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十四 列傳第二
孝靖王太后,光宗生母也。初為慈寧宮宮人。年長矣,帝過慈寧,私幸之,有身。故事:宮中承寵,必有賞賚,文書房內(nèi)侍記年月及所賜以為驗。時帝諱之,故左右無言者。一日,侍慈圣宴,語及之。帝不應。慈圣命取內(nèi)起居注示帝,且好語曰:“吾老矣,猶未有孫。果男者,宗社福也。母以子貴,寧分差等耶?”十年四月封恭妃。八月,光宗生,是為皇長子。既而鄭貴妃生皇三子,進封皇貴妃,而恭妃不進封。二十九年冊立皇長子為皇太子,仍不封如故。三十四年,元孫生,加慈圣徽號,始進封皇貴妃。三十九年病革,光宗請旨得往省,宮門猶閉,抉鑰而入。妃目眚,手光宗衣而泣曰:“兒長大如此,我死何恨!”遂薨。大學士葉向高言:“皇太子母妃薨,禮宜從厚。”不報。復請,乃得允。謚溫肅端靖純懿皇貴妃,葬天壽山。
光宗即位,下詔曰:“朕嗣承基緒,撫臨萬方,溯厥慶源,則我生母溫肅端靖純懿皇貴妃恩莫大焉。朕昔在青宮,莫親溫凊,今居禁闥,徒痛桮棬,欲伸罔極之深悰,惟有肇稱乎殷禮。其準皇祖穆宗皇帝尊生母榮淑康妃故事,禮部詳議以聞。”會崩,熹宗即位,上尊謚曰孝靖溫懿敬讓貞慈參天胤圣皇太后,遷葬定陵,祀奉慈殿。后父天瑞,封永寧伯。
恭恪貴妃鄭氏,大興人。萬歷初入宮,封貴妃,生皇三子,進皇貴妃。帝寵之。外廷疑妃有立己子謀。群臣爭言立儲事,章奏累數(shù)千百,皆指斥宮闈,攻擊執(zhí)政。帝概置不問。由是門戶之禍大起。萬歷二十九年春,皇長子移迎禧宮,十月立為皇太子,而疑者仍未已。
先是,侍郎呂坤為按察使時,嘗集《閨范圖說》。太監(jiān)陳矩見之,持以進帝。帝賜妃,妃重刻之,坤無與也。二十六年秋,或撰《閨范圖說跋》,名曰《憂危竑議》,匿其名,盛傳京師,謂坤書首載漢明德馬后由宮人進位中宮,意以指妃,而妃之刊刻,實藉此為立己子之據(jù)。其文托“朱東吉”為問答。“東吉”者,東朝也。其名《憂危》,以坤曾有《憂危》一疏,因借其名以諷,蓋言妖也。妃兄國泰、侄承恩以給事中戴士衡嘗糾坤,全椒知縣樊玉衡并糾貴妃,疑出自二人手。帝重謫二人,而置妖言不問。逾五年,《續(xù)憂危竑議》復出。是時太子已立,大學士朱賡得是書以聞。書托“鄭福成”為問答。“鄭福成”者,謂鄭之福王當成也。大略言:“帝于東宮不得已而立,他日必易。其特用朱賡內(nèi)閣者,實寓更易之義。”詞尤詭妄,時皆謂之妖書。帝大怒,敕錦衣衛(wèi)搜捕甚急。久之,乃得皦生光者,坐極刑,語詳郭正域、沈鯉傳。
四十一年,百戶王曰乾又告變,言奸人孔學等為巫蠱,將不利于圣母及太子,語亦及妃。賴大學士葉向高勸帝以靜處之,而速福王之藩,以息群言。事乃寢。其后“梃擊”事起,主事王之寀疏言張差獄情,詞連貴妃宮內(nèi)侍龐保、劉成等,朝議氵匈氵匈。貴妃聞之,對帝泣。帝曰:“外廷語不易解,若須自求太子。”貴妃向太子號訴。貴妃拜,太子亦拜。帝又于慈寧宮太后幾筵前召見群臣,令太子降諭禁株連,于是張差獄乃定。神宗崩,遺命封妃皇后。禮部侍郎孫如游爭之,乃止。及光宗崩,有言妃與李選侍同居乾清宮謀垂簾聽政者,久之始息。
崇禎三年七月薨,謚恭恪惠榮和靖皇貴妃,葬銀泉山。
光宗孝元皇后郭氏,順天人。父維城以女貴,封博平伯,進侯。卒,兄振明嗣。后于萬歷二十九年冊為皇太子妃。四十一年十一月薨,謚恭靖。熹宗即位,上尊謚曰孝元昭懿哲惠莊仁合天弼圣貞皇后,遷葬慶陵,祔廟。
孝和王太后,熹宗生母也,順天人。侍光宗東宮,為選侍。萬歷三十二年進才人。四十七年三月薨。熹宗即位,上尊謚曰孝和恭獻溫穆徽慈諧天鞠圣皇太后,遷葬慶陵,祀奉先殿。崇禎十一年三月以加上孝純太后尊謚,于御用監(jiān)得后及孝靖太后玉冊玉寶,始命有司獻于廟。忠賢黨王體乾坐怠玩,論死。蓋距上謚時十有八年矣。
孝純劉太后,莊烈帝生母也,海州人,后籍宛平。初入宮為淑女。萬歷三十八年十二月生莊烈皇帝。已,失光宗意,被譴,薨。光宗中悔,恐神宗知之,戒掖庭勿言,葬于西山。及莊烈帝長,封信王,追進賢妃。時莊烈帝居勖勤宮,問近侍曰:“西山有申懿王墳乎?”曰:“有。”“傍有劉娘娘墳乎?”曰:“有。”每密付金錢往祭。及即位,上尊謚曰孝純恭懿淑穆莊靜毗天毓圣皇太后,遷葬慶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