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五 志第二十一
結(jié)安州(西有堰水,下流入麗江。)西南距府二百二十里。
結(jié)倫州(南有咘畢水。即堰水之上流。)西南距府三百三十里。
都結(jié)州(南有咘畢水。)西南距府三百三十里。
上下凍州(元屬龍州萬戶府。)洪武初來屬。(西有八峰山,太源水出焉。又北有青連山。南有拱天嶺。)東距府二百二十里。
思明州(元屬思明路。)洪武二年屬思明府。萬歷十六年三月來屬。(東有逐象山。東北有明江,自思明府流入。)東北距府二百十里。
思明府(元思明路。)洪武二年七月為府,直隸行省。九年直隸布政司。(南有明江,有永平寨巡檢司。)領(lǐng)州三。北距布政司二千二百里。
下石西州(元屬思明路。)洪武二年屬府。(舊治在東南。萬歷間,始遷今治。)西距府百四十里。
西平州(元屬思明路。)洪武三年省。永樂二年復(fù)置。宣德元年與安南。
祿州(元屬思明府。)洪武三年省。二十一年正月復(fù)置,尋沒於交址。永樂三年收復(fù)。宣德元年與安南。
鎮(zhèn)安府(元鎮(zhèn)安路。)洪武二年為府。(西有鎮(zhèn)安舊城。洪武二年徙於廢凍州,即今治也。南有馱命江,下流合郁江。又有邏水,發(fā)源府北土山峽中,下流至胡潤寨,與歸順州之邏水合,有湖潤寨巡檢司。)距布政司二千二百里。
田州(元田州路。)洪武二年七月為府。嘉靖七年六月降為州,徙治八甲,而置田寧府於府城。八年十月,府廢,州復(fù)還故治,直隸布政司。(東南有南盤江。西有來安路,元屬廣西兩江道,洪武二年七月為府,領(lǐng)歸仁州、羅博州、田州,十七年復(fù)廢。北有上隆州,元屬田州路,洪武二年屬府,成化三年徙治潯州府東北,更名武靖州。又有恩城州,元屬路,洪武初屬府,弘治五年廢。東有床甲、拱甲、婪鳳,西有武隆、累彩,北有岜馬甲、篆甲,東北有下隆,東南有砦桑,西北有凌時(shí),西南有萬岡陽院,又有大甲、子甲,又有縣甲、怕河、怕牙、思郎、思幼、候周十九土巡檢司。)距布政司千六百里。
歸順州(元屬鎮(zhèn)安路。)洪武初,廢為洞。弘治九年八月復(fù)置,屬鎮(zhèn)安府。嘉靖初,直隸布政司。(東北有龍?zhí)端,南入交址高平府界。又南有邏水,發(fā)源西北鵝槽隘界。)距布政司二千三百二十里。
泗城州(元屬田州路。)洪武七年直隸行中書省。九年直隸布政司。(舊州在西南,洪武六年移於古勘洞。西有南盤江,自貴州慕役長官司流入,下流為南寧府之右江。又北有紅水江。東北有程縣,洪武二十一年以泗城州之程丑莊置,屬州,尋屬慶遠(yuǎn)府,宣德初,還屬州,嘉靖元年廢。西南有利州,元屬田州路,洪武七年十一月直隸布政司,正統(tǒng)六年五月徙治泗城州古那甲,嘉靖二年廢。又西有上林長官司,永樂七年以州之上林洞置,直隸布政司,萬歷中,省入州,崇禎六年分司西地入云南廣南府。有羅博關(guān)巡檢司。)北距布政司一千八百一十五里。
向武州(元屬田州路。)洪武二年七月屬田州府。二十八年廢。建文二年復(fù)置,直隸布政司。(舊州在東。萬歷四十五年遷於乃甲。南有枯榕江,下流入於右江。北有富勞縣,元屬田州路,洪武二年屬田州府,尋為夷僚所據(jù),建文四年復(fù)置,后廢。東有武林縣,元亦屬田州路,洪武二年屬田州府,永樂初省入富勞縣。)距布政司二千四百里。
都康州(元屬田州路。)洪武二年屬田州府,后為夷僚所據(jù)。建文元年復(fù)置,直隸布政司。(西有岜爐江,下流合於通利江。)距布政司二千五百四十里。
龍州(元龍州萬戶府。)洪武二年七月仍為州,屬太平府。九年六月直隸布政司。(南有龍江,自交址廣源州流入,即麗江也,有明江流入焉,下流為南寧府之左江。)距布政司二千三百里。
江州(元屬思明路。)洪武二十年直隸布政司。(東有歸安水,西有綠眉水,下流俱合於麗江。)領(lǐng)縣一。距布政司二千一百十里。
羅白(州東北。洪武三年置,屬思明府,后來屬。南有隴冬水,下流入於麗江。)
思陵州(元屬思明路。)洪武三年省入思明府。二十一年正月復(fù)置,直隸布政司。(南有角硬山,角硬水出焉,又有淰削水合之,下流入思明府界。)距布政司二千一百二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