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下敘傳第七十下
四皓遁秦,古之逸民,不營不拔,嚴平、鄭真。吉因于賀,涅而不緇;禹既黃發,以德來仕。舍惟正身,勝死善道;郭欽、蔣詡,近遁之好。述《王貢兩龔鮑傳》第四十二。
扶陽濟濟,聞《詩》聞《禮》。玄成退讓,仍世作相。漢之宗廟,叔孫是謨,革自孝元,諸儒變度。國之誕章,博載其路。述《韋賢傳》第四十三。
高平師師,惟辟作威,圖黜兇害,天子是毗。博陽不伐,含弘光大,天誘其衷,慶流苗裔。述《魏相丙吉傳》第四十四。
占往知來,幽贊神明,茍非其人,道不虛行。學微術昧,或見仿佛,疑殆匪闕,違眾迕世,淺為尤海,深作敦害。述《眭兩夏侯京翼李傳》第四十五。
廣漢尹京,克聰克明;延壽作翊,既和且平。矜能訐上,俱陷極刑。翁歸承風,帝揚厥聲。敞亦平平,文雅自贊;尊實赳赳,邦家之彥;章死非罪,士民所嘆。述《趙尹韓張兩王傳》第四十六。
寬饒正色,國之司直。豐繄好剛,輔亦慕直。皆陷狂狷,不典不式。崇執言責,隆持官守。寶曲定陵,并有立志。述《蓋諸葛劉鄭毋將孫何傳》第四十七。
長倩懙々,覿霍不舉,遇宣乃拔,傅元作輔,不圖不慮,見躓石、許。述《蕭望之傳》第四十八。
子明光光,發跡西疆,列于御侮,厥子亦良。述《馮奉世傳》第四十九。
宣之四子,淮陽聰敏,舅氏蘧蒢,幾陷大理。楚孝惡疾,東平失軌,中山兇短,母歸戎里。元之二王,孫后大宗,昭而不穆,大命更登。述《宣元六王傳》第五十。
樂安袖袖,古之文學,民具爾瞻,困于二司。安昌貨殖,朱云作娸。博山忄享慎,受莽之疚。述《匡張孔馬傳》第五十一。
樂昌篤實,不橈不詘,遘閔既多,是用廢黜。武陽殷勤,輔導副君,既忠且謀,饗茲舊勛。高武守王,因用濟身。述《王商史丹傅喜傳》第五十二。
高陽文法,揚鄉武略,政事之材,道德惟薄,位過厥任,鮮終其祿。博之翰音,鼓妖先作。述《薜宣朱博傳》第五十三。
高陵修儒,任刑養威,用合時宜,器周世資。義得其勇,如虎如貔,進不跬步,宗為鯨鯢。述《翟方進傳》第五十四。
統微政缺,災眚屢發。永陳厥咎,戒在三七。鄴指丁、傅,略窺占術。述《谷永杜鄴傳》第五十五。
哀、平之恤,丁、傅、莽、賢。武、嘉戚之,乃喪厥身。高樂廢黜,咸列貞臣。述《何武王嘉師丹傳》第五十六。
淵哉若人!實好斯文。初擬相如,獻賦黃門,輟而覃思,草《法》纂《玄》,斟酌《六經》,放《易》象《論》,潛于篇籍,以章厥身。述《揚雄傳》第五十七。
獷獷亡秦,滅我圣文,漢存其業,六學析分。是綜是理,是綱是紀,師徒彌散,著其終始,述《儒林傳》第五十八。
誰毀誰譽,譽其有試。泯泯群黎,化成良吏。淑人君子,時同功異。沒世遺愛,民有余思。述《遁吏傳》第五十九。
上替下陵,奸軌不勝,猛政橫作,刑罰用興。曾是強圉,掊克為雄,報虐以威,殃亦兇終。述《酷吏傳》第六十。
四民食力,罔有兼業,大不淫侈,細不匱乏,蓋均無貧,遵王之法。靡法靡度,民肆其詐,逼上并下,荒殖其貨。侯服玉食,敗俗傷化。述《貨殖傳》第六十一。
開國承家,有法有制,家不臧甲,國不專殺。矧乃齊民,作威作惠,如臺不匡,禮法是謂!述《游俠傳》第六十二。
彼何人斯,竊此富貴!營損高明,作戒后世。述《佞幸傳》第六十三。
于惟帝典,戎夷猾夏!周宣攘之,亦列《風》、《雅》。宗幽既昏,淫于褒女,戎敗我驪,遂亡酆鄗。大漢初定,匈奴強盛,圍我平城,寇侵邊境。至于孝武,爰赫斯怒,王師雷起,霆擊朔野。宣承其末,乃施洪德,震我威靈,五世來服。王莽竊命,是傾是覆,備其變理,為世典式。述《匈奴傳》第六十四。
西南外夷,種別域殊。南越尉佗,自王番禺。攸攸外寓,閩越、東甌。爰洎朝鮮,燕之外區。漢興柔遠,與爾剖符。皆恃其岨,乍臣乍驕,孝武行師,誅滅海隅。述《西南夷兩越朝鮮傳》第六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