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九十六上 列傳第一百四十六上
太宗伐遼東還,遣祿東贊來賀。奉表曰:"圣天子平定四方,日月所照之國,并為臣妾,而高麗恃遠,闕于臣禮。天子自領百萬,度遼致討,隳城陷陣,指日凱旋。夷狄才聞陛下發駕,少進之間,已聞歸國。雁飛迅越,不及陛下速疾。奴忝預子婿,喜百常夷。夫鵝,猶雁也,故作金鵝奉獻。"其鵝黃金鑄成,其高七尺,中可實酒三斛。
二十二年,右衛率府長史王玄策使往西域,為中天竺所掠。吐蕃發精兵與玄策擊天竺,大破之,遣使來獻捷。
高宗嗣位,授弄贊為駙馬都尉,封西海郡王,賜物二千段。弄贊因致書于司徒長孫無忌等云:"天子初即位,若臣下有不忠之心者,當勒兵以赴國除討。"并獻金銀珠寶十五種,請置太宗靈座之前。高宗嘉之,進封為賓王,賜雜彩三千段。因請蠶種及造酒、碾、硙、紙、墨之匠,并許焉。乃刊石像其形,列昭陵玄闕之下。
永徽元年,弄贊卒。高宗為之舉哀,遣右武候將軍鮮于臣濟持節赍璽書吊祭。弄贊子早死,其孫繼立,復號贊普,時年幼,國事皆委祿東贊。祿東姓薛氏,雖不識文記,而性明毅嚴重,講兵訓師,雅有節制,吐蕃之并諸羌,雄霸本土,多其謀也。
初,太宗既許降文成公主,贊普使祿東贊來迎,召見顧問,進對合旨,太宗禮之,有異諸蕃,乃拜祿東贊為右衛大將軍,又以瑯邪長公主外孫女段氏妻之。祿東贊辭曰:"臣本國有婦,父母所聘,情不忍乖。且贊普未謁公主,陪臣安敢輒娶。"太宗嘉之,欲撫以厚恩,雖奇其答而不遂其請。祿東贊有子五人:長曰贊悉若,早死;次欽陵,次贊婆,次悉多干,次勃論。及東贊死,欽陵兄弟復專其國。
后與吐谷渾不和,龍朔、麟德中遞相表奏,各論曲直,國家依違,未為與奪。吐蕃怨怒,遂率兵以擊吐谷渾。吐谷渾大敗,河源王慕容諾曷缽及弘化公主脫身走投涼州,遣使告急。
咸亨元年四月,詔以右威衛大將軍薛仁貴為邏娑道行軍大總管,左衛員外大將軍阿史那道真、右衛將軍郭待封為副,率眾十余萬以討之。軍至大非川,為吐蕃大將論欽陵所敗,仁貴等并坐除名。吐谷渾全國盡沒,唯慕容諾曷缽及其親信數千帳來內屬,仍徙于靈州。自是吐蕃連歲寇邊,當、悉等州諸羌盡降之。
上元三年,進寇鄯、廓等州,殺掠人吏,高宗命尚書左仆射劉仁軌往洮河軍鎮守以御之。儀鳳三年,又命中書令李敬玄兼鄯州都督,往代仁軌于洮河鎮守。仍召募關內、河東及諸州驍勇,以為猛士,不簡色役。亦有嘗任文武官者召入殿庭賜宴,遣往擊之。又令益州長史李孝逸、巂州都督拓王奉等發劍南、山南兵募以防御之。其年秋,敬玄與工部尚書劉審禮率兵與吐蕃戰于青海。官軍敗積,審禮沒于陣,敬玄按軍不敢救。俄而收軍卻出,頓于承風嶺,阻泥溝不能動,賊屯于高岡以壓之。偏將左領軍員外將軍黑齒常之率敢死之士五百人,夜斫賊營,賊遂潰亂,自相蹂踐,死者三百余人。敬玄遂擁眾鄯州,坐改為衡州刺史。往劍南兵募,于茂州之西南筑安戎城以壓其境。俄有生羌為吐蕃鄉導,攻陷其城,遂引兵守之。時吐蕃盡收羊同、黨項及諸羌之地,東與涼、松、茂、巂等州相接,南至婆羅門,西又攻陷龜茲、疏勒等四鎮,北抵突厥,地方萬余里,自漢、魏已來,西戎之盛,未之有也。
高宗聞審禮等敗沒,召侍臣問綏御之策,中書舍人郭正一曰:"吐蕃作梗,年歲已深,命將興師,相繼不絕。空勞士馬,虛費糧儲,近討則徒損兵威,深入則未窮巢穴,望少發兵募,且遣備邊,明烽堠,勿令侵抄。使國用豐足,人心葉同,寬之數年,可一舉而滅。"給事中劉齊賢、皇甫文亮等皆言嚴守之便。尋而黑齒常之破吐蕃大將贊婆及素和貴于良非川,殺獲二千余級,吐蕃遂引退。詔以常之為河源軍使以鎮御之。
儀鳳四年,贊普卒,其子器弩悉弄嗣位,復號贊普,時年八歲,國政復委于欽陵。遣其大臣論寒調傍來告喪。且請和。高宗遣郎將宋令文入蕃會葬。永隆元年,文成公主薨,高宗又遣使吊祭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