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十上 文苑列傳第七十上
逮及亡新,時漢之衰,偷忍淵囿,篡器慢違,徒以勢便,莫能卒危。假之十八,誅自京師。天畀更始,不能引維。慢藏招寇,復致赤眉。海內(nèi)云擾,諸夏滅微。群龍并戰(zhàn),未知是非。于時圣帝,赫然申威,荷天人之符,兼不世之姿。受命于皇上,獲助于靈祇。立號高邑,搴旗四麾。首策之臣,運籌出奇;虓怒之旅;如虎如螭。師之攸向,無不靡披。蓋夫燔魚剸蛇,莫之方斯。大呼山東,響動流沙。要龍淵,首鏌铘,命騰太白,親發(fā)狼、弧。南禽公孫,北背強胡,西平隴、冀,東據(jù)洛都。乃廓平帝宇,濟蒸人于涂炭,成兆庶之亹亹,遂興復乎大漢。
今天下新定,矢石之勤始瘳,而主上方以邊垂為憂,忿葭萌之不柔,未遑于論都而遺思雍州也。方躬勞圣思,以率海內(nèi),厲撫名將,略地疆外,信威于征伐,展武乎荒裔。若夫文身鼻飲緩耳之主,椎結(jié)左衽鐻鍝之君,東南殊俗不羈之國,西北絕域難制之鄰,靡不重譯納貢,請為藩臣。上猶謙讓,而不伐勤。意以為獲無用之虜,不如安有益之民;略荒裔之地,不如保殖五谷之淵;遠救于已亡,不若近而存存也。今國家躬修道德,吐惠含仁,湛恩沾洽,時風顯宣。徒垂意于持平守實,務(wù)在愛育元元,茍有便于王政者,圣主納焉。何則?物罔挹而不損,道無隆而不移,陽盛則運,陰滿則虧,故存不忘亡,安不諱危,雖有仁義,猶設(shè)城池也。
客以利器不可久虛,而國家亦不忘乎西都,何必去洛邑之渟瀯與?
篤后仕郡文學掾。以目疾,二十余年不窺京師。
篤之外高祖破羌將軍辛武賢,以武略稱。篤常嘆曰:"杜氏文明善政,而篤不任為吏;辛氏秉義經(jīng)武,而篤又怯于事。外內(nèi)五世,至篤衰矣!"
女弟適扶風馬氏。建初三年,車騎將軍馬防擊西羌,請篤為從事中郎,戰(zhàn)沒于射姑山。
所著賦、誄、吊、書、贊、《七言》、《女誡》及雜文,凡十八篇。又著《明世論》十五篇。
子碩,豪俠,以貨殖聞。
王隆字文山,馮翊云陽人也。王莽時,以父任為郎,后避難河西,為竇融左護軍。建武中,為新汲令。能文章,所著詩、賦、銘、書凡二十六篇。
初,王莽末,沛國史岑子孝亦以文章顯,莽以為謁者,著頌、誄、《復神》、《說疾》凡四篇。
夏恭字敬公,梁國蒙人也。習《韓詩》、《孟氏易》,講授門徒常千余人。王莽末,盜賊從橫,攻沒郡縣。恭以恩信為眾所附,擁兵固守,獨安全。光武即位,嘉其忠果,召拜郎中,再遷太山都尉。和集百姓,甚得其歡心。
恭善為文,著賦、頌、詩、《勵學》凡二十篇。年四十九卒官,諸儒共謚曰宣明君。
子牙,少習家業(yè),著賦、頌、贊、誄凡四十篇。舉孝廉,早卒,鄉(xiāng)人號曰文德先生。
傅毅字武仲,扶風茂陵人也。少傅學。永平中,于平陵習章句,因作《迪志詩》曰:
咨爾庶士,迨時斯勖。日月逾邁,豈云旋復!哀我經(jīng)營,旅力靡及。在茲弱寇,靡所庶立。
于赫我祖,顯于殷國。二跡阿衡,克光其則。武丁興商,伊宗皇士。爰作股肱,萬邦是紀。
奕世載德,迄我顯考。保膺淑懿,纘修其道。漢之中葉,俊乂式序,秩彼殷宗,光此勛緒。
伊余小子,穢陋靡逮。懼我世烈,自茲以墜。誰能革濁,清我濯溉?誰能昭暗,啟我童昧?
先人有訓,我訊我誥。訓我嘉務(wù),誨我博學。爰率朋友,尋此舊則。契闊夙夜,庶不懈忒。
秩秩大猷,紀綱庶式。匪勤匪昭,匪壹匪測。農(nóng)夫不怠,越有黍稷,誰能云作,考之居息?
二事敗業(yè),多疾我力。如彼遵衢,則罔所極。二志靡成,聿勞我心。如彼兼聽,則溷于音。
於戲君子,無恒自逸。徂年如流,鮮暇日。行邁屢稅,胡能有迄。密勿朝夕,聿同始卒。
毅以顯宗求賢不篤,士多隱處,故作《七激》以為諷。
建初中,肅宗博召文學之士,以毅為蘭臺令史,拜郎中,與班固、賈逵共典校書。毅追美李明皇帝功德最盛,而廟頌未立,乃依《清廟》作《顯宗頌》十篇奏之,由是文雅顯于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