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十二 列傳第十
歷行臺吏部工部侍郎,從宗弼巡邊,遷刑部尚書,轉元帥左都監。天德二年,遷右監軍。元帥府罷,改山西路統軍使,領西南、西北兩路招討兵馬,坐無功,降臨海軍節度使,歷平陽、太原尹。正隆末,為中都留守,兼西北面都統,討契丹撒八,駐軍歸化州。
世宗即位于遼陽悻使彀英侄阿魯瓦持詔往歸化,命彀英為左副元帥,就遣使召陜西統軍徒單合喜,宣大定改元詔、赦于西南、西北招討司,河東、河北、山東諸路州鎮,調猛安軍屯京畿。阿魯瓦見彀英,彀英猶豫未決,士卒皆欲歸世宗,彀英不得已,乃受詔。以元帥令下諸路,亟泥馬槽二萬具,諸路聞之,以為大軍且至,然后遣人宣赦,所至皆聽命。
大定元年十一月,彀英以軍至中都,同知留守璋請至府議事。彀英疑璋有謀,乃陽許諾,排節仗若將往者,遂率騎從出施仁門,駐兵通州。見世宗于三河。詔彀英以便宜規措河南、陜西、山東邊事。二年正月,至南京,遂復汝、潁、嵩等州縣,授世襲猛安。入拜平章政事,罷為東京留守,未行,改濟南尹。
初,彀英宿將恃功,在南京頗瀆貨,不恤軍民。詔使問以邊事,彀英不答,謂詔使曰:“爾解何事,待我到闕奏陳。”及召入,竟無一語及邊事者。在相位多自專,己所欲輒自奏行之。除留守,輒忿忿不接賓客,雖近臣往亦不見。上怒,遂改濟南。上數之曰:“朕念卿父有大功于國,卿舊將亦有功,故改授此職,卿宜知之。若復不悛,非但不保官爵,身亦不能保也。”彀英頓首謝。
久之,改平陽尹,致仕。起為西京留守,以母憂去官。尋以本官起復。俄復為東京,歷上京,詔曰:“上京王業所起,風俗日趨詭薄,宗室聚居,號為難治。卿元老大臣,眾所聽服,當正風俗,檢制宗室,持以大體。”十五年。致仕。
久之,史臣上《太宗》、《睿宗實錄》,上曰:“當時舊人親見者,惟彀英在。”詔修撰溫迪罕締達往北京就其家問之,多更定焉。
十九年,薨,年七十四。最前后以功被賞者十有一,金為兩二百五十,銀為兩六千五百,絹為疋八百,綿為兩二千,馬三百十有四,牛羊六千五百,奴婢百三十人。
麻吉,銀術可之母弟也。年十五,隸軍中,從破高麗兵,下寧江州,平系遼女直,克黃龍府,皆身先力戰,以功為謀克,繼領猛安。破奚兵千余。自斡魯古攻下咸、信、瀋州及東京諸城,麻吉皆有功。都統杲取中京,與稍合、胡拾答別降楚里迪部,屯兵高州。以兵援蒙刮勃堇,大破敵兵,變敗恩州兵五萬人。討平遼人聚中京山谷者,降三千余人。戰于高州境上,伏矢射之中目,遂卒。
麻吉大小三十余戰,所至皆捷。皇統中,贈銀青光祿大夫,謚毅敏。子沃側。
沃側,年十七,隸軍中,從拔離速擊遼將馬五,敗之。麻吉死,領其職。宗望伐宋,至河上。宋兵屯于河外,以二舟來伺我師,乃遣沃側率勇士數輩,以一舟往迎之,盡俘以還。襲康王于江、淮間,沃側皆與焉。師還,駐東平。及廢齊,屯兵河北,招降旁近諸營,多獲畜產兵仗,軍帥嘉之,賞以甲馬。
后攻陜西,為右翼都統,攻城破敵,皆與有功。師還,正授謀克。遷華州防御使,屬關中歲饑,盜賊充斥,沃側募兵討平之,部以無事。郡人列狀丐留,不報。未幾,除迪列部族節度使,改迭刺部。用廉入為都水使者,秩滿,同知燕京留守事,為西北路招討使。
撒八秩滿已數月,冒其俸祿,不即解去,沃側發其事。撒八反,沃側遇害。
拔離速,銀術可弟。天輔六年,宗翰在北安州,將會斜也于奚王嶺,遼兵奄至古北口,使婆盧火、渾黜各領兵二百,擊之。渾黜請濟師,宗翰欲自往,希尹、婁室曰:“此易與耳,請以千人為公破之。”渾黜以騎士三十人前行,至古北口,遇其游兵,逐入山谷,遼人以步騎萬余迫戰,亡騎五人,渾黜退據關口。希尹、婁室至,拔離速、訛謀罕、胡實海推鋒奮擊,大破之,斬馘甚眾,盡獲甲胄輜重。希尹與撒里古獨、裴滿突捻敗其伏兵,殺千余人,獲馬百余匹。婁室拒夏人出陵野嶺,留拔離速以兵二百,據險守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