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十二 志第三十八
終獻,《德和之曲》:于維兮先祖,延慶兮深高。追報兮曷能,三進兮香醪。
徹饌,《太和之曲》:芬兮豆籩,潔兮黍粢。祖垂歆享,徹乎敢遲。禮云告備,以訖陳辭。永裕后人,億世丕而。
送神,《永和之曲》:禘祀兮具張,佳氣兮郁昂;熟`錫納兮喜將,一誠通兮萬載昌。祈鑒祐兮天下康,仰源仁浩德兮曷以量。小孫頓首兮以望,遙瞻冉冉兮圣靈皇皇。
洪武七年,御制祀歷代帝王樂章。
迎神,《雍和之曲》:仰瞻兮圣容,想鑾輿兮景從。降云衢兮后先,來俯鑒兮微衷。荷圣臨兮蒼生有崇,眷諸帝兮是臨,予頓首兮幸蒙。
奠帛,《保和之曲》:秉微誠兮動圣躬,來列坐兮殿庭。予今愿兮效勤,奉禮帛兮列酒尊。鑒予情兮忻享,方旋駕兮云程。
初獻,《保和之曲》:酒行兮爵盈,喜氣兮雍雍。重荷蒙兮載瞻載崇,群臣忻兮躍從,愿睹穆穆兮圣容。
亞獻,《中和之曲》:酒斟兮禮明,諸帝熙和兮悅情。百職奔走兮滿庭,陳籩豆兮數重,亞獻兮愿成。
終獻,《肅和之曲》:獻酒兮至終,早整云鸞兮將旋宮。予心眷戀兮神圣,欲攀留兮無從。躡云衢兮緩行,得遙瞻兮達九重。
徹饌,《凝和之曲》:納肴羞兮領陳,烝民樂兮幸生。將何以兮崇報,惟歲時兮載瞻載迎。
送神,《壽和之曲》:幡幢繚繞兮導來蹤,鑾輿冉冉兮歸天宮。五云擁兮祥風從,民歌圣佑兮樂年豐。
望燎,《豫和之曲》:神機不測兮造化功,珍羞禮帛兮薦火中。望瘞庭兮稽首,愿神鑒兮寸衷。
洪武六年定祀先師孔子樂章。
迎神,《咸和之曲》:大哉宣圣,道德尊崇。維持王化,斯民是宗。典祀有常,精純益隆。神其來格,于昭圣容。
奠帛,《寧和之曲》:自生民來,誰底其盛?惟王神明,度越前圣。粢帛具成,禮容斯稱。黍稷非馨,惟神之聽。(“惟王”,后改曰“惟師”。)
初獻,《安和之曲》:太哉圣王,實天生德。作樂以崇,時祀無斁。清酤惟馨,嘉牲孔碩。薦羞神明,庶幾昭格。
亞、終獻,《景和之曲》:百王宗師,生民物軌。瞻之洋洋,神其寧止。酌彼金罍,惟清且旨。登獻惟三,于戲成禮。
徹饌,《咸和之曲》:犧象在前,豆籩在列,以享以薦,既芬既潔。禮成樂備,人和神悅。祭則受福,率遵無越。
送神,《咸和之曲》:有嚴學宮,四方來宗。恪恭祀事,威儀雍雍。歆格惟馨,神馭旋復。明禋斯畢,咸膺百福。
洪武二年享先農樂章。
迎神,《永和之曲》:東風啟蟄,地脈奮然。蒼龍掛角,燁燁天田。民命惟食,創物有先。圜鐘既奏,有降斯筵。
奠帛,《永和之曲》:帝出乎震,天發農祥。神降于筵,藹藹洋洋。禮神有帛,其色惟蒼。豈伊具物,誠敬之將。
進俎,《雍和之曲》:制帛既陳,禮嚴奉牲。載之于俎,祀事孔明。簠簋攸列,黍稷惟馨。民力普存,先穡之靈。
初獻,《壽和之曲》:九谷未分,庶草攸同。表為嘉種,實在先農。黍稌斯豐,酒醴是供。獻奠之初,以祈感通。配位云:厥初生民,粒食其天。開物惟智,邃古奚傳。思文后稷,農官之先。侑神作主,初獻惟蠲。
亞獻,《壽和之曲》:倬彼甫田,其隰其原。耒耜云載,驂馭之間。報本思享,亞獻惟虔。神其歆之,自古有年。配位云:后稷配天,興于有邰。誕降嘉種,有栽有培。俶載南畝,祗事三推。佑神再獻,歆我尊罍。
終獻,《壽和之曲》:帝耤之典,享祀是資,潔豐嘉栗,咸仰于斯。時維親耕,享我農師。禮成于三,以訖陳詞。配位云:嘉德之薦,民和歲豐。帝命率育,報本之功。陳常時夏,其德其功。齊明有格,惟獻之終。
徹饌,《永和之曲》:于赫先農,歆此潔修。于篚于爵,于饌于羞。禮成告徹,神惠敢留。馂及終畝,豐年是求。
送神,《永和之曲》:神無不在,于昭于天。曰迎曰送,于享之筵。冕衣在列,金石在懸。往無不之,其佩翩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