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百八十九 列傳二百七十六
鼎銘殿后時,馬蹶,邑武生鄭奇光以所乘馬授之,鼎銘不可,強扶而上,鞭馬使疾馳。回身舞刀捍賊,受重創,死之。
呂志恒,江蘇陽湖人。由監生捐縣丞,發福建,累擢至中國臺灣府知府。道光十二年,嘉義縣賊匪張丙等糾眾滋事,焚掠各莊,志恒率署知縣邵用之分路剿捕,用之行至店仔口被戕。志恒復帶兵擊賊於大排竹,以眾寡不敵遇害。先是逆匪輒以貪官汙吏妄殺無辜為詞,帝疑有激變事,下福州將軍瑚松額等查奏無據,如例予恤。
方振聲,順天大興人。由供事選授福建巡檢,升嘉義縣斗六門縣丞。賊逼斗六門,振聲樹柵濬渠,率兵勇防堵。賊首黃城率匪黨攻撲,與署守備馬步衢等協力守御。賊夤夜縱火,蜂擁入柵,振聲持刀巷戰,戮數賊,力竭遇害。幕友沈志勇等同死之。妻女皆被戕甚慘。步衢與把總陳玉威亦同時陣歿。
楊延亮,字菊泉,湖南長沙人。嘉慶十六年,舉鄉試第一,成進士,用知縣,發山西。道光元年,補趙城縣。十五年,推升云南南安州知州。時趙城有奸民曹順,以治病為名,傳習先天教,與其黨謀為不軌。斂錢造械,約八月分往平陽府、霍州、洪洞縣同時起事。三月,延亮尚未謝趙城任,偵得其狀,即飭兵役緝之。賊知謀泄,即糾黨潛入城,夤夜放獄囚,焚縣治,延亮死之,母妻子女及幕友楊成鼎同時遇害。事聞,詔用強克捷例予恤,特謚昭節。
師長治,字理齋,韓城人。由舉人捐內閣中書,改知縣,選浙江上虞。道光二十一年,再選湖北崇陽,蒞任甫百日而及於難。先是,縣胥役催徵錢漕,久為鄉民害。生員鍾人杰、金太和等起而包輸納,不數年皆驟富,與縣胥分黨角立。前令折錦元憒不治事,一惟胥役所為,致兩次閧漕。援巡撫伍長華批牘“漕石加徵一斗”語制扁送縣,毀差房。武昌知府明俊務調停姑息,於是奸民日肆。錦元旋劾罷,以金云門權縣事,擒太和置武昌獄,勢少戢。
其年九月,長治至,人杰聞上游檄捕急,疑其仇生員蔡紹勛所譖,糾黨數百人篡取之。至則紹勛遁入城,躡追抵城,門閉,內外鼎沸。長治登城諭,不退,持竟夜,質明,人益眾。逾缺入,大索紹勛,不得,迫長治申狀,言紹勛作亂,人杰倡義捕反者,并請釋太和。時明俊以事至蒲圻,距崇陽一日程,長治先期遣長子懷印潛出,請明俊蒞縣鎮撫,而明俊急返武昌。眾益張,長治罵不屈,遂遇害。妾吳氏及侄女皆自經。家丁曹彬被殺。時十二月十二日也。
人杰以長治始至,無可歸罪,乃槥斂而哭祭之,言己以報仇倉卒,誤戕良吏,事不獲已,遂據城叛。脅眾逾萬,陷旁近數縣。明年正月,人杰等伏誅,恤世職。弟長鑣,官參將。於咸豐七年,援剿安徽,與賊戰婺源之橫槎,陣亡。
王光宇,字溥泉,興寧人。以未入流分湖北,歷權典史、巡檢事,治盜有聲,補崇陽典史。變作,衣冠自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