鄉鎮應急機構派出工作組,協助配合縣級工作組做好搶險救援工作。

  (3)事故處理完畢后,由縣農村飲水安全應急領導小組報市政府和市應急辦公室備案。

  2.Ⅱ級應急響應:當發生重大飲水安全事件,造成10000人以上20000人以下飲水不安全時,縣農村飲水安全應急領導小組副組長到達現場,布置啟動Ⅱ級應急響應預案。

  (1)縣級飲水安全應急領導小組在接到報告后,迅速組織相關部門和專家進行會商,作出應急工作部署,在1小時內將情況上報縣政府。并立即派出工作組,對有關情況進行調查、核實,指導當地政府做好搶險救援、事故調查和處置工作。

  (2)鄉鎮相應機構必須立即趕赴現場,先期進行處置,并在縣級工作組抵達事發地后配合做好應急處置工作。

  (3)事故處理完畢后,由縣級飲水安全應急領導機構報市應急辦公室備案。

  3.Ⅲ級應急響應:當發生較大飲水安全事件,造成5000人以上10000人以下飲水不安全時,縣農村飲水安全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到達現場,布置啟動Ⅲ級應急響應預案。

  (1)縣農村飲水安全應急領導小組在接到應急報告后,迅速組織相關部門和專家進行會商,作出應急工作部署,并在1小時內將情況上報縣政府。同時派出工作組,對有關情況進行調查、核實,指導鄉鎮政府做好搶險救援、事故調查和處置工作。

  (2)應急事件發生后,相關供水單位應立即向縣農村飲水安全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報告,并啟動本單位應急預案,先期進行處置,在縣級工作組抵達事發地后配合做好應急處置工作。

  (3)事故處理完畢,由縣農村飲水安全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報縣政府及縣農村飲水安全應急領導小組備案。

  4.Ⅳ級應急響應:當發生一般性供水安全事件,造成1000人以上5000人以下飲水不安全時,縣農村飲水安全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到達現場,布置啟動Ⅳ級應急響應預案。

  (1)縣農村飲水安全應急領導機構在接到應急報告后,迅速組織相關部門和專家進行會商,作出應急工作部署,并在1小時內將情況上報縣政府。同時派出工作組,對有關情況進行調查、核實,指導鄉鎮政府做好搶險救援、事故調查和處置工作。

  (2)應急事件發生后,農村供水單位應立即向縣農村飲水安全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報告,并啟動本單位應急預案,先期進行處置,在縣級工作組抵達事發地后配合做好應急處置工作。

  (3)事故處理完畢,由鄉鎮農村飲水安全應急領導機構報縣農村飲水安全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備案。

  (三)工作會商

  縣農村飲水安全應急領導小組在接到報告后,由縣農村飲水安全應急領導小組組長召集,縣發改、水利、財政、民政、衛健(疾控中心)、生態環境、公安、交通運輸、融媒體等部門參加。邀請市水務局分管領導和有關專家到會指導,進行工作會商。宣布進入特大飲水安全事件緊急狀態后應實施臨時性措施和行政命令,調動縣有關職能部門啟用備用水源應急送水。

  (四)工作部署

  縣農村飲水安全應急領導小組發布農村飲水安全緊急通知,召開農村飲水安全緊急會議,動員組織縣有關部門開展農村飲水安全應急事件減災工作。主要負責同志應深入一線,靠前指揮,安排好群眾生活,保持社會大局穩定。縣農村飲水安全應急領導小組派出工作組,協助配合做好搶險救援工作。

  (五)部門聯動

  按照縣農村飲水安全應急領導小組的統一部署,根據各成員單位職責和工作需要,明確各部門、各單位的具體任務和要求。在應急領導機構的統一指揮調度下,有關單位和部門應各司其職,團結協作,有效控制事態蔓延,最大程度減小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

  當飲水安全事件發生,造成居民的基本生活用水得不到保障時,縣政府可采取向受災區派出送水車,啟用應急備用水源,異地調水,組織工程技術人員對工程建筑物進行搶修等措施,保證居民基本生活用水。

  縣農村飲水安全應急領導小組組織有關單位、社會力量實行對口幫扶,集中為群眾拉水送水,確保農村飲水供應。

  縣公安部門組織力量維護供水用水秩序,保護主要供水水源,防止偷水、搶水等事件的發生。

  縣發改委負責指導農村飲水安全應急事件處置工作計劃編制督導與上報。

  縣水利局派出工作組,按照縣農村飲水安全應急領導小組的安排部署,提出恢復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計劃,參加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實施,并負責恢復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所需經費的申報和計劃編制。

  縣民政局牽頭深入缺水區,核實災情,提出救災方案,并向市民政局申請救災資金。

  縣財政局及時籌措下撥農村飲水安全應急事件經費,用于臨時水源工程建設和調水費用。協同水利局向市財政局申請農村飲水安全應急資金。

  縣級醫療機構、疾控中心、各鄉鎮衛生院要按縣農村飲水安全應急領導小組的安排部署,負責事故發生地人員的救護。事故發生地應急機構要配合當地政府加強對水致疾病和傳染病的監測、報告,落實各項防病措施,并派出醫療救護隊,緊急救護中毒、受傷人員。

  縣交通運輸局負責應急搶險物資車輛和突發事故受災群眾救護車輛的道路通行。

  (六)方案啟動

  縣農村飲水安全應急領導小組統一協調,啟動農村飲水安全應急預案,動用后備水源,具備條件的開辟新的臨時水源,維持居民基本生活用水,加快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恢復建設。

