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五十 列傳第三十八
李慶,字德孚,順義人。洪武中,以國子生署右僉都御史,后授刑部員外郎,遷紹興知府。永樂元年召為刑部侍郎。性剛果,有干局,馭下甚嚴。帝以為才,數命治他事,不得時至部。然屬吏與罪人交通私饋餉,慶輒知之,繩以重法。五年,改左副都御史。兩遭親喪,并起復。時勛貴武臣多令子弟家人行商中鹽,為官民害。慶言:“舊制,四品以上官員家不得與民爭利。今都督蔡福等既行罰,公侯有犯,亦乞按問。”帝命嚴禁如制。忻成伯趙彝擅殺運夫,盜賣軍餉。都督譚青、朱崇貪縱。慶劾之,皆下吏。已,劾都督費瓛欺罔、梁銘貪暴、鎮守德州都督曹得黷貨。皆被責。中外凜其風采。十八年進工部尚書,尋兼領兵部事。
仁宗立,改兵部,加太子少保。弋謙以言事忤旨,呂震等交口詆之,惟慶與夏原吉無所言。帝尋悟,降敕自責,并責震等,震等甚愧此兩人。山陵事多,趣辦中官有求,執不與,人多嚴憚之,號為“生李”。奉命侍皇太子謁孝陵,在途約束將士,秋毫無所擾。太子欲獵,慶諫止。及太子還北京,遂留慶南京兵部。
宣德二年,安遠侯柳升討黎利,命慶參贊軍務,許擇部曹賢能者自隨。師至鎮夷關,升意輕賊,不為備。郎中史安、主事陳鏞言于慶。時慶已病甚,強起告升。升不聽,直前,中伏敗死。慶病遂篤,明日亦死,一軍盡沒。
師逵,字九達,東阿人。少孤,事母至孝。年十三,母疾,思藤花菜。逵出城南二十余里求得之。及歸,夜二鼓,遇虎。逵驚呼天,虎舍之去。母疾尋愈。洪武中,以國子生從御史出按事,為御史所劾,逮至。帝偉其貌,釋之,謫御史臺書案牘。久之,擢御史,遷陜西按察使。獄囚淹系千人,浹旬盡決遣,悉當其罪。母憂去官,廬墓側,不飲酒食肉者三年。成祖即位,召為兵部侍郎,改吏部。永樂四年建北京宮殿,分遣大臣出采木。逵往湖、湘,以十萬眾入山辟道路,召商賈,軍役得貿易,事以辦。然頗嚴刻,民不堪,多從李法良為亂。左中允周干劾之。時仁宗監國,以帝所特遣,置不問。八年,帝北征,命總督饋餉,逵請量程置頓堡,更遞轉輸。從之。
逵佐蹇義在吏部二十年,人不敢干以私。仁宗嗣位,與趙羾、古樸皆改官南京,而逵進戶部尚書,兼掌吏部。宣德二年正月卒官,年六十二。
逵廉,不殖生產,祿賜皆分宗黨。有子八人,至無以自贍。成祖在北京嘗語左右曰:“六部扈從臣,不貪者惟逵而已。”古樸,字文質,陳州人。洪武中以太學生清理郡縣田賦圖籍,還隸五軍斷事理刑。自陳家貧,愿得祿養母。帝嘉之,除工部主事。母歿,官給舟歸葬。服闋,改兵部,累遷郎中。建文三年擢兵部侍郎。
成祖即位,改戶部。永樂二年,樸奏:“先奉詔令江西、湖廣及蘇、松諸府輸糧北京,今聞并患水潦,轉運艱難,而北京諸郡歲幸豐。宜發鈔命有司增價收糴,減南方運。”從之。營建北京,命采木江西,以恤民見褒。七年,帝北巡,皇太子監國。召還,佐夏原吉理戶部。仁宗即位,改南京通政使。明年就拜戶部尚書,出督畿內田賦。師逵病,命樸代之。宣德三年二月卒于官。
初,戶部主事劉良不檢,乞中貴人求上考。樸不可。良遂誣奏樸罪,樸就逮。成祖察其誣,得釋。他日,吏部奏予良誥。仁宗曰:“此人素無行,且嘗誣大臣,不可與。”良后果以贓敗。樸在朝三十余年,自郎署至尚書,確然有守,不通干請,與右都御史向寶,俱以清介稱。
寶,字克忠,進賢人。洪武中,以進士授兵部員外郎。九年無過,擢通政使,以不善奏對力辭,改應天府尹。建文時,坐事謫廣西。成祖即位,召復職。已,復坐事下獄,降兩浙鹽運判官。仁宗在東宮,知其廉。及即位,召為右都御史兼詹事,并給兩俸。尋應詔陳八事,多可采者。宣德初,改南京。三年入覲,帝憫其老,命致仕。歸,卒于途。
寶有文學,寬厚愛民,而持身廉直,屢遭困厄不稍易,平居言不及利。歷仕四十余年,卒之日,家具蕭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