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老奶奶的追悼詞(精選3篇)
悼念老奶奶的追悼詞 篇1
尊敬的各位親朋,各位來賓:
今天我們在這里召開追悼會,追悼我的奶奶王秀英。
奶奶王秀英生于19xx年10月16日,20xx年4月18日十點三十分因病永遠離開里人世,離開了她給予一輩子關懷和恩愛的大家庭,走完了簡單但卻不平凡的一生,享年72歲。
奶奶一輩子沒上過學,18歲地時候在老家河北陽原嫁給了爺爺,19隨爺爺遷居蒙古人民共和國烏蘭巴托市,她的6個兒女也在烏市出生,26年里奶奶也始終以一雙勤勞的雙手改善著全家人的生活。后來舉家回國,遷居湖北襄樊,奶奶又在這里養育著子孫后代,她的養育之恩深深銘記在每個人的心里。
紐帶。不論誰從外地回家,等待他們的是熱乎乎的餃子;端午節里姑姑、媽媽在奶奶 的帶領下包一大堆粽子,奶奶拌的香甜的紅棗葡萄干餡還能浮現在眼前;等到八月十五,全家人團圓的日子,她則一定會親手做紅豆沙餡的大月餅,傍晚的時候按全 家人的分數切好,不論在不在家人人有份。
我的奶奶有著一顆包容的心,一種樂觀的人生態度,對家里的每個人都傾注著無窮的愛。她用行動告訴我們:家和萬事興,要以一顆無私的心愛護、關懷、支持每一位親人,這種也將在這個大家庭的子孫后代中傳承下去。
奶奶的一生是勤勞的一生,是無私奉獻的一生,是平淡但卻偉大的一生。親愛的奶奶、奶奶,多想再看你一眼,多想再握握你溫暖的手,但你卻永遠離我們而去……
在這里我代表全家人感謝所有參加追悼會的親朋好友,感謝大家一直以來對奶奶和我們全家人的關心。
奶奶一路走好,也請保佑子孫后代平安健康!奶奶安息吧!
悼念老奶奶的追悼詞 篇2
各位領導、各位親朋好友:
首先感謝諸位在這炎暑酷日百忙之中專程來到這里,為我母親送行、向我母親告別。在此,我謹代表全家向你們表示由衷的謝意。
母親生于1916年4月,卒于XX年7月,享年92歲。
7月16日夜10時28分,母親心境祥和,在我們全家人的擁簇、注視下平靜地離開了我們。
她一生勤勞,身體一直比較健康,是去年10月,在她91歲高齡時不幸遭遇大腿骨折的不幸變故,使她長期臥床無法活動,身體素質急劇衰竭,最終油盡燈滅,終其天年。
我母親就是一位很普通、很平凡的女性,但她在我們心目中始終是很偉大的母親。她把一生毫無保留地貢獻給了家庭,貢獻給了子女。早年父親在郵電局工作,那時母親年輕讀過書有文化,父親動員她參加郵電局工作,但母親考慮到有了孩子就得把家庭照料好,所以在家庭和工作的問題上她選擇了家庭。母親生養了我們兄弟姐妹8個子女,現在我們養一個子女還是覺得有點艱難,想當初國家困難時期物資極度貧乏的情況下,要養育8個子女是何等艱辛卓絕!8個,每一個子女的奶都要一口一口喂,飯要一餐一餐燒,鞋要一雙一雙做,衣要一針一針的縫,這要付出多少勞動啊,這是不能用數字來計算的一筆帳:母親每天摸黑起床,整天忙碌到晚,夜里還要點燈給我們補衣補褲,有時做到睡著了針刺到了手指,醒來還要接著再做,不到十一二點她是不睡覺的,生活如此艱辛,但她絕無怨言。更令人起敬的是,四十年前(1967年)父親因病過早地離開了我們。當時只有幾個姊妹參加工作不久,兄弟們都在讀書,最小的弟弟只有十歲,生活難呀。母親就幫人家做衣裳、彈棉花、紡毛線、辦托兒所用勞動所得來補貼家用,甚至開園地種菜、種瓜、鐘豆來增添飯桌上的食品,這才真叫做含辛茹苦把我們養大,不容易啊。在艱難的生活中母親形成了十分節儉的性格。一分錢都舍不得亂花,一點點好東西都舍不得吃,有好的都留給子女。記得困難時期吃居民食堂那年頭,有一次,我從食堂打回來的稀飯特別少,小孩不懂事,叫著沒吃飽,母親就把自己碗里的稀飯均沉了孩子們,自己加點開水喝了就算數。那年頭母親身體就虛弱了,暈倒過二次,經醫生診斷為嚴重營養不良,操勞過度。就這樣她把全部的愛都傾注在子女們身上。我們都知道母親給予我們的是很多很多,而我們給予母親的是太少太少,我們都希望她老人家能活過100歲,多享受些晚年的幸福,但她還是出乎意料的走了,平靜地、默默地走了。嗚呼哀哉。
我們在這里悼念母親的偉大,不但是她為撐持一個家庭所奉獻的勞動,真正偉大的`是她的精神世界,人格的偉大。