  (七)宣傳動員

  縣融媒體中心除適時報道有關進展情況和農村飲水安全應急事件中的典型經驗、事跡外,要重點做好特別嚴重缺水緊急狀態的工作實施、水資源統一管制和配給及節水限水措施的宣傳報道。

  (八)響應結束

  1、應急響應結束的條件。當飲水安全突發事件得到及時、有效的處理,災區居民飲水恢復正常后,該相應等級的應急響應結束。

  2、應急響應結束的發布程序。Ⅰ級應急響應結束的發布,經縣農村飲水安全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報領導小組全體會議審議后,由組長發布結束命令并在縣電視臺公布;Ⅱ級、Ⅲ級應急響應結束的發布,經縣農村飲水安全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報領導小組副組長后,由副組長發布結束命令并在縣電視臺公布;Ⅳ級應急響應結束的發布,由鄉鎮飲水安全應急領導機構報縣農村飲水安全應急領導小組批準后,由縣農村飲水安全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結束命令。

  六、保障措施

  (一)組織保障。各級水管部門要盡快成立飲水安全應急領導機構,明確人員及職責,根據飲水安全事件等級,迅速作出反應,組織會商,從組織上保障飲水安全突發事件得到及時、有效的處理。

  (二)通信與信息保障。各級飲水安全應急指揮機構要設立專門的報警電話,安排人員24小時值守,保證信息及時、準確、快速傳遞。

  (三)資金保障。縣財政部門設立農村飲水安全應急專項資金,列入年度財政預算,按照突發事件等級劃分,由應急領導機構報本級政府,申請動用農村飲水安全應急專項資金。

  (四)物資保障。發生事故時,各級領導機構制定搶險、救援物資調配方案,由縣政府統一對物資進行調配,確保物資及時供應。供水規模在20__人以上的農村集中供水工程,應當建設適度規模的應急備用水源。

  (五)醫療衛生保障。當發生人員傷亡或飲水中毒事件后,應急領導機構要在當地政府協調下立即組織醫療衛生技術隊伍,根據需要調配醫療衛生專家,及時趕赴現場開展醫療救治、疾病預防控制等衛生應急工作。調集必需的藥物、醫療器械等物資,支援現場救治和防疫工作。

  (六)交通運輸保障。保證緊急情況下應急交通工具的優先安排、優先調度、優先放行,確保運輸暢通。

  (七)技術保障。建立縣級飲水安全應急專家庫,為應急處置提供決策咨詢和服務,根據應急處置工作需要,調集有關專家和技術隊伍,支持現場應急處置工作。同時加強對供水工程管理人員的技術和應急處置培訓。

  (八)治安維護。公安部門要負責做好受災區的治安管理工作,依法嚴厲打擊破壞搶險救災的行為,保證救援工作的順利進行,維護正常社會秩序。

  七、后期處置

  (一)調查與評估。供水安全應急終止后一周內,供水單位和縣、鄉級供水安全應急機構應向上級領導組提交書面總結報告。總結報告應包括下列基本內容:事故原因、發展過程及造成的后果(包括人員傷亡、經濟損失)分析、評價、采取的主要應急響應措施及其效果、主要經驗教訓等。應急領導機構要對事故進行調查評估,總結經驗、找出問題,提出改進建議,進一步做好應急工作。

  (二)恢復重建。恢復重建工作由縣水利局負責。縣政府有關部門根據調查評估報告和受災地區恢復重建計劃提出解決建議或意見。衛生健康部門要繼續加強對水質的監測,水質達到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要求后,才能恢復供水。

  (三)獎勵與責任追究。縣政府對參加供水安全突發事件處置工作作出突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給予表彰獎勵;對在處置工作中有失職、瀆職等行為或遲報、瞞報、漏報重要情況的有關責任人,要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給予行政處分,直至追究刑事責任。

  八、附則

  (一)預案的管理和更新。隨著相關法律法規的制訂、修改和完善或應急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應及時修訂完善本預案。

  (二)預案實施時間。本預案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村級飲水安全應急預案范文 篇3

  飲水問題直接關系到師生的健康和生命,為了切實保障師生飲用水的安全,促進校園穩定,根據長寧區教育局的相關精神與要求,結合本校實際,特制定學校教學樓直飲水水質不合格應急預案。

  一.一旦發現學校直飲水有以下情況之一的就及時啟動應急預案:

  (1)每月博優測試技術有限公司檢測學校直飲水水質不合格。

  (2)每2周3M中國有限公司檢測學校直飲水水質不合格。

  (3)水源性疾病暴發事件。

  二.處置步驟:

