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 志第六
嘉靖二年,應(yīng)天及滁州大饑。三年,湖廣、河南、大名、臨清饑。南畿諸郡大饑,父子相食,道殣相望,臭彌千里。四年,河間、沈陽(yáng)、大同三衛(wèi)饑。五年,順天、保定、河間三府大饑。六年,遼東大饑。八年,真定、廬、鳳、淮、揚(yáng)五府,徐、滁、和三州及山東、河南、湖廣、山西、陜西、四川饑,襄陽(yáng)尤甚。九年,畿內(nèi)、河南、湖廣、山東、山西大饑。十二年,北畿、山東饑。十五年,湖廣大饑。十七年,北畿饑。河南、鄖陽(yáng)、襄陽(yáng)三府饑。二十年,保定、遼東饑。二十一年,順天、永平饑。二十四年,又饑。南畿亦饑。二十五年,順天饑,江西亦饑。二十七年,鞏昌、漢中大饑。三十一年,宣、大二鎮(zhèn)大饑,人相食。三十二年,南畿、廬、鳳、淮、揚(yáng)、山東、河南、陜西并饑。三十三年,順天及榆林饑。三十六年,遼東大饑,人相食。三十九年,順天、永平饑。四十年,兩畿、山西饑。四十三年,北畿、山東大饑。四十四年,順天饑。四十五年,淮、徐饑。
隆慶元年,蘇、松二府大饑。二年,湖廣饑。
萬(wàn)歷元年,淮、鳳二府饑,民多為盜。十年,延安、慶陽(yáng)、平?jīng)、臨洮、鞏昌大饑。十三年,湖廣饑。十五年七月,黃河以北,民食草木。富平、蒲城、同官諸縣,有以石為糧者。十六年,河南饑,民相食。蘇、松、湖三府饑。二十二年,河南大饑,給事中楊明繪《饑民圖》以進(jìn),巡按陳登云進(jìn)饑民所食雁糞,帝覽之動(dòng)容。二十八年,山東及河間饑。二十九年,兩畿饑。阜平縣饑,有食其稚子者。蘇州饑,民毆?dú)⒍愂蛊呷。三十七年,山西饑。四十年,南畿洊饑,鳳陽(yáng)尤甚。四十三年,浙江饑。四十四年,山東饑甚,人相食。河南及淮、徐亦饑。四十五年,北畿民食草木,逃就食者,相望于道。山東屬邑多饑。四十六年,陜西饑。四十八年,湖廣大饑。
崇禎元年,陜西饑,延、鞏民相聚為盜。二年,山西、陜西饑。五年,淮、揚(yáng)諸府饑,流殍載道。六年,陜西、山西大饑;、揚(yáng)洊饑,有夫妻雉經(jīng)于樹及投河者。鹽城教官王明佐至自縊于官署。七年,京師饑,御史龔?fù)I(xiàn)繪《饑民圖》以進(jìn)。太原大饑,人相食。九年,南陽(yáng)大饑,有母烹其女者。江西亦饑。十年,浙江大饑,父子、兄弟、夫妻相食。十二年,兩畿、山東、山西、陜西、江西饑。河南大饑,人相食,盧氏、嵩、伊陽(yáng)三縣尤甚。十三年,北畿、山東、河南、陜西、山西、浙江、三吳皆饑。自淮而北至畿南,樹皮食盡,發(fā)瘞胔以食。十四年,南畿饑。金壇民于延慶寺近山見人云,此地深入尺余,其土可食。如言取之,淘磨為粉粥而食,取者日眾。又長(zhǎng)山十里亦出土,堪食,其色青白類茯苓。又石子澗土黃赤,狀如豬肝,俗呼“觀音粉”,食之多腹痛隕墜,卒枕藉以死。是歲,畿南、山東洊饑。德州斗米千錢,父子相食,行人斷絕。大盜滋矣。
▲黃眚黃祥
正統(tǒng)十一年二月辛酉,有異氣現(xiàn)華蓋殿金頂及奉天殿鴟吻之上。成化九年四月乙亥,兩京雨土。十三年四月戊戌,陜西、甘肅冰厚五尺,間以雜沙,有青紅黃黑四色。弘治十年三月己酉,雨土。十一年四月辛巳,雨土。十七年二月甲辰,鄖陽(yáng)、均州雨沙。嘉靖元年正月丁卯,雨黃沙。十三年二月己未,雨微土。二十一年,象山雨黃霧,行人口耳皆塞。隆慶元年三月甲寅,南鄭雨土。萬(wàn)歷二十五年二月癸亥,湖州雨黃沙。四十六年三月庚午,暮刻,雨土,濛濛如霧如霰,入夜不止。四十七年二月甲戌,從未至酉,塵沙漲天,其色赤黃。四十八年,山東省城及泰安、肥城皆雨土。崇禎十二年二月壬申,浚縣有黑黃云起,旋分為二。頃之四塞?耧L(fēng)大作,黃埃漲天,間以青白氣。五步之外,不辨人蹤,至昏始定。十四年正月壬寅,黃埃漲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