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五十一 列傳第三十九
時有毛泰亨者,建文時為吏部侍郎,與紞同事。紞死,泰亨亦死。
王鈍,字士魯,太康人。元末猗氏縣尹。洪武中,征授禮部主事,歷官福建參政,以廉慎聞。遣諭麓川,卻其贈。或曰:“不受恐遠人疑貳。”鈍乃受之。還至云南,輸之官庫。二十三年遷浙江左布政使。在浙十年,名與張紞埒。帝嘗稱于朝,以勸庶僚。
建文初,拜戶部尚書。成祖入,逾城走,為邏卒所執。詔仍故官。未幾,與紞俱罷。尋命同工部尚書嚴震直等分巡山西、河南、陜西、山東,又同新昌伯唐云經理北平屯種。承制再上疏言事,皆允行。永樂二年四月賜敕以布政使致仕。既歸,郁郁死。
子淪,永樂四年進士。仁宗時遷鄭王府左長史,數以禮諫王。嘗擬荀卿《成相篇》,撰十二章以獻。語切,與王不合。召改戶部郎中。英宗即位,擢戶部右侍郎,巡撫浙江,有惠政。母喪起復,入覲,留攝部事。尋以老乞歸,卒。
鄭賜,字彥嘉,建寧人。洪武十八年進士。授監察御史。時天下郡邑吏多坐罪謫戍,賜嘗奉命于龍江編次行伍。方暑,諸囚憊甚。賜脫其械,俾僦舍止息,周其飲食,病者與醫藥,多所全活。秩滿當遷,湖廣布政司參議闕,命賜與檢討吳文為之。二人協心劃弊,民以寧輯,苗獠畏懷。母喪,去。服除,改北平參議,事成祖甚謹。復坐累謫戍安東屯。及惠帝即位,成祖及楚王楨皆舉賜為長史。不許,召為工部尚書。燕兵起,督河南軍扼燕。成祖入京師,李景隆訐賜罪亞齊、黃。逮至,帝曰:“吾于汝何如,乃相背耶?”賜曰:“盡臣職耳。”帝笑釋之,授刑部尚書。
永樂元年,劾都督孫岳擅毀太祖所建寺,詔安置海南。岳,建文時守鳳陽,嘗毀寺材,修戰艦以御燕軍,燕知其有備,取他道南下,故賜劾之。二年劾李景隆陰養亡命,謀不軌。又與陳瑛同劾耿炳文僣侈,炳文自經死。皆揣帝意所惡者。祁陽教諭康孔高朝京師還,枉道省母。會母疾,留侍九閱月不行。賜請逮問孔高,罪當杖。帝曰:“母子暌數年,一旦相見難遽舍,況有疾,可矜也。”命復其官。
三年秋,代李至剛為禮部尚書。四年正月,西域貢佛舍利,賜因請釋囚。帝曰:“梁武、元順溺佛教,有罪者不刑,紀綱大壞,此豈可效!”是年六月朔,日當食,陰云不見,賜請賀。不許。賜言“宋盛時嘗行之。”帝曰:“天下大矣,京師不見,如天下見之何?”卒不許。
賜為人頗和厚,然不識大體,帝意輕之。為同官趙羾所間,六年六月憂悸卒。帝疑其自盡。楊士奇曰:“賜有疾數日,惶懼不敢求退。昨立右順門,力不支仆地,口鼻有噓無吸。”語未竟,帝曰:“微汝言,幾誤疑賜。賜固善人,才短耳。”命予葬祭。洪熙元年贈太子少保,謚文安。
郭資,武安人。洪武十八年進士。累官北平左布政使,陰附于成祖。及兵起,張昺等死,資與左參政孫瑜、按察司副使墨麟、僉事呂震率先降,呼萬歲。成祖悅,命輔世子居守。
成祖轉戰三年,資主給軍餉。及即位,以資為戶部尚書,掌北平布政司。北京建,改行部尚書,統六曹事。定都,仍改戶部。時營城郭宮殿,置官吏及出塞北征,工役繁興,資舉職無廢事。仁宗立,以舊勞兼太子賓客。尋以老病,加太子太師,賜敕致仕。宣德四年,復起戶部尚書,奉職益勤。八年十二月卒,年七十三。贈湯陰伯,謚忠襄。官其子佑戶部主事。
資治錢谷有能稱,仁宗嘗以問楊士奇。對曰:“資性強毅,人不能干以私。然蠲租詔數下不奉行,使陛下恩澤不流者,資也。”
呂震,字克聲,臨潼人。洪武十九年以鄉舉入太學。時命太學生出稽郡邑壤地,以均貢賦。震承檄之兩浙,還奏稱旨,擢山東按察司試僉事。入為戶部主事,遷北平按察司僉事。燕兵起,震降于成祖,命侍世子居守。永樂初,遷真定知府,入為大理寺少卿。三年遷刑部尚書。六年改禮部。皇太子監國,震婿主事張鶴朝參失儀,太子以震故宥之。帝聞之怒,下震及蹇義于錦衣衛獄。已,復職。仁宗即位,命兼太子少師,尋進太子太保兼禮部尚書。宣德元年四月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