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九 志第十九◎符瑞下
元嘉二十四年九月,白鳩又見。庚戌,中領軍沈演之上表曰:
臣聞貞裕之美,介于盛王,休瑞之臻,罔違哲后。故鳴鳳表垂衣之化,翔鷦征解網(wǎng)之仁。陛下道德嗣基,圣明纘世,教清鳥紀,治昌云官,禮漸同川,澤浹朱徼。天嘉明懿,民樂薰風,星辰以之炳煥,日月以之光華。神圖祗緯,盈觀序,白質黑章,充牣靈囿。應感之符畢臻,而因心之祥未屬。以素鳩自遠,毨翰歸飛,資性閑淑,羽貌鮮麗,既聞之先說,又親睹嘉祥,不勝藻抃,上頌一首。辭不稽典,分乏采章,愧不足式昭皇慶,崇贊盛美,蓋率輿誦,備之篇末。其頌曰:
有哲其儀,時惟皓鳩。性勰五教,名編素丘。殷歷方昌,婉翹來游。漢錄克韡,爰降爰休。(其一)于顯盛宋,睿慶遐傳。圣皇在上,道照鴻軒。稱施既平,孝思永言。人和于地,神豫于天。(其二)禮樂孔秩,靈物咸昭。白雀集苞,丹鳳棲郊。文騶儷跡,嘉穎擢苗。灼灼縞羽,從化馴朝。(其三)豈伊赴林,必周之栩。豈伊歸義,必商之所。惟德是依,惟仁是處。育景陽岳,濯姿帝宇。(其四)刑歷頒興,理感迭通。雉飛越常,鷺起西雍。烝然戾止,實兼斯容。壹茲民聽,穆是王風。(其五)。
玉羊,師曠時來至。(闕)
玉雞,王者至孝則至。(闕)
璧流離,王者不隱過則至。(闕)
玉英,五常并修則見。(闕)
玄圭,水泉流通,四海會同則出。(闕)
漢桓帝永興二年四月,光祿勛府吏舍,夜壁下有青氣,得玉鉤、玦各一。鉤長七寸三分,玦周五寸四分,身中皆雕鏤。
晉懷帝永嘉六年二月壬子,玉龜出灞水。
晉愍帝建興二年十月,大將軍劉琨掘地得玉璽,使參軍郎碩奉之歸于京師。建興二年十二月,涼州刺史張實遣使獻行璽一紐,封送璽使關內侯。晉愍帝建武元年三月己酉,丹陽江寧民虞由墾土得白麒麟璽一紐,文曰"長壽萬年"。獻晉王。
晉成帝咸康八年九月,廬江舂谷縣留珪夜見門內有光,取得玉鼎一枚,外圍四寸。豫州刺史路永以獻。著作郎曹毗上《玉鼎頌》。
晉安帝義熙十二年六月,左衛(wèi)兵陳陽于東府前淮水中得玉璽一枚。
宋孝武帝大明元年五月戊寅,江乘縣民朱伯地中得玉璧,徑五寸八分,以獻。大明四年二月乙巳,徐州刺史劉道隆于汴水得白玉戟,以獻。
明帝泰始五年十月庚辰,郢州獲玄璧,廣八寸五分,安西將軍蔡興宗以獻。
后廢帝元徽四年十一月乙巳,吳興烏程余山道人慧獲蒼玉璧,太守蕭惠開以獻。
金勝,國平盜賊,四夷賓服則出。
晉穆帝永和元年二月,舂谷民得金勝一枚,長五寸,狀如織勝。明年,桓溫平蜀。永和元年三月,廬江太守路永上言,于舂谷城北,見水岸邊有紫赤光,取得金狀如印,遣主簿李邁表送。
吳孫皓天璽元年,吳郡言掘地得銀一,長尺,廣三分,刻上有年月字。
丹甑五谷豐熟則出。(闕)
白魚,武王度孟津,中流入于王舟。
宋明帝太始二年十月己巳,幸華林天淵池,白魚躍入御舟。
漢章帝元和三年正月,車駕北巡,以太牢具祠北岳,有神魚躍出十數(shù)。
金人,王者有盛德則游后池。(闕)
木連理,王者德澤純洽,八方合為一,則生。
漢章帝元和中,木連理生郡國。
安帝元初三年正月丁丑,東平陵樹連理。漢安帝延光三年七月,左馮翊衙有木連理。延光三年七月,潁川定陵有木連理。
漢桓帝建和二年七月,河東有木連理。
吳孫權黃武四年六月,皖口言有木連理。
魏文帝黃初初,郡國二言木連理。
晉武帝泰始元年十二月,木連理生遼東方城。泰始二年八月,木連理生河南成皋。泰始八年正月,木連理生東平范。泰始八年五月甲辰,木連理生東平壽張。泰始八年十月,木連理生建寧。
晉武帝咸寧元年正月,木連理生汝陰南頓。咸寧二年四月,木連理生清河靈。咸寧二年六月,木連理生燕國。咸寧三年七月壬辰,木連理生始平鄠。咸寧四年八月,木連理生陳留長垣。咸寧五年,木連理生義陽。咸寧五年,木連理生樂安臨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