  (1)部分飲水機水質不合格:立即關閉水質不合格的飲水機電源停止供水,放置停止使用警示牌,并提示師生到其他層樓飲水處去飲水。(負責人:)。

  (2)全部飲水機水質不合格:立即關閉所有飲水機水源和電源停止供水,并放置停止使用警示牌。(負責人:)。

  (3)如全部飲水機水質不合格,德育處通知相關年級組長向學生告知情況,請學生自帶瓶裝水,如有特殊情況需熱水可到衛生室處飲水。

  (4)通知飲水機維護單位及時查明原因,消除污染。

  (5)經水質檢驗合格后方可恢復供水。

村級飲水安全應急預案范文 篇4

  1工程設計批復建設方案及變更情況

  1.1建設方案

  受天祝縣水務局委托,武威市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根據國家水利部對甘肅藏區規劃外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復核結果,天祝藏區共有規劃外農村飲水不安全人口3.5萬人(含易地搬遷1.07萬人)安全飲水問題尚未解決。為解決天祝縣規劃外藏區農村安全飲水問題,武威市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編制完成了《武威市天祝縣打柴溝鎮大灣、火石溝村飲水安全工程初步設計》。該工程列入了《武威市天祝縣藏區規劃外新出現農村飲水安全項目實施方案》,計劃解決打柴溝鎮大灣、火石溝、多隆、上河東、石板溝5個行政村6個村民小組381戶1654人(其中易地搬遷1654人)的飲水安全問題,同時對沿途405處水源做出替換。工程設計供水規模487.53m3/d,工程選用打柴溝溝上游截取淺層地下水為供水水源,在打柴溝上游修建截水墻引水,埋設PE管道引水至水廠。

  1.2工程批復情況

  按照甘肅省水利廳的安排,天祝縣水務局委托武威市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編制完成了《天祝縣藏區規劃外新出現農村飲水安全項目實施方案》,在哈溪鎮、安遠鎮、朵什鄉等15個鄉(鎮)51個行政村148個自然村實施,解決農村8209戶3.5萬人的飲水不安全問題。由甘肅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和甘肅省水利廳批復,項目批復建設內容為:新建集中供水工程14處,其中自流引水工程4處,截引工程5處,管網延伸工程3處,機井供水工程2處,新建分散式大口井工程1處(422眼),建設291.64~1138m3/d的水廠5座,輸配水管道543.239km,清水池16座,減壓池30座,各類閥門井744座。其中打柴溝鎮大灣、火石溝村飲水安全工程批復建設內容為:修建水源工程1處,埋設0.6MPaDn125PE100管引水管道2.3km;修建供水廠1處,廠內建71m2凈水廠房1座,安裝一體化凈水設備1套、自動化控制和監控系統各1套、消毒設備1套。建200m3清水池1座。埋設Dn200-25mmPE配水管道23.575km,其中0.6MPaDn200管2.0km、1.0MPaDn200管0.705km、0.6MPaDn180管2.65km、0.8MPaDn90管1.70km、1.0MPaDn75管0.46km、1.6MPaDn25管15.24km。建減壓池1座,修建各類閥門井67座。工程總投資360.31萬元。

  1.3工程變更原因

  該工程原設計解決1654人飲安全和水源替換問題,考慮到項目區部分山區村民搬遷至集鎮和新農村的實際情況,同時由于打柴溝鎮的安門、深溝、大莊、下河東等10個村的飲水安全工程建成時間早,建設標準低;為避免重復建設,對現有工程進行鞏固提升改造,計劃擴大打柴溝鎮大灣、火石溝村飲水安全工程水廠規模,但水源水量不能滿足供水需求,因此,經現場踏勘將水廠位置調整至金強河主河道原安門引水樞紐處,水源利用金強河的淺層地表水。為保障水廠下游2130戶11362人、10122頭(只)大小畜的飲水問題,建設單位提出增大水廠供水規模,經建設、設計單位對水源地和管線踏勘現場,為滿足項目區供需水要求,對水源地和擴大水廠供水規模等進行設計變更。

  2項目區域地質概況

  2.1地形地貌

  工程區地勢西部高峻,向東逐漸變低,為一系列的北西方向展布的高山與中高山,山體海拔高程在2900m以上,主要山峰均在3600m以上,項目區位于烏鞘嶺南麓,黃河一級支流金強河流域馬雅雪山山前低山丘陵區,河底一般寬約80~100m,下游溝口擴展至450m。流域中上游大部分屬土石山灌木林區,上游地處馬雅山地,山巔巖石裸露,山麓有灌木林和草類覆蓋,為高山氣候,陰濕寒冷、多雨,下游地處山前沖洪積扇,地形微向東北傾斜,屬高寒半陰濕地區。

  2.2氣象條件

  該項目區屬高寒半干旱濕潤氣候。本工程所在地沒有氣象觀測臺站,考慮到工程所在地氣象資料的代表性,以距本工程相對較近,且屬同一分區的烏鞘嶺氣象站長系列資料分析成果。根據烏鞘嶺氣象站(海拔3045m)多年實測資料分析,多年平均氣溫0℃,多年平均風速5.1m/s,歷年最大風速26.0m/s(發生在1993年5月6日)。

  2.3水文地質條件

  工程區基巖裂隙水分布在山體表層的風化裂隙中,向河谷排泄。第四系孔隙潛水,賦存于河谷兩岸漫灘的砂卵礫石層中,沿河谷由西向東徑流,工程區內地表水及地下水水質良好。

  2.4物理地質現象

  工程區植被良好,物理地質現象主要表現為陽坡植被相對稀疏、陰坡植被茂密。

  2.5地質構造及地震

  (經歷了等強烈隆升階段)本區位于青藏高原東北緣與隴西黃土高原西緣交接帶附近,大地構造屬于祁連山斷褶帶的中祁連隆起及北祁連褶帶的中東段。上新世末期和早更新世末期的構造運動,近場區地殼主要是在繼承早期北西西向隆起坳陷帶構造格局的基礎上,又疊加了北北西向次級隆起和坳陷帶;伴隨區域Ⅰ~Ⅱ級夷平面的抬升,發育了規模不等的斷裂活動和短軸褶曲運動。早~中更新世,近場區地殼表現了整體掀斜式隆升背景中的差異運動特征,伴隨區域Ⅲ級夷平面的形成與抬升和黃河支流大通河、莊浪河的形成,塑造了近場區現代隆坳交織,峽谷與川地相間及由夷平面和河流階地構成的多級層狀地貌景觀。

