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下敘傳第七十下
《坤》作地勢,高下九則,自昔黃、唐,經略萬國,燮定東西,疆理南北。三代損益,降及秦、漢,革鏟五等,制立郡縣。略表山川,彰其剖判。述《地理志》第八。
夏乘四載,百川是導。唯河為艱,災及后代。商竭周移,秦決南涯,自茲歫漢,北亡八支。文陻棗野,武作《瓠歌》,成有平年,后遂滂沱。爰及溝渠,利我國家。述《溝洫志》第九。
虙羲畫卦,書契后作,虞夏商周,孔纂其業,纂《書》刪《詩》,綴《禮》正《樂》,彖系大《易》,因史立法。六學既登,遭世罔弘,群言紛亂,諸子相騰。秦人是滅,漢修其缺,劉向司籍,九流以別。爰著目錄,略序洪烈。述《藝文志》第十。
上嫚下暴,惟盜是伐,勝、廣熛起,梁、籍扇烈。赫赫炎炎,遂焚咸陽,宰割諸夏,命立侯王,誅嬰放懷,詐虐以亡。述《陳勝項籍傳》第一。
張、陳之交,斿如父子,攜手遁秦,拊翼俱起。據國爭權,還為豺虎,耳謀甘公,作漢藩輔。述《張耳陳馀傳》第二。
三枿之起,本根既朽,枯楊生華,曷惟其舊!橫雖雄材,伏于海隝,沐浴尸鄉,北面奉首,旅人慕殉,義過《黃鳥》。述《魏豹田儋韓信傳》第三。
信惟餓隸,布實黥徒,越亦狗盜,芮尹江湖。云起龍襄,化為侯王,割有齊、楚,跨制淮、梁。綰自同闬,鎮我北疆,德薄位尊,非胙惟殃。吳克忠信,胤嗣乃長。述《韓彭英盧吳傳》第四。
賈廑從旅,為鎮淮、楚。澤王瑯邪,權激諸呂。濞之受吳,疆土逾矩,雖戒東南,終用齊斧。述《荊燕吳傳》第五。
太上四子:伯兮早夭,仲氏王代,斿宅于楚。戊實淫,平陸乃紹。其在于京,奕世宗正,劬勞王室,用侯陽成。子政博學,三世成名,述《楚元王傳》第六。
季氏之詘,辱身毀節,信于上將,議臣震栗。欒公哭梁,田叔殉趙,見危授命,誼動明主,布歷燕、齊,叔亦相魯,民思其政,或金或社。述《季布欒布田叔傳》第七。
高祖八子,二帝六王。三趙不辜,淮厲自亡,燕靈絕嗣,齊悼特昌。掩有東土,自岱徂海,支庶分王,前后九子。六國誅斃,適齊亡祀。城陽、濟北,后承我國。赳赳景王,匡漢社稷。述《高五王傳》第八。
猗與元勛,包漢舉信,鎮守關中,足食成軍,營都立宮,定制修文。平陽玄默,繼而弗革,民用作歌,化我淳德,漢之宗臣,是謂相國。述《蕭何曹參傳》第九。
留侯襲秦,作漢腹心,圖折武關,解厄鴻門。推齊銷印,驅至越、信;招賓四老,惟寧嗣君。陳公擾攘,歸漢乃安,斃范亡項,走狄擒韓,六奇既設,我罔艱難。安國廷爭,致仕杜門。絳侯矯矯,誅呂尊文。亞夫守節,吳、楚有勛。述《張陳王周傳》第十。
舞陽鼓刀,滕公廄騶,潁陰商販,曲周庸夫,攀龍附鳳,并乘天衢。述《樊酈滕灌傅靳周傳》第十一。
北平志古,司秦柱下,定漢章程,律度之緒。建平質直,犯上干色;廣阿之廑,食厥舊德。故安執節,責通請錯,蹇蹇帝臣,匪躬之故。述《張周趙任申屠傳》第十二。
食其監門,長揖漢王,畫襲陳留,進收敖倉,寒隘杜津,王基以張。賈作行人,百越來賓,從容風議,博我以文。敬繇役夫,遷京定都,內強關中,外和匈奴。叔孫奉常,與時抑揚,稅介免胄,禮義是創。或哲或謀,觀國之光,述《酈陸朱婁叔孫傳》第十三。
淮南僣狂,二子受殃。安辯而邪,賜頑以荒,敢行稱亂,窘世薦亡。述《淮南衡山濟北傳》第十四。
蒯通一說,三雄是敗,覆酈驕韓,田橫顛沛。被之拘系,乃成患害。充、躬罔極,交亂弘大。述《蒯伍江息夫傳》第十五。
萬石溫溫,幼寤圣君,宜爾子孫,夭夭伸伸,慶社于齊,不言動民。衛、直、周、張,淑慎其身。述《萬石衛直周張傳》第十六。
孝文三王,代孝二梁,懷折亡嗣,孝乃尊光。內為母弟,外捍吳、楚,怙寵矜功,僣欲失所,思心既霿,牛禍告妖。帝庸親親,厥國五分,德不堪寵,四支不傳。述《文三王傳》第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