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八 志第十八◎符瑞中
孝武帝孝建三年六月癸巳,白獐見廣陵,南兗州以獻(xiàn)。孝武帝大明元年七月丁丑,白獐見東萊曲城縣,獲以獻(xiàn)。大明二年正月壬戌,白獐見山陽(yáng),山陽(yáng)內(nèi)史程天祚以獻(xiàn)。大明二年二月辛丑,白獐見濟(jì)北,濟(jì)北太守殷孝祖以獻(xiàn)。大明五年九月己巳,白獐見南陽(yáng),雍州刺史永嘉王子仁以獻(xiàn)。大明六年四月戊辰,白獐見營(yíng)陽(yáng),湘州刺史建安王休仁以獻(xiàn)。大明七年正月庚寅,白獐見南陽(yáng),荊州刺史臨海王子頊以獻(xiàn)。大明七年六月己巳,白獐見武陵臨沅,太守劉衍以獻(xiàn)。大明七年九月癸未,白獐見南陽(yáng),雍州刺史劉秀之以獻(xiàn)。
明帝泰始三年五月癸酉,白獐見南東海丹徒,南徐州刺史桂陽(yáng)王休范以獻(xiàn)。泰始三年五月乙卯,白獐見北海都昌,青州刺史沈文秀以獻(xiàn)。泰始五年正月癸卯,白獐見汝陰樓煩,豫州刺史劉勔以獻(xiàn)。明帝泰豫元年十月壬戌,白獐見義興國(guó)山,太守王蘊(yùn)以獻(xiàn)。
后廢帝元徽元年正月甲午,白獐見海陵寧海,寧海太守孫嗣之以獻(xiàn)。
文帝元嘉二十三年五月甲寅,東宮隊(duì)白從陳超獲黑獐于肥如縣,皇太子以獻(xiàn)。元嘉二十三年十月辛巳,東宮將魏榮獲青獐于秣陵。元嘉十年十二月,營(yíng)城縣民成公會(huì)之于廣陵高郵界獲白獐麂以獻(xiàn)。
孝武帝大明元年二月己亥,白麂見會(huì)稽諸暨縣,獲以獻(xiàn)。
銀麂,刑罰得共,民不為非則至。(闕)
赤兔,王者德盛則至。(闕)
比翼鳥,王者德及高遠(yuǎn)則至。(闕)。
赤雀,周文王時(shí)銜丹書來(lái)至。
晉愍帝建興三年四月癸酉,赤雀見平州府舍。
宋文帝元嘉二十年五月,赤雀集南平郡府,內(nèi)史臧綽以聞。
孝武帝孝建元年五月己亥,臨沂縣魯尚斯軍人于城上獲赤雀,太傅假黃鉞江夏王義恭以獻(xiàn)。
福草者,宗廟肅,則生宗廟之中。(闕)
蒼烏者,賢君修行孝慈于萬(wàn)姓,不好殺生則來(lái)。
宋孝武帝大明元年五月丁丑,蒼鳥見襄陽(yáng)縣。大明二年四月甲申,蒼鳥見襄陽(yáng),雍州刺史王玄謨以獻(xiàn)。
甘露,王者德至大,和氣盛,則降。柏受甘露,王者耆老見敬,則柏受甘露。竹受甘露,王者尊賢愛老,不失細(xì)微,則竹葦受甘露。
漢宣帝元康元年三月,甘露降未央宮。漢宣帝神雀二年二月,甘露降京師。神雀四年春,甘露降京師。
漢宣帝五鳳二年正月,甘露降京師。
漢成帝元延四年三月,甘露降京師。
漢光武建武中元元年五月,郡國(guó)上甘露降。
漢明帝永平十七年正月戊子夜,帝夢(mèng)見光武帝、光烈皇后,夢(mèng)中喜覺,悲不能寐。明旦上陵,百官、胡客悉會(huì)。太常丞上言,其日陵樹葉有甘露。帝令百官采甘露。帝自伏御床,視太后莊器奩中物,流涕,敕易奩中脂澤之具。永平十七年春,甘露仍降京師。
漢章帝元和中,甘露降郡國(guó)。
漢安帝延光三年四月丙戌,甘露下沛國(guó)豐。延光三年七月,甘露下左馮翊頻陽(yáng)。
漢桓帝延熹三年四月,甘露降上郡。漢桓帝永康元年八月,甘露降巴郡。
魏文帝初,郡國(guó)三十七言甘露降。魏少帝甘露元年五月,鄴及上洛并言甘露降。魏元帝咸熙二年四月,南深澤縣言甘露降。
吳孫權(quán)黃武前,建業(yè)言甘露降。黃武二年五月,曲阿言甘露降。
吳孫權(quán)嘉禾五年三月,武昌言甘露降于禮賓殿。吳孫權(quán)赤烏二年三月,零陵言甘露降。赤烏九年四月,武昌言甘露降。吳孫皓甘露元年四月,蔣陵言甘露降。
晉武帝泰始十年四月乙亥,甘露降西河離石。晉武帝咸寧元年四月丙戌,甘露降張掖。咸寧元年五月戊午,甘露降清河繹幕。咸寧元年九月,甘露降太原晉陽(yáng)。咸寧二年五月戊子,甘露降玄菟郡治。咸寧三年六月戊申,甘露降巴郡南充國(guó)。晉武帝太康五年三月乙卯,甘露降東宮。太康七年四月,甘露降京兆杜陵。太康七年五月,甘露降魏郡鄴。
晉惠帝元康四年五月,甘露降樂陵郡。
晉愍帝建興元年六月,甘露降西平縣。建興三年八月己未,甘露降新昌縣。晉愍帝建武元年六月丁丑,甘露降壽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