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魏本紀第五
四年春正月丙辰,梁人來聘。夏四月丙寅,遣兼散騎常侍李繪聘于梁。乙酉,以侍中、廣陽王湛為太尉,以尚書右仆射高隆之為司徒,以太尉、彭城王韶為錄尚書事。丁亥,太傅尉景坐事,降為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辛卯,以太保庫狄干為太傅,以領軍將軍婁昭為大司馬,封祖裔為尚書右仆射。六月丙申,復前侍中、樂良王忠爵。丁酉,復陳留王景皓、常山王紹宗、高密王永業爵。秋八月庚戌,以開府儀同三司、吏部尚書侯景為兼尚書仆射、河南行臺、隨機討防。冬十月甲寅,梁人來聘。十一月壬午,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青州刺史、西河王悽薨。十二月辛亥,使兼散騎常侍陽斐使于梁。是歲,蠕蠕、高麗、吐谷渾并遣使朝貢。
武定元年春正月壬戌朔,大赦,改元。己巳,車駕蒐于邯鄲之西山。癸酉,還宮。二月壬申,北豫州刺史高仲密據武牢西叛。三月丙午,帝親納訟。戊申,勃海王高歡大敗西魏師于邙山,追奔至恒農而還。豫、洛二州平。夏四月,封彭城王韶弟襲為武安王。五月壬辰,以克復武牢,降天下死罪已下囚。乙未,以吏部尚書侯景為司空。六月乙亥,梁人來聘。戊寅,封前員外散騎侍郎元長春為南郡王。八月乙丑,以汾州刺史斛律金為大司馬。壬午,遣兼散騎常侍李渾聘于梁。冬十一月甲午,車駕狩于西山。乙巳,還宮。是歲,吐谷渾、高麗、蠕蠕并遣使朝貢。
二年春二月丁卯,徐州人劉烏黑聚眾反,遣行臺慕容紹宗討平之。三月,梁人來聘。以旱故,宥死罪已下囚。丙午,以開府儀同三司孫騰為太保。壬子,以勃海王世子高澄為大將軍,領中書監。元弼為錄尚書事。以尚書左仆射司馬子如為尚書令。以太原公高洋為左仆射。夏五月甲午,遣散騎常侍魏季景聘于梁。丁酉,太尉、廣陽王湛薨。秋八月癸酉,尚書令司馬子如坐事免。九月甲申,以開府儀同三司、濟陰王暉業為太尉。太師、咸陽王坦坐事免,以王還第。冬十月丁巳,太保孫騰、大司馬高隆之各為括戶大使,凡獲逃戶六十余萬。十一月,西河地陷,有火出。甲申,以司徒高隆之為尚書令,以前大司馬婁昭為司徒。庚子,祀圓丘。辛丑,梁人來聘。是歲,吐谷渾、地豆干、室韋、高麗、蠕蠕、勿吉等并遣使朝貢。
三年春正月丙申,遣兼散騎常侍李獎聘于梁。二月庚申,吐谷渾國奉其從妹以備后庭,納為容華嬪。夏五月甲辰,大赦。秋七月庚子,梁人來聘。冬十月,遣中書舍人尉瑾聘于梁。十二月,以司空侯景為司徒,以中書令韓軌為司空。戊子,以太保孫騰為錄尚書事。是歲,高麗、吐谷渾、蠕蠕并遣使朝貢。
四年夏五月壬寅,梁人來聘。六月庚子,以司徒侯景為河南大行臺,應機討防。秋七月壬寅,遣兼散騎常侍元廓聘于梁。八月,移洛陽漢魏石經于鄴。是歲,室韋、勿吉、地豆干、高麗、蠕蠕并遣使朝貢。
五年春正月己亥朔,日有蝕之。丙午,勃海王高歡薨。辛亥,司徒侯景降于西魏以求救。西魏遣其將李弼、王思政赴之。思政等入據潁川,景乃出走豫州。乙丑,梁人來聘。二月,侯景復背西魏歸梁。夏四月壬申,大將軍高澄來朝。甲午,遣兼散騎常侍李緯聘于梁。五月丁酉朔,大赦。戊戌,以尚書右仆射、襄城王旭為太尉。甲辰,以太原公高洋為尚書令,領中書監。以青州刺史尉景為大司馬。以開府儀同三司庫狄干為太師。以錄尚書事孫騰為太傅。以汾州刺史賀拔仁為太保。以司空韓軌為司徒。以領軍將軍可朱渾道元為司空。以司徒高隆之錄尚書事,以徐州刺史慕容紹宗為尚書左仆射,高陽王斌為右仆射。戊午,大司馬尉景薨。六月乙酉,帝為勃海王舉哀于東堂,服緦衰。秋九月辛丑,梁貞陽侯蕭明寇徐州,堰泗水于寒山,灌彭城,以應侯景。冬十一月乙酉,以尚書左仆射慕容紹宗為東南道行臺,與大都督高岳、潘相樂大破禽之,及其二子瑀道。十二月乙亥,蕭明至,帝御閶闔門,讓而宥之。岳等回師討侯景。是歲,高麗、勿吉并遣使朝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