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百八十五 列傳一百七十二
杜受田子翰 祁俊藻子世長 翁心存 彭蘊章杜受田,字芝農,山東濱州人。父堮,嘉慶六年進士,由翰林院編修累官禮部侍郎,重宴鹿鳴,加太子少保,卒贈太傅,謚文端。
受田,道光三年進士,會試第一,殿試二甲第一,選庶吉士,授編修。大考擢中允,遷洗馬,督山西學政。十五年,特召還京,直上書房,授文宗讀。四遷內閣學士,命專心授讀,毋庸到閣批本。十八年,擢工部侍郎,調戶部。二十四年,連擢左都御史、工部尚書,尋充上書房總師傅。文宗自六歲入學,受田朝夕納誨,必以正道,歷十馀年。至宣宗晚年,以文宗長且賢,欲付大業,猶未決。會校獵南苑,諸皇子皆從,恭親王奕䜣獲禽最多,文宗未發一矢,問之,對曰:“時方春,鳥獸孳育,不忍傷生以干天和。”宣宗大悅,曰:“此真帝者之言!”立儲遂密定,受田輔導之力也。
三十年,文宗即位,加太子太傅,兼署吏部尚書,調刑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受田雖未入樞廷,國家大政及進退大臣,上必諮而后行。廣西軍事亟,受田數陳方略,薦林則徐、周天爵,先后起用。提督向榮老於軍事,以同列不和被謗,力陳輿論,數保全之。咸豐元年,調管禮部。二年,因河決豐北久未塞,山東、江北被災重,命偕福州將軍怡良往治賑務。疏言:“災廣民眾,賑恤不可緩,尤在得人。”薦山東布政使劉源灝、江寧布政使祁宿藻,皆持正有為,責成專任;請截留江、廣漕米六十萬石分給兩省;詔并允行。
受田自侍文宗學,未嘗離左右,當陛辭,不覺感戀流涕。在途觸暑染疫,力疾治事,與源灝、宿藻等覈定施賑章程,疏陳而不言病,至清江浦遽卒。遺疏念賊氛未靖,河患未平,尤以敬天法祖、勤政愛民、崇節儉、慎好惡、平賞罰為言。文宗震悼,贈太師、大學士,入祀賢良祠,賜金五千兩治喪,遣近臣慰視其父堮,擢其子檢討翰為庶子,孫三人并賜舉人。復特詔曰:“杜受田品端學粹,正色立朝,皇考深加倚重,特簡為朕師傅。憶在書齋,凡所陳說,悉本唐、虞、三代圣圣相傳之旨,實能發明蘊奧,體用兼賅。朕即位后,周諮時政利弊,民生疾苦,盡心獻替,啟沃良多!援嘉慶朝大學士朱珪故事,特謚文正。”謂其公忠正直,足當“正”字而無愧。柩至京,上親奠,撫棺哭甚哀,晉其父堮禮部尚書銜。明年,上臨雍講學,復詔褒受田曩日講貫之功,即家賜祭一壇。及柩歸,命恭親王奠送,遣官到籍致祭,飾終之典,一時無與比。子,由翰林院編修累官戶部侍郎,督辦山東團練。
翰,字繼園。道光二十四年進士,選庶吉士,授檢討。咸豐三年,降。服闋,補庶子。文宗念受田舊勞,數月間迭擢工部侍郎,命在軍機大臣上行走,辦理京城巡防事宜。翰勇於任事,甚被倚任。十年,隨扈熱河,以勞賜花翎。上崩於行在,穆宗即位。御史董元醇疏請兩宮皇太后垂簾聽政,載垣、端華、肅順等持不可,翰附之,抗言甚力,遂黜元醇議。肅順曰:“君誠不愧杜文正之子也!”既而載垣等以竊奪政柄被罪,翰連坐,議革職戍新疆,詔原之,褫職,免其發遣。同治五年,卒。
祁俊藻,字春圃,山西壽陽人。父韻士,官戶部郎中,以事系獄。俊藻方幼,隨侍讀書不輟,賦春草詩以見志。嘉慶十九年,成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道光元年,直南書房。督湖南學政,累遷庶子。十年,以母病陳情歸養,宣宗不許,予假省親。逾年回京,補原官,遷侍講學士。尋復予假省母,不開缺。歷通政司副使、光祿寺卿、內閣學士。母憂歸,十六年,將屆服闋,預授兵部侍郎,督江蘇學政。歷戶部、吏部侍郎,留學政任,未滿,十九年,命偕侍郎黃爵滋視福建海防及禁煙事,連擢左都御史、兵部尚書。迭疏陳總宜駐泉州治防務,改海口炮臺為墩,查禁煙販,捕治漢奸,并禁漳、泉兩府行使夷錢,夾帶私鑄者治罪,嚴懲械斗,并得旨允行。在閩半載,還經浙江,按臺、溫兩府私種罌粟,劾罷臺州知府潘盛;又劾溫州知府劉煜試行票鹽不善,被議,自呈枉屈,戍新疆。時鄧廷楨奏擊英吉利兵船於廈門走之,忌者謂其不實,命俊藻復往按,具陳戰勝狀。回京,仍直南書房。二十一年,調戶部,命為軍機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