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二十一 列傳第五十九
貞祐初,罷為定海軍節度使。是時,道路不通,維翰舟行遇盜,呼謂之曰:“爾輩本良民,因亂至此,財物不惜,勿恐吾家。”盜感其言而去。至鎮,無兵備,鄰郡皆望風奔潰,維翰謂吏民曰:“孤城不可守。此州阻山浮海,當有生地,無俱為魚肉也。”乃縱百姓避難。維翰率吏民愿從者奔東北山,結營堡自守,力窮被執不肯降。妻姚氏亦不肯屈,與維翰俱死。詔贈中奉大夫,姚氏芮國夫人,謚貞潔。
移剌古與涅,安化軍節度使。貞祐初,大元年兵取密州,古與涅率兵力戰,流矢連中其頸,既拔去復中其頰,死焉。貞祐三年,詔贈安遠大將軍、知益都府事。
宋扆,中都宛平人也。正隆五年進士。歷辰州、寧化州軍事判官,曹王府記室參軍。陜西西路轉運都勾判官。補尚書省令史,除武定軍節度副使、中都右警巡使。時固安縣丞劉昭與部民裴原爭買鄰田,扆用昭屬,抑原使毋爭。御史臺劾奏,奪一官,解職,降廣寧府推官。改遼東路鹽使。丁父憂,起復吏部員外郎,歷薊、曹、景州刺史,同知中都路轉運使事,遷北京、臨潢等路按察使。改安國軍節度使、河東南路轉運使。御史劾其前任按察侵民舍不稱職,降沂州防御使,移浚州,遷山東西路轉運使,改定海軍節度使。貞祐二年,改沁南軍,正月,大元兵至懷州,城破死焉。扆天資刻酷,所至不容物,以是蹭蹬于世云。
烏古論榮祖,本名福興,河間人。明昌二年進士,歷官補尚書省令史,除都轉運司都勾判官,轉弘文校理,升中都總管府判官,察廉除震武軍節度副使、彰德府司馬,累遷戶部員外郎、寧海州刺史。貞祐二年城破,榮祖猶力戰,死之。贈安武軍節度使,賜謚毅勇。
烏古論仲溫,本名胡剌,蓋州按春猛安人。大定二十五年進士,累官太學助教、應奉翰林文字、河東路提刑判官,改河北東路轉運副使。御史薦前任提刑稱職,遷同知順天軍節度使事,簽上京、東京等路按察司事,改提舉肇州漕運、兼同知武興軍節度使事、東勝州刺史。坐前在上京不稱職,降鎮寧軍節度副使。改滑州刺史、河東南路按察副使、壽州防御使。貞祐初,遷鎮西軍節度使。是時,中都被圍,遂至太原,移書安撫使賈益謙,約以鄉兵救中都。因馳驛如平陽,將與益謙會于絳,不能進,抵平陽而還。仲溫嘗治平陽,吏民爭留之,仲溫曰:“平陽巨鎮,易為守御,于私計得矣,如嵐州何。”遂還鎮。已而大元兵大至,城破,不屈而死。贈資德大夫、婆速路兵馬都總管,謚忠毅,歲時致祭。
九住,宗室子,為武州刺史,唐括孛果速為軍事判官。貞祐二年十一月,大元兵取九住子侄抵城下,謂之曰:“山東、河北今皆降我,汝之家屬我亦得已,茍不速降,且殺之也。”九住曰:“當以死報國,遑恤家為。”無何,城破,力戰而死,孛果速亦不屈死焉。詔贈九住臨海軍節度使,加驃騎衛上將軍。孛果速建州刺史,加鎮國上將軍。仍令樹碑,歲時致祭。
李演,字巨川,任城人。泰和六年進士第一,除應奉翰林文字。再丁父母憂,居鄉里,貞祐初,任城被兵,演墨衰為濟州刺史,畫守御策。召集州人為兵。搏戰三日,眾皆市人不能戰,逃散。演被執,大將見其冠服非常,且知其名,問之曰:“汝非李應奉乎?”演答曰:“我是也。”使之跪,不肯,以好語撫之,亦不聽,許之官祿,演曰:“我書生也,本朝何負于我,而利人之官祿哉!”大將怒,擊折其脛,遂曳出殺之,時年三十余。贈濟州刺史,詔有司為立碑云。
劉德基,大興人。貞祐元年,特賜同進士出身。守官邊邑,夏兵攻城,德基坐廳事,積薪其傍,謂家人曰“城破即焚我。”及城破,其家人不忍縱火,遂被執。脅使跪降,德基不屈。同僚故人紿夏人曰:“此人素病狂,故敢如此。”德基曰:“為臣子當如此爾,吾豈狂耶?”夏人壯其義,乃系諸獄,冀其改圖。已而召問,德基大罵,終不能從,曰:“吾豈茍生者哉!”遂害之。贈朝列大夫、同知通遠軍節度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