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列傳第二◎昭明太子 哀太子 愍懷太子
太子性寬和,兼神用端嶷,在于賊手,每不屈意。初,侯景西上,攜太子同行,及其敗歸,部伍不復(fù)整肅,太子所乘船居后,不及賊眾,左右心腹并勸因此入北。太子曰:"家國喪敗,志不圖生;主上蒙塵,寧忍違離?吾今逃匿,乃是叛父,非謂避賊。"便涕泗鳴咽,令即前進。賊以太子有器度,每常憚之,恐為后患,故先及禍。承圣元年四月,追謚哀太子。
愍懷太子方矩,字德規(guī),世祖第四子也。初封南安縣侯,隨世祖在荊鎮(zhèn)。太清初,為使持節(jié)、督湘、郢、桂、寧、成、合、羅七州諸軍事、鎮(zhèn)南將軍、湘州刺史。尋征為侍中、中衛(wèi)將軍,給鼓吹一部。世祖承制,拜王太子,改名元良。承圣元年十一月丙子,立為皇太子。及西魏師陷荊城,太子與世祖同為魏人所害。
太子聰穎,頗有世祖風(fēng),而兇暴猜忌。敬帝承制,追謚愍懷太子。
陳吏部書姚察曰:孟軻有言:"雞鳴而起,孳孳為善者,舜之徒也。"若乃布衣韋帶之士,在于畎畝之中,終日為之,其利亦已博矣。況乎處重明之位,居正體之尊,克念無怠,烝烝以孝。大舜之德,其何遠(yuǎn)之有哉!
《梁書》 唐·姚思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