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案例_班級管理優秀案例
“花開須有時,唯有靜待之”。教育學生有時猶如培育花種,要學會尊重他的花期,用心把他栽培好,靜待他長成他應有的樣子。
作為一名班主任,時刻處理著種種與學生有關的事宜,甚至可以從某種角度來講我們或許比家長還了解孩子,正因如此,我們更明白在學校對學生進行一定的德育教育是是十分必要的,而德育猶如陽光雨潤,它是學生成長的基礎,能讓學生明白自己需要什么,要做什么,怎么去做,知進退,明取舍,并在學習生活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和思維習慣,這時,德育教育工作才算基本完成。
作為老師我們更應明白,對待孩子,要放低期待,放慢腳步,不能用同一個標準去要求所有學生。每一個德育案例中的孩子,都有其獨特性。下面我想用我工作中的德育案例,與大家共同分享。
案例背景
剛接手xx班的時候,一位胖胖的愛笑的孩子引起了我的注意。為何他會引起我的注意呢?那是因為他的嘴角總是留有口水,衣角上也時常是濕的。這對一個已經在小學學習生活兩年的孩子來說是不應該的。
記得剛接手這個班第一天放學的時候,孩子的奶奶來接他放學時來找我,直接和我說了這樣幾句話:“x老師,我家這個孩子非常調皮,請老師多包涵。至于孩子的學習,也希望您能多關注關注,我年紀大了,很多地方真的已經照顧不上了,只能麻煩老師多關心了。”我一聽這樣的話,就知道這個孩子肯定不是一般的難管。
但當時因為剛接手這個班,對一些情況也不太了解,所以只能先把這個問題放在心上,等以后慢慢處理。但接下來的相處,也證實我的猜想。接手這個班第一周,這個孩子身上的惡習,就一點點的暴露出來,我發現這個孩子的生活及學習習慣不是一般的差。
在生活上:手里的水瓶時刻拿在手里,上課、下課玩耍、放學路上隨時隨地需要打開水瓶喝水,嘴角的口水時常留在嘴邊。他的桌子周圍可以說是一個小型的垃圾場,書桌從不會自己收拾,經常把所有的書本和學習用具都雜亂放在桌子上。在學習習慣上:課堂上很少正常坐在椅子上,經常需要老師們提醒才能坐好,但是沒多久之后又恢復常態。無論課上課下都喜歡做一些吸引人注意的行為。當然這個孩子身上也有閃光點,比如:上課時能緊隨老師的思路,你的任何問題,他都會積極正確的回答。
診斷過程
為了進一步了解孩子,不給孩子增加思想上的負擔。我決定在課下,利用閑聊的機會了解這個孩子。通過聊天我發現:孩子經常與我說奶奶爺爺如何關心、照顧他的生活,很少與我談起自己的父母,我想這就是造成孩子眾多問題的根源所在。同時我決定進行一次家訪。是孩子的奶奶接待我的。
通過家訪,我了解到孩子的父母經常忙于工作,無暇顧及孩子,所以孩子從小的生活都是由爺爺奶奶來照顧。但是老人畢竟年紀大了,再加上一定的溺愛心理,導致孩子出現以上問題。當然在家訪中我也提出了自己的希望,希望奶奶留一些空間給孩子,讓孩子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家訪后,我主動與孩子的父母電話聯系,告訴孩子在校的一些情況,并提出希望,無論他們工作有多忙,都要多花時間、精力在孩子身上,孩子漸漸長大,他需要父母的陪伴與教導,不要因為一時的工作,缺席孩子的成長過程,爺爺奶奶是無法取代父母角色的。
教育契機
作為一名班主任,我希望班級的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向上、有良好的發展,他——當然也包括在內。但面對他該怎么辦呢?這樣的孩子,面對老師的批評、警告早已習慣。孩子的種種表現,一方面說明孩子在習慣培養上出現問題。
另一方面,“但凡孩子做一些希望引起別人注意的行為,這一般是缺少愛的表現”。我想,我有必要與孩子進一步進行交流,走進他他的內心世界,讓他感受到老師對他的關心。每當他上課回答問題正確時,我總會及時表揚他。回答不來我也肯定他思維的某些亮點,看得出他上課比以前認真了。
接下來我經常趁下課或者上操時和他聊聊天、開開玩笑。慢慢的,他在我面前放開很多。有一天,突然有其他學生對我說,這個孩子肚子不舒服。我主動走到這個孩子身邊,詢問他身體情況,看見他似乎有什么難言之隱,于是我把他帶到我的辦公室。給他倒水,把他叫到面前耐心詢問才知,孩子早晨起晚了,匆忙間沒有吃飯就到學校了。
于是我給孩子準備好食物,告訴他,能謹記按時來校這一點值得表揚,但是老師并不希望自己的學生是餓著肚子來上學的,有了健康的身體,才能為取得良好的成績打下基礎。說著說著,明顯能看到這位孩子內心的觸動。我想,通過這次交談,他應該感受到來自老師的關愛,從此對我們老師也多了份尊敬、信任。
教育效果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可以發現孩子身上漸漸有了明顯的變化,各方面的行為習慣均有所好轉,每天送孩子放學時也能看到孩子奶奶臉上的笑容變多了,雖然孩子身上還有一些問題,但是看到他的進步,我還是倍感欣慰。
后記
無論是作為老師,還是家長,我們都希望孩子有健康的思想、良好的成績……但是教育是過程,要給予孩子時間和空間,他才能積蓄力量默默成長。
面對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種種問題,孩子們需要的是來自老師和家長的關注、正確引導。而對孩子的教育什么時候都不晚,因為不管什么樣的成長過程,對他來說都是一筆人生財富。
孩子的成長是自然而獨特的,我們要學會把自己對孩子的愛轉化成溫暖的守候,陪他沐浴陽光、陪他歷經嚴寒,放慢腳步,靜待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