  3供水區飲用水現狀

  居住區海拔均在2600m以上,地形復雜,群眾居住在金強河兩岸,部分群眾居住分散。由于氣候干旱、雨量稀少,自然條件較差,地表水不足、地下水匱乏,受地理位置及自然條件限制,項目區群眾生活飲用水水源主要是在村莊上游溝道泉水出露處截取淺層地下水,經集水井通過管道輸水到戶。特別是干旱年,上游溝道來水量減少,群眾只有在金強河河道內拉運儲存于水窖飲用,生產生活用水時常遭受水量不足和水質不達標的影響。部分山區村民搬遷至集鎮和新農村,對供需水又提出了新要求。同時考慮打柴溝鎮的安門、深溝、大莊、下河東等10個村的飲水安全工程建成時間早,運行過程中經常發生管道破裂漏水等現象,工程逐步進入更新改造期,年維修次數多,維修費用高,運行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較為突出,影響工程正常運行。

  4供水工程方案選擇

  工程設計利用已建的截引截取金強河地表淺層水為水源,故本工程設計內容主要為凈水廠及配水管道的設計。方案比選主要為凈水工藝的選擇。

  方案一:鋼筋砼反應池、D型濾池。修建凈水廠,設凈水車間1處,內設鋼筋砼反應沉淀池、濾池各1座,配套反沖洗及加藥、消毒設備,原水經沉淀、過濾、消毒后進入清水池,通過配水管網供水到戶。該方案供水工藝形式在武威市涼州區及古浪縣飲水安全工程中已多次應用,凈水技術成熟,運行穩定。但其單方水處理建設成本與水廠供水規模成反比,供水規模越小,則單方水處理建設成本越高,適合供水規模較大的供水工程。

  方案二:鋼制一體化凈水裝置。修建凈水廠,設凈水車間1處,內設鋼制一體化凈水裝置1套,配套加藥及消毒設備,原水經凈化處理、消毒后進入清水池,通過配水管網供水到戶。該方案一體化凈水裝置采用了微絮凝直接接觸過濾及無級變速渦旋混合反應等較為先進成熟可靠的技術工藝,同時凈水車間占地較小,施工安裝較為方便等特點。

  方案比選:通過對兩種方案建設投資,運行成本,運行管理等方面進行綜合考慮,方案二在凈水設施及凈水車間的投資較方案一建設投資少;同時自動化程度高,運行管理方便。故推薦方案二為設計方案。

村級飲水安全應急預案范文 篇5

  一、總則

  (一)編制目的

  指導全鎮供水突發事件應對工作,建立健全我鎮供水安全應急機制,正確應對和高效處置鎮、村供水安全突發性事件,有效預防和妥善處理各類供水事故,最大限度地減少缺水造成的損失,保障人民群眾飲水安全,維護人民的生命健康和地方社會穩定,確保本鎮供水安全,為全面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做好保障工作,促進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結合本鎮實際,制定預案。

  (二)編制依據

  本預案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管理辦法》、《關于加強飲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等相關法律、法規及相關文件。

  (三)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全鎮范圍內突發性供水事件造成的大范圍或長時間不能正常供水的鎮、村(社區)、單村供水的自然村組的飲用水安全突發性事件的預防和應急處置。

  (四)工作原則

  對我鎮供水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應遵循“以人為本、統一領導、分級負責、預防為主”的原則。堅持把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和飲水安全作為首要任務,最大限度的減少或避免突發事件造成的人員傷亡和其他危害,逐步建立鎮、村(社區)、單村供水信息聯動傳遞及應急預警機制,加強對應急預案的培訓、演練、強化應急準備和應急響應能力,做好日常應急突發事件的宣傳發動,鼓勵群眾報告突發性供水安全事件及其隱患,及時處置可能導致事故的隱患。突發性事件發生以后,鎮黨委、政府發出應急指令,各級指揮機構應根據應急要求快速做出反應,組織會商,啟動相應預案,有效控制事態蔓延。重特大事故必須逐級上報,服從上級部門的統一領導和指揮。

  (五)突發性供水安全事件分類

  1.由于自然災害造成鎮、村(社區)、自然村組不能正常供水,且連續30天以上無法正常供水,嚴重影響村民日常生活。

  2.水源遇到突發性污染,水質發生重大變化,不能正常供水的。

  3.傳染病疫情及安全度汛。

  4.飲用地下水位突然變化,造成水源緊缺,不能正常供水等。

  5.出現旱災,單村供水水源緊缺,2公里內無代替水源的,連續30天以上出現日人均飲用水不足6公升以上。

  二、應急預案組織機構與職責

  (一)應急預案體系劃分

  雞場坡鎮供水安全應急預案,由鎮水管站負責編制完成,經鎮政府審核合格后,報縣水務局備案。

  (二)應急機構及職責

  1.鎮供水安全應急機構成立雞場坡鎮供水安全應急領導小組;

  組長:張家恒(鎮黨委副書記、鎮長)

