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本紀第八
十四年春正月癸亥,改封契丹松漠郡王李召固為廣化王,奚饒樂郡王李魯蘇為奉誠王,封宗室外甥女二人為公主,各以妻之。二月庚戌朔,邕州獠首領梁大海、周光等據賓、橫等州叛,遣驃騎大將軍兼內侍楊思勖討之。三月壬寅,以國甥東華公主降于契丹李召固。
夏四月癸丑,御史中丞宇文融與御史大夫崔隱甫彈尚書右丞相、兼中書令張說,鞫于尚書省。丁巳,戶部侍郎李元纮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庚申,張說停兼中書令。丁卯,太子少師、岐王范薨,冊贈惠文太子。辛丑,于定、恒、莫、易、滄等五州置軍以備突厥。五月癸卯,戶部進計帳,今年管戶七百六萬九千五百六十五,管口四千一百四十一萬九千七百一十二。
六月戊午,大風,拔木發屋,毀端門鴟吻,都城門等及寺觀鴟吻落者殆半。上以旱、暴風雨,命中外群官上封事,指言時政得失,無有所隱。秋七月癸丑夜,瀍水暴漲入漕,漂沒諸州租船數百艘,溺者甚眾。九月己丑,檢校黃門侍郎兼磧西副大都護杜暹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是秋,十五州言旱及霜,五十州言水,河南、河北尤甚,蘇、同、常、福四州漂壞廬舍,遣御史中丞宇文融檢覆賑給之。
冬十月,廢麟州。庚申,幸汝州廣成湯。己巳,還東都。十一月甲戌,突厥遣使來朝。辛丑,渤海靺鞨遣其子義信來朝,并獻方物。十二月丁巳,幸壽安之方秀川。己未,日色赤如赭。壬戌,還東都。
十五年春正月戊寅,制草澤有文武高才,令詣闕自舉。庚子,太史監復為太史局,依舊隸秘書省。辛丑,涼州都督王君掞破吐蕃于青海之西,虜輜車、馬羊而還。二月,遣左監門將軍黎敬仁往河北賑給貧乏,時河北牛畜大疫。己巳,尚書右丞相張說、御史大夫崔隱甫、中丞宇文融以朋黨相構,制說致仕,隱甫免官侍母,融左遷魏州刺史。夏五月,晉州大水,漂損居人廬舍。癸酉,以慶王潭為涼州都督兼河西諸軍節度大使,忠王浚為單于大都護、朔方節度大使,棣王洽為太原冀北牧、河北諸軍節度大使,鄂王涓為幽州都督、河北節度大使,榮王滉為京兆牧、隴右節度大使,光王涺為廣州都督、五府節度大使,儀王濰為河南牧,潁王潭為安東都護、平盧軍節度大使,永王澤為荊州大都督,壽王清為益州大都督、劍南節度大使,延王洄為安西大都護、磧西節度大使,盛王沐為揚州大都督,并不出閣。秋七月甲戌,雷震興教門樓兩鴟吻,欄檻及柱災。禮部尚書蘇颋卒。庚寅,鄜州洛水泛漲,壞人廬舍。辛卯,又壞同州馮翊縣廨宇,及溺死者甚眾。丙申,改武臨縣為潁陽縣。己亥,赦都城系囚,死罪降從流,徒已下罪悉免之。
九月丙子,吐蕃寇瓜州,執刺史田元獻及王君掞父壽,殺掠人吏,盡取軍資倉糧而去。丙戌,突厥毗伽可汗使其大臣梅錄啜來朝。閏月庚子,突騎施蘇祿、吐蕃贊普圍安西,副大都護趙頤貞擊走之。庚申,車駕發東都,還京師。回紇部落殺王君掞于甘州之鞏筆驛。制檢校兵部尚書蕭嵩兼判涼州事,總兵以御吐蕃。是秋,六十三州水,十七州霜旱;河北饑,轉江淮之南租米百萬石以賑給之。
冬十月己卯,至自東都。十二月乙亥,幸溫泉宮。丙戌,至自溫泉宮。
十六年春正月庚子,始聽政于興慶宮。春、瀧等州獠首領瀧州刺史陳行范、廣州首領馮仁智、何游魯叛,遣驃騎大將軍楊思勖討之。壬寅,安西副大都護趙頤貞敗吐蕃于曲子城。甲子,黑水靺鞨遣使來朝獻。秋七月,吐蕃寇瓜州,刺史張守珪擊破之。乙巳,檢校兵部尚書蕭嵩、鄯州都督張志亮攻拔吐蕃門城,斬獲數千級,收其資畜而還。丙辰,新羅王金興光遣使貢方物。八月己巳,特進張說進《開元大衍歷》,詔命有司頒行之。辛卯,蕭嵩又遣杜賓客擊吐蕃于祁連城,大破之,獲其大將一人,斬首五千級。九月丙午,以久雨,降死罪從流,徒以下原之。
冬十月己卯,幸溫泉宮。己丑,至自溫泉宮。十一月癸巳朔,檢校兵部尚書、河西節度判涼州事蕭嵩為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余如故。十二月丁卯,幸溫泉宮。丁丑,至自溫泉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