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百六十三 列傳第二百二十二
契丹遣使來請帝繪像,選副張昪報使。契丹以未得志,夜取巨石塞驛門,眾皆恐,永年素有力,手擲棄之,契丹驚以為神。
出知涇州,帝賜詩寵之。郡兵歲以香藥為折支,三司不時輦致。振武卒素驕,突入通判聽事,請以他物代給,歡嘩語不遜。永年召至庭下數其罪,斬為首二人,余不敢動。同提舉在京諸司庫務。凡三除防御使,皆為言者所論而寢。
知代州。契丹取西山木積十余里,輦載相屬于路,前守不敢遏,永年遣人焚之,一夕盡。上其事,帝稱善。契丹移檄捕縱火盜,永年曰:"盜固有罪,然發在我境,何預汝事?"乃不敢復言。帝嘗問御戎策,對合旨,書"忠孝"字以賜。
英宗立,遷沂州防御使,復知代州。歷步軍馬軍殿前都虞候、太原定州路副都總管。王師征安南,永年請先士卒,度富良江取賊以獻,不許。遷邕州觀察使、步軍副都指揮使。卒,贈崇信軍節度使,謚曰莊恪。
馬季良字元之,開封府尉氏人。家本茶商,娶劉美女。初補越州上虞尉,改秘書省校書郎,知明州鄞縣,入為刑部詳覆官。太后臨朝,遷光祿寺丞。頃之,擢秘閣校理、同判太常禮院,再遷太子中允、判三司度支勾院,以太常丞、直史館提舉在京諸司庫務,擢龍圖閣待制。三丞充近職,非故事也。遷尚書工部員外郎、龍圖閣直學士、同知審官院。劉從德卒,遺表季良遷二官,辭不就,而請以其子直方為館閣讀書。
會江南旱,出為安撫使,再遷兵部郎中。太后崩,換濠州防御使,赴本州。御史中丞范諷言季良徼幸得官,降屯衛將軍、滁州安置。開封府劾奏季良冒立券,庇占富民劉守謙免戶役,詔許季良自陳,以地給還。歲余,徙壽州,致仕,還京師卒。
季良因緣以進,無他行能,在禮院嘗建言,攝祠事官致齋三日無供帳飲食,非所以重祠事也。自是翰林、儀鸞司供帳,大官給食于祠所云。
郭崇仁,字永年,守文之子,章穆皇后弟也,淳化四年,補左班殿直,遷東頭供奉官、閣門祗候。契丹入寇,赍密詔諭河北諸將,還奏稱旨,累遷崇儀副使兼閣門通事舍人。章穆崩,特除莊宅使、康州刺史,再遷宮苑使、昭州團練使。丁母憂,起復云麾將軍,拜解州團練使,改蔡州,擢捧日天武四廂都指揮使、賀州防御使、高陽關路馬步軍副都總管。以疾落軍職,改磁州防御使。卒,贈彰德軍節度觀察留后。
崇仁雖外戚,朝廷未嘗過推恩澤,其為解州團練使十年不遷,嘗除知相、衛二州,皆辭不行,蓋性慎靜,不樂外官也。
楊景宗,字正臣,章惠皇太后從父弟,少蒲博無賴,客京師,以罪黜隸致遠務。章惠入宮為美人,奏補茶酒班殿侍,累遷西頭供奉官、閣門祗候,坐事降左侍禁、郢州兵馬都監。未久復官,累遷東染院副使。章惠為太后,進崇儀使,領連州刺史、揚州兵馬鈐轄。未幾,授秦州刺史,徙滑州鈐轄,遷舒州團練使,為兵馬總管。
章惠崩,遷成州防御使,坐入臨皇儀殿被酒歡噪,出為兗州總管,改天雄軍副都總管。時呂夷簡守魏,常以官屬禮飭戒之,而景宗肆志不悛,遂以不法奏。貶齊州都監,徒衛州,又徒鄆州鈐轄。召還,同勾當景靈宮、提舉四園苑。章獻、章懿二后升祔太廟,帝念章惠,故特拜景宗徐州觀察使,給留后奉。逾年,領軍頭引見司,出知磁州,為建寧軍節度觀察留后、知潞州,給節度使奉。領皇城司,坐衛士入禁中謀為亂,貶徐州觀察使、知濟州。還,提舉萬壽觀,復建寧軍留后,復領軍頭引見。又坐從卒王安挾刃入皇城,謫左監門衛大將軍、均州安置,起為汝州鈐轄。祀明堂覃恩,愿還所改官,求為郡。帝謂輔臣曰:"景宗性貪虐,老而益甚,郡不可予也。"乃復以為建寧軍留后、提舉四園苑,改提舉在京諸司庫務。卒,贈安武軍節度使兼太尉,謚莊定。
景宗起徒中,以外戚故至顯官,然暴戾,所至為人患。復使酒任氣,在滑州嘗毆通判王述仆地。帝深戒毋飲酒,景宗雖書其戒坐右,頃之輒復醉。其奉賜亦隨費無余。始,宰相丁謂方盛,筑第敦教坊,景宗為役卒負土第中,后謂敗,仁宗以其第賜景宗,居三十年乃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