  副指揮長:伍朝剛(黨委委員、副鎮長)

  成員:政府機關全體干部職工、部門負責人、各村(社區)支部書記、水利站全體工作人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及技術服務組,辦公室設在雞場坡鎮水利站,伍朝剛任辦公室主任,黃恒廣任辦公室副主任,負責安全飲水的日常事務工作。

  2.職責: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上級領導機關要求,制定和不斷完善供水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建立應急救援組織,成立專業應急搶險隊伍,配備搶險設備及工具,積極組織開展突發事件應急救援搶險知識培訓和宣傳,對供水突發事件,按照不同類型分別有鎮人民政府組織相關人力、物力、財力予以解決,堅強日常工作的監督管理。

  3.供水單位應急機構及職責根據鎮政府的搶險應急預案,供水單位應結合本單位實際建立供水應急機構,制定科學合理的搶險應急工作方案,配備必要的搶修設備及應急隊伍,并定期組織演練。

  三、運行機制

  建立完善的供水突發事件預警、報告、處置機制,在鎮應急領導機構的統一指揮下,充分履行各部門職責,團結協作,高效運轉,做好各類突發事件的預警、報告、處置工作。

  四、預防和預警

  (一)監控機構

  鎮水利站負責我鎮供水安全事故的監控、檢查、預警工作,供水安全事故報警電話:(鎮)38673817。多渠道獲取全鎮相關供水安全信息,對各種信息進行匯總分析,及時向鎮政府及縣供水應急領導小組報告。

  (二)監測信息

  1.旱情信息:根據上級有關文件精神的相關旱情時限。

  2.水污染信息:上級有關文件規定的有關內容。

  3.水庫工程信息:參見有關上級文件。

  供水單位、群眾發現供水工程取水建筑物,輸、配水管網等發生垮塌或人為破壞事件時,有責任及時撥打報警電話向上一級應急領導機構報告。信息的報送和處理,應快速、準確、詳實,重要信息應立即上報,因客觀原因一時難以準確掌握的信息,應及時報告基本情況,同時抓緊了解并隨后補報詳情。

  五、應急響應

  (一)總體要求

  出現供水安全事件,供水單位應在2小時內向鎮供水安全應急機構和鎮黨委、政府報告,并先期進行技術處理;鎮供水安全應急機構在獲取信息后,應在2小時內向縣村鎮供水安全應急機構和縣政府報告,并派出應急技術服務小組進行技術支持。

  (二)I級應急響應

  當發生重大供水安全事件時,啟動I級應急響應預案。

  1.鎮應急機構派出工作組,協助配合省、市、縣級工作組和鎮政府共同做好搶險救援工作。

  2.鎮級有關部門必須立即趕赴現場,先期進行處置,并在市、縣工作組抵達事發地后配合做好應急處置工作。

  (三)Ⅱ級應急響應

  當發生較大供水安全事件時,啟動II級應急響應預案。

  1.鎮供水安全應急機構在接到應急報告后,迅速組織相關部門和技術服務組進行會商,做出應急工作部署。并在2小時內向縣政府、縣救災辦報告,并立即派出工作組,對有關情況進行調查、核實,指導當地政府做好搶險救援、事故調查和處置工作。

  2.鎮級有關部門必須立即趕赴現場,先期進行處置,并在縣級工作組抵達事發地后配合做好應急處置工作。

  3.事故處理完畢后,由鎮供水安全應急領導機構報縣村鎮供水安全應急領導機構備案。

  (四)Ⅲ級應急響應當發生一般性供水安全事件時,啟動III級應急響應預案。

  1.應急事件發生后,鎮供水安全應急機構應立即向縣應急領導機構報告,并啟動應急預案,先期進行處置,在縣級工作組抵達事發地后配合做好應急處置工作。

  2.事故處理完畢,由縣供水安全應急領導機構報市村鎮供水安全應急領導機構備案。

  (五)應急處理

  當供水安全事件發生,造成居民的基本生活用水得不到保障時,鎮政府可采取向受災區派出送水車,啟用應急備用水源,異地調水,組織技術人員對工程建筑物進行搶修等措施保證居民的基本生活用水。

  1.搶險救災在應急領導機構的統一指揮調度下,有關單位和部門應各司其職,團結協作,有效控制事態蔓延,最大程度減小損失。

  2.醫療救護鎮供水安全應急機構應加強對水致疾病和傳染病的監測、報告,落實各項防病措施,并派出醫療救護隊,緊急救護中毒、受傷人員。

  3.社會力量動員與參與出現應急事件后,鎮政府應廣泛發動群眾參與建筑物的搶險、修復工作,確保工程及早恢復供水。

  4.信息發布突發公共事件的信息發布應當及時、準確、客觀、全面,由上級主管部門在主流媒體上發布。

  5.應急結束當供水安全事故得到有效控制,居民的基本生活用水得到保證時,鎮應急領導機構可宣布應急結束,并協助鎮政府進一步修復供水基礎設施,恢復正常供水秩序。

  六、應急保障

  (一)組織保障各村民委員會、單位應成立供水安全應急領導機構,明確人員及職責,根據供水安全事件等級,迅速做出反應,組織會商,從組織上保障供水安全突發事件得到及時、有效的處理。

