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七十二 列傳第六十
謹出入行間三歲,沖冒鋒鏑,與諸將同,而運籌轉餉功尤多。轉左布政使。錄功,進秩一等。六年五月,遷右副都御史,仍支二品俸。巡撫河南,撫流民三萬一千余戶。天順初,廢巡撫官,謹亦罷歸,久之卒。
謹性廉介,楊士奇嘗稱為“冰霜鐵石”。
程信,字彥實,其先休寧人。洪武中戍河間,因家焉。信舉正統七年進士,授吏科給事中。
景帝即位,薦起薛瑄等三人。也先犯京師,信督軍守西城,上言五事。都督孫鏜擊也先失利,欲入城,信不納,督軍從城上發箭炮助之。鏜戰益力,也先遂卻。
景泰元年請振畿輔饑民,復河間學官、生徒因用兵罷遣者,皆報可。進左給事中。以天變上中興固本十事。其言敬天,則請帝敦孝友之實以答天心。帝嘉納之。
明年二月出為山東右參政,督餉遼東。巡撫寇深奏盜糧一石以上者死,又置新斛視舊加大,屬信鉤考。信立碎之,曰:“奈何納人于死!”深由是不悅信。尋以憂去,服闋,起四川參政。理松潘餉,偕侍郎羅綺破黑虎諸寨。
天順元年,信入賀。時方錄景泰間進言者,特擢信太仆卿。京衛馬舊多耗,信定期征之。三營大將石亨、孫鏜、曹欽并以“奪門”功有寵,庇諸武臣,為言太仆苛急,請改隸兵部。信言:“高皇帝令太仆馬數,勿使人知。若隸兵部,馬登耗,太仆不得聞。脫有警,馬不給,誰任其咎?”帝是之,乃隸太仆如故。
明年,改左僉都御史,巡撫遼東。都指揮夏霖恣不法,僉事胡鼎發其四十罪,信以聞,下霖錦衣獄。門達言信不當代奏,帝責令陳狀。時寇深方掌都察院,修前郤,劾信。征下詔獄,降南京太仆少卿。五年召為刑部右侍郎。母憂歸。
成化元年起兵部,尋轉左。四川戎縣山都掌蠻數叛,陷合江等九縣。廷議發大軍討之。以襄城伯李瑾充總兵官,太監劉恒為監督,進信尚書,提督軍務。至永寧,分道進。都督芮成由戎縣;巡撫貴州都御史陳宜、參將吳經由芒部;都指揮崔旻由普市冰腦;南寧伯毛榮由李子關;巡撫四川都御史汪浩、參將宰用由渡船鋪;左右游擊將軍羅秉忠、穆義由金鵝池;而信與瑾居中節制。轉戰六日,破龍背、豹尾諸寨七百五十余。明年至大壩,焚寨千四百五十。前后斬首四千五百有奇,俘獲無算。按諸九姓不奉化者遷瀘州衛,于渡船鋪增置關堡。改大壩為太平川長官司,分山都掌地,設官建治控制之。帝降璽書嘉勞。錄功,進兼大理寺卿,與白圭同蒞兵部。言官劾信上首功不實。信四疏乞休,不許。信欲有為,而阻于圭,不自得,數稱疾。
六年春旱,應詔言兵事宜更張者四,兵弊宜申理者五。大略言:延綏、兩廣歲遭劫掠,宜擇大臣總制;四方流民多聚荊、襄,宜早區畫;京軍操練無法,功次升賞未當。語多侵圭。圭奏寢之。改南京兵部,參贊機務。明年致仕,逾年卒。贈太子少保,謚襄毅。
信有才力,識大體。征南蠻時,制許便宜從事。迄班師,未嘗擅賞、戮一人。曰:“刑賞,人主大柄也,不得已而假之人。幸而事集,輒自專,非人臣所宜。”在南京,守備臣欲預錢谷訟獄事,信曰:“守備重臣,所以謹非常也。若此,乃有司職耳。”論者韙之。子敏政,見《文苑傳》。
白圭,字宗玉,南宮人。正統七年進士。除御史,監朱勇軍,討兀良哈有功。巡按山西,辨疑獄百余。從車駕北征,陷土木。脫還,景帝命往澤州募兵。尋遷陜西按察副使,擢浙江右布政使。福建賊鄭懷冒流剽處州,協諸將平之。
天順二年,貴州東苗干把豬等僣號,攻劫都勻諸處。詔進右副都御史,贊南和侯方瑛軍往討。圭以谷種諸夷為東苗羽翼,先剿破百四十七寨。遂會兵青崖,復破四百七十余寨,乘勝攻六美山。干把豬就擒,諸苗震詟。湖廣災,就命圭巡撫。
四年召為兵部右侍郎。明年,孛來寇莊浪。圭與都御史王竑贊都督馮宗軍務,分兵巡邊。圭敗之固原州。七年進工部尚書。
成化元年,荊、襄賊劉千斤等作亂。敕撫寧伯朱永為總兵官,都督喜信、鮑政為左右參將,中官唐慎、林貴奉監之,而以圭提督軍務,發京軍及諸道兵會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