母親讀過書,識過字,知書達理,她樂于奉獻,而恥于索求。那怕是生活最困難年頭,她始終堅持自食其力(勞動謀生)信念,從未向他人伸手索求,甚至連向他人借錢都認是不好的。母親當了30多年的居民小組長,都是義務為民服務,不計報酬的。
母親永遠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多少年來她一直保持這一習慣,飯是她煮的,菜是她燒的,但她總是最后一個吃飯,大家吃飯時她不是洗衣服就是忙家務。她總是希望讓兒子孫子多吃點飯菜,自己卻吃剩下的飯菜。在她身上我們看到了范沖淹勤提倡的先苦后樂的高尚品質。
母親性格溫和很有教養,自我懂事起至今未看到母親發過脾氣紅過臉,無論遇到多么不順心的事,她總是從容自如處置若定。她從不打自己小孩,更不與他人爭執。在我的記憶里連她高聲說話的樣子和聲音都沒有印象,她好象永遠地一臉祥和,面帶微笑。老鄰居、原黃巖中學校長沈沖茂聽到家母逝世后,連夜題寫挽聯“慈容光照千古史,懿范美垂四海情。”正是母親為人的真實寫照。
母親最關心的是子女教育問題,她告訴我們:“做人要正,誠實才能生正氣,做人要勤,勤奮才能有好結果!蓖砟晁欧,她念經求佛其實不是為自己,都是在為兒子、為孫子、為曾孫們祈求平安,祈求幸福。
一位朋友在母親的靈堂上寫了四個字“賢淑堪頌”,我非常感謝他對我母親一生的概括。
今天我們在這里追悼我的母親,我們的心情非常悲哀,母親的形象已經刻在我們心中,我們的目的就是為了讓我們的下一代,繼承老一輩善良人格和精神傳統,并且加以發揚廣大。我想這個目標可以達到,也應該都能夠達到。
現在,我們全家在此向母親告別,母親,安息吧......
在此,再次對諸位的到來表示感謝。
悼念老奶奶的追悼詞 篇3
各位親朋好友,各位長輩:
今天我們全家懷著萬分悲痛的心情來到這里悼念奶奶的不幸病逝,并向她的遺體作最后的告別,我代表全家衷心感謝各位不辭辛勞地來到這里,與我們共同分擔這份悲傷,送奶奶最后一程。
20xx年2月26日13點55分,奶奶于×醫院病情惡化,醫治無效,與世長辭,享年83歲
從我記事起,奶奶就一直帶著我,好似第二個兒子一般疼愛,平日里有好吃的第一個省給我吃,這些我都沒有忘記。在奶奶腿腳還靈活的時候,你時常騎著我到東到西,還經常開玩笑說什么時候能讓我騎車帶你。光陰荏苒,一眨眼我長大了,也能騎車帶你了,你坐在我的'后面用雙手緊緊地抱著我的腰,你說生怕從車上掉下來。此刻,我多么想那一刻凝固,時間永遠停留在那個時刻。我還想過幾年自己買車了,讓你坐在轎車內,那樣再也不怕日曬雨淋了,我保證開車不讓你暈車,可現在你卻匆匆地走了,甚至在臨走之前也沒有和我說上一句話。
現在我成家了,也有兒子了,你將對我的愛護加倍灌注到小孫孫身上,寵愛他,溺愛他,為此我還責備你,不能過分溺愛小孩的,我知道你對小孫孫的。喜愛是從心底由內而外情不自禁發出的,就在你住院神志不清的時候,你嘴里還叨念著三個字,我多么希望如意平安能時刻伴隨著你。
就在你住院后,我承擔了部分看護的責任,在我陪你的當天,你是多么地清醒,甚至還讓我一度開心的認為沒過幾天就能接你出院了,沒想到,第四天的交接班我沒能見到清醒地你,那天我上班的時候,我頭發散亂著,也許我有預感,可我卻很平靜,到了醫院,看著你罩著氧氣大口大口的呼吸,眼神中透露著無助,我的心也碎了,早知這樣,我哪怕不去上班也要陪你走過人生最后一程,我沒能最后見到清醒地你,我好傷心,曾經讓你最疼愛的孫子,這次沒能從死神手中將你搶救回來,我好遺憾!
在最后的地幾天中,你拉著我的手清晰地說讓我不要忘了你,怎么會呢,在臨走之前,你還把所有的后事都囑咐了一遍,我當時還罵你神經病,奶奶,請你原諒我對你的不敬,因為我不想聽到你說那種話,永遠不想聽到你的這句話,我想讓你好起來,你可知你的一番話讓我的心在哭泣。
奶奶,你最后還是走了,奶奶,你安息吧,年事有壽而盡,生命無所不在,你的音容笑貌,你的一舉一動,你的一切,與天地永恒,與枝葉長青,奶奶永遠活在我心里,我會一直思念你,直到永遠。文字不能窮盡我的思念,可我現在只能用它來悼念你!
最后我再次代表全家感謝各位為我奶奶誠摯地送行,感謝你們!
安息吧,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