  (二)通信與信息保障供水安全應急指揮機構應設立專門的報警電話,安排人員輪班值守,保證信息及時、準確、快速傳遞。

  (三)資金保障鎮轄各單位、部門要設立供水安全應急專項資金,按照事故等級劃分,由應急領導機構報鎮政府,申請調用供水安全應急專項資金。

  (四)物資保障鎮供水安全應急領導機構要制定好搶險、救援物資調配方案。發生事故時,由鎮政府統一對物資進行調配,確保物資及時供應。

  (五)醫療衛生保障當發生人員傷亡或飲水中毒事件后,應急領導機構要在鎮政府協調下立即組織醫療衛生技術隊伍,調配醫療衛生專業人員,根據需要及時趕赴現場開展醫療救治、疾病預防控制等衛生應急工作。并調集必需的藥物、醫療器械等物資,支援現場救治和防疫工作。

  (六)交通運輸保障保證緊急情況下應急交通工具、送水解危車輛的優先安排、優先調度、優先放行、確保運輸暢通。

  (七)治安維護雞場坡鎮鎮警務室和場管辦要負責做好受災區的治安管理工作,依法嚴厲打擊破壞救災行動和工程設施安全的行為,保證救援工作的順利進行,維護正常社會秩序。

  (八)技術保障要建立鎮供水安全應急專業隊,為應急處置提供決策咨詢和服務,根據應處置工作需要,調集有關專家和技術隊伍,支持現場應急處置工作。同時要加強對供水工程管理人員的技術和應急處置培訓,并加強對分散供水戶的技術指導和宣傳。

  七、后期處置

  (一)調查與評估供水安全應急終止后一周內,供水單位和村民委員會供水安全應急機構應向鎮供水安全領導小組提交書面總結報告。總結報告應包括下列基本內容:事故原因、發展過程及造成的后果(包括人員傷亡、經濟損失)分析、評價、采取的主要應急響應措施及其效果,主要經驗教訓等。鎮應急領導機構要對事故進行調查評估,總結經驗、找出問題,提出改進建議,進一步做好應急工作。

  (二)恢復重建恢復重建工作由鎮黨委、政府負責。需要省、市、縣政府援助的,由鎮政府提出請求,逐級上報,按有關規定報經批準后組織實施。衛生部門要繼續加強對水質的監測,指導水質達到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要求后,才能恢復供水。

  (三)獎勵與責任追究對參加供水安全突發事件處置工作做出突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給予表彰獎勵;對在處置工作中有失職、瀆職等行為或遲報、瞞報、漏報重要情況的有關責任人,要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給予行政處分,直至追究刑事責任。

  八、附則

  (一)預案的管理和更新隨著相關法律法規的制訂、修改和完善或應急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應及時修訂完善本預案。

  (二)預案實施時間本預案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村級飲水安全應急預案范文 篇6

  1總則

  1.1編制目的

  為加強和規范供水突發事件應急工作,有效預防和妥善處置各類供水事故,保障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和生命財產安全,維護公共利益,保持社會穩定,確保農村供水安全,結合我鎮供水實際,制定本預案。

  1.2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城市供水條例》、《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污染防治管理規定》、《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管理辦法》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飲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等法律法規及相關文件。

  1.3指導思想和工作原則

  工作統一指揮、統一調度,以防為主、防抗結合,因地制宜、突出重點、兼顧一般。堅持先生活、后生產、再生態原則,把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作為各項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最大限度的減少或避免突發事件影響居民生產生活和產生其它危害。

  1.4突發事件分類

  免渡河鎮水源地供水突發事件主要分為5類

  (1)供水主管道由于各種原因突然斷裂,造成局部或大面積停水。

  (2)由于其他原因,造成農村大范圍或全部停水。

  (3)飲用地下水位突然變化,造成水源緊缺,不能正常供水。

  (4)水源遇到突發性污染,水質發生重大變化,不能正常使用。

  (5)傳染病疫情。

  2組織機構及職責

  2.1組織機構

  組織機構領導小組由鎮人民政府相關人員組成:

  組長:劉宇慧(鎮黨委副書記、鎮長)

  副組長:王光魯(副鎮長)

  史俊峰(派出所所長)

  成員:曹源媛(鎮黨政綜合辦負責人)

  趙萌萌(鎮社會事務辦負責人)

  王奎(鎮衛生院院長)

  張通(鎮綜合執法局局長)

  王樹軍(鎮城市管理辦公室主任)

  徐維義(鎮綜合保障和技術推廣中心主任)

  馬玉英(鎮團結村書記、主任)

  陳雷(鎮豐收村書記、主任)

  郭啟偉(鎮勝利村書記、主任)

  李功坤(鎮先進村書記、主任)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鎮綜合保障和技術推廣中心

  聯系電話:

  2.2職責

  領導小組統一領導農村供水應急處置工作。制定供水應急具體措施;進行災區治安防范和保障社會穩定;組織搶險隊伍和人員;儲備必需的應急物資及救災款物分發;做好居民思想政治工作及組織災民開展生產自救;實施供水設施的安裝與防護,及時組織搶修遭受破壞的供水設施;及時恢復正常供水,維持正常生產、生活秩序,防止流行疾病發生等。

  3基本情況

  3.1自然地理

  免渡河鎮地理位置處于東徑120°42′—122°05′,北緯48°46′—49°27′之間,位于牙克石市中部,東接鄂倫春自治旗,南至烏奴爾鎮,西與鄂溫克族自治旗毗鄰,北抵牧原、煤田兩鎮。鎮域內地表水主河流為免渡河,發源于大興安嶺中段哈達嶺西側,河長194.2公里。地下水屬第四系松散沉積物孔隙潛水,水埋藏深度一般小于5米,易打井。

  免渡河鎮所轄面積3969.85平方公里,下轄4個行政村,兩所學校(即免渡河中學、免渡河小學),總人口為13622人。

  3.2供水概況

  免渡河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初建于20__年,位于鎮區東南部林業局貯木場西側,面積14000平方米,日供水量600立方米,供水人口1900人(約1000戶),20__年竣工并投入使用,20__年10月初停止運營,20__年11月新建深度142米水源井一座,于20__年5月28日正式運營。

  4應急保障措施

  4.1資金及物資保障

  鎮人民政府全力做好資金和有關物質的籌備工作,政府倉庫作為存放物資倉庫,保證農村供水應急救災需要。

  4.2應急隊伍保障

  成立了由主要領導掛帥,有關站、所、辦工作人員組成搶險、搶修應急預備隊,做好應急機械、物資、設備儲備,負責整合人力、物力資源,采取抽水、運水、挑水等應對措施,確保農村居民能夠應急飲水。

  4.3應急處置

  對于農村供水主管網突發性斷裂,造成局部不能正常供水,由應急領導機構迅速組織相關人力、物力連續搶修,停水時間不得超過3天。

  地下水位突然變化,造成水源緊缺,不能正常供水,由鎮應急領導機構統一指揮,積極采取其他相應的辦法恢復供水。

  水源遇到突發性污染,水質發生重大變化,造成不能供水的突發事件,由鎮應急領導機構動員全社會相關力量予以處置,并及時關閉受污染水源,在2天內恢復正常供水,或根據需要組織人力物力尋找其它水源。

  為確保在發生傳染病疫情及大汛期間的供水安全,醫院的衛生防疫科要加強對水質的檢測,確保供水安全。在大汛期間,要加強對前池的保護,防治地表水進入前池,一旦地表水污染前池,應立即關閉該前池,并在水質檢測合格后方可重新啟用。

  因我鎮水源地無應急備用水源,擬提議建一座備用井。

  4.4宣傳保障

  采用廣播、有線電視、宣傳資料等多種方式對預案進行宣傳,讓廣大人們了解農村缺水的危害性,普及防災減災知識,提高應急救援能力和自救意識,并能積極主動配合預案的實施。在緊急情況下,用有線電視等傳媒告知廣大人民,避免發生恐慌情緒,確保社會穩定。

  5監督管理

  對在應急管理工作中作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有下列行為之一的,鎮政府依法依紀對有關責任人員給予行政處分。

  (一)未依照規定履行報告職責,遲報、瞞報、漏報和謊報或者授意他人遲報、瞞報、漏報和謊報應急事件重要情況的;

  (二)在應急事件調查、控制、救治工作中玩忽職守、失職、瀆職的;

  (三)拒不履行應急處理職責的;

  (四)其他失職、瀆職行為的。

村級飲水安全應急預案范文 篇7

  你局報送的《關于〈解決縣新出現飲水不安全問題實施方案〉審批的請示》收悉。根據州科利工程咨詢有限公司《關于評估意見的函》經研究,現批復如下:

  一、工程建設單位

  縣水務局。

  二、工程建設地點

  全縣18個鄉鎮,42個行政村,205個項目建設點。

  三、建設規模和內容

  工程建設規模為:解決新出現的3.0354萬人的飲水不安全問題,。主要建設內容為:興建供水工程205處,其中集中供水工程182處,分散供水工程23處;所建工程按取水方式分為自流引水工程205處。

  四、工程設計方案

  根據《村鎮供水工程設計規范》,結合縣居民用水情況。選定定額為80l/d,水質需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479-20__)的要求,設計年限為16年。

  五、建設工期

  建設總工期10個月

  六、工程總投資及資金來源

  工程概算總投資5672.03萬元,資金來源為申請中央補助投資3521.06萬元,省級配套880.27萬元,縣級自籌1270.70萬元。

  七、招投標方案:

  一、3個重點集中供水工程(解決縣新出現飲水不安全問題呷爾鎮集中供水工程、解決縣新出現飲水不安全問題煙袋鎮集中供水工程、解決縣新出現飲水不安全問題灣壩鄉集中供水工程)招標方式如下:

  1、招標方式:公開招標。

  2、招標組織形式:委托招標。

  3、招標范圍:施工圖所設計的全部工程。

  二、一般集中供水和分散供水工程共202處,同意采用政府采購(管材、水泥);政府采購目錄(管材、水泥)以外的建筑材料由項目建設地同意由受益群眾開展群眾大會“一事一議”產生。

  在項目建設中要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加強項目建設管理,確保工程質量;加強水源保護,做好水質監測工作,確保供水安全;進一步建立健全切實可行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確保工程良性運行,長期發揮效益。

村級飲水安全應急預案范文(精選7篇) 相關內容:
  • 滑冰場安全的應急預案(通用3篇)

    根據省、市安監部門工作部署,為加強大圍山國家森林公園應對特殊冰凍天氣安全生產和應急管理,及時有效預防和處理意外事故,最大限度地減輕因特殊冰凍天氣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按照“生命至上、預防為主、安全第一”和“保安全、保...

  • 學校的安全應急預案(精選33篇)

    “人命關天,安全第一”,安全工作是學校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營造一個安全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環境,不僅是全體師生員工和廣大家長的迫切意愿,也是推進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保證。...

  • 小區保安春節安全應急預案(通用29篇)

    一、工作機構和職責1、應急領導小組:負責我社區自然災害防治和應急工作指揮、組織、協調、監管。組 長:(社區主任)副組長:(社區黨支部書記)成 員:(副主任) (委員) (委員) (委員)下設辦公室,負責社區自然災害防治和應急工...

  • 春節前安全的應急預案(通用29篇)

    為順利完成20xx年春運工作任務,按照上級工作部署,我市著力從組織、保障、安全、服務、監管五個方面,全力做好20xx年公路、水路春運安全工作,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 2024安全策劃方案(精選30篇)

    一、活動主題認識火災,學會逃生。二、活動時間11月5日至11月11日。三、活動內容(一)開展“認識火災,學會逃生”消防主題宣傳活動1.在幼兒園校園懸掛宣傳標語、橫幅,標語內容“消防宣傳活動主題‘認識火災,學會逃生’”“全民參與,關注...

  • 安全播出工作方案(通用21篇)

    為進一步增強融媒體中心廣播電視播控平臺應對突發事件的應急準備、應急響應和應急處置能力,確保宜秀廣播電視節目安全、優質播出,特制訂本預案。一、工作原則1、統一領導、團結協作。...

  • 2024污染事故安全應急預案范文(精選6篇)

    為建立健全大氣污染高效應急反應機制,在大氣污染時減少污染物排放,緩解大氣污染,保障市民健康,特制定本應急預案。一、總則(一)編制依據。...

  • 安全策劃方案(精選10篇)

    教學內容:《安全過馬路》教學目標:1、讓幼兒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識,知道紅燈停,綠燈行的道理。2、知道過馬路時要注意自己的安全,讓幼兒知道不走斑馬線的危險性。3、讓幼兒學會念兒歌,進一步培養幼兒的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 農村供水安全應急預案(通用25篇)

    一、總則(一)編制目的安陽縣農村供水工程應急預案是按照上級的具體部署、要求,結合我縣農村供水工程現狀而制訂的,目的是為了提高保障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地預防和減少因突發事件造成農村飲水困難而產生的損...

  • 暑期安全應急預案(通用3篇)

    暑假是中小學生安全事故的高發期尤其是溺水事件,為認真落實xx縣教育局以及馬集鄉中心校有關學生安全工作的要求,進一步組織做好期末和暑期學生安全教育與安全管理工作,完善學校安全防范措施。...

  • 燃氣安全方案(精選21篇)

    為貫徹落實縣安委辦《關于強化春季安全生產大檢查,做好“五一”期間和汛期安全生產工作的緊急通知》的文件精神,結合我局燃氣管理職責,對照安全管理相關規定,全面排查治理安全隱患,堅決遏制和有效防范城鎮燃氣事故發生,現制定本年度...

  • 2024火災安全應急預案(通用21篇)

    冶煉車間液壓室及液壓系統在運行中,因爐內爐溫高而且有時火苗從把持筒竄到三樓,容易把油管引燃,可能造成火災,因此制定本事故應急預案。一、預防措施:1)、除加強日常巡回檢查外,對在冶煉車間工作的人員進行安全及自救知識的教育,嚴...

  • 冬季掃雪安全應急預案(精選8篇)

    為做好校園冬季掃雪鏟冰工作,保障雪天道路暢通,防止各類次生災害發生,根據河北省教育廳工作通知精神,結合我院實際情況,特制定本應急預案。...

  • 火災安全應急預案(精選27篇)

    我校現有22個班級,學生共有996人,教職工54人。現有南教學樓、北教學樓、西簡易教學房、北簡易教學房和平房食堂。學校設有電腦室、圖書室等。為進一步貫徹上級有關精神,積極打造平安校園,我校特制定火災安全疏散應急預案。...

  • 物流安全方案設計(精選3篇)

    教學目標:1、通過一系列的知識性的活動,讓學生們樹立安全意識,從精神上遠離安全隱患,加強自身的素質培養,安全教育教案。2、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使學生學會一些自救的方法,讓學生在遇到危險時能采取一定的措施,保護自己。...

  • 應急預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免费视频免在线观看 | 国产视频精品免费视频 | 蜜臀av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高潮呻吟久久渣男片 | 亚洲第一页乱 | 色香蕉在线| 韩国av网站在线 | 免费观看视频的网站 | 久久av无码αv高潮αv喷吹 | 午夜成人看特AAAA片视频 | 玩弄丰满少妇XXXXX性多毛 | 日韩高清一区 |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 九九视频69精品视频秋欲浓 | 操操操插插插 | 久久精品噜噜噜成人 | 欧美一a一片一级一片 | 私人家庭影院5777 | 精品国产第一区二区三区游戏推荐 | av网页版 | jizzjizzjizz亚洲18 | 一区二区三区的久久的视频 |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18 | 亚洲中文字幕久爱亚洲伊人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 | 铠甲勇士52集免费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 | 日韩一日 | 亚洲综合自拍另类图片区 | 国产明星裸体无码XXXX视频 | 日本一级一片免费视频 | 精品国产美女 | 欧美自拍一区 | 亚洲快插 | 国产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成年人网站免费在线观看 | 国产又粗又黄又猛又爽的视频 | 91高跟黑色丝袜呻吟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有限公司 | 亚洲国产精品18久久 | 国产色婷婷综合影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