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會要卷三十一
其年七月。度支戶部鹽鐵三司奏。準今年六月敕。令三司官典。及諸色場庫所由等。其孔目。句檢。句覆。支對。句押。權遣。指引進庫官。門官等。請許服細葛布折造。及無紋綾充衫及袍襖。依前通服綠。暗銀藍鐵充腰帶。不得乘毛色大馬。鞍轡踏鐙用?石。其驅使官。有正官。及在城及諸色倉場官等。請許服細葛布折造。及庶人紋綾充衫袍。依前服綠。藍鐵充腰帶。乘小馬。鞍轡銜鐙用?石。其驅使官。未有正官。及與行按令史等。請許粗葛布及官絁等充衫襖。亦請依前通服綠。銅鐵腰帶。乘蜀馬。其鞍用烏漆鐵踏鐙。聽于每司。各許三人著綠布衫。其不行按令史并書手。服白。仍并不許乘馬及馬從。通引官許依前粗紫絁及紫布充衫袍。藍鐵腰帶。乘小馬。鞍用烏漆鐵踏鐙。其行官門子等。請許依前服紫粗絁充衫襖。藍鐵腰帶。仍不許乘馬。其騾綱車綱等。緣常押驢騾于諸州府搬運。及送遠軍衣賜。須應程期。請許依前粗紫絁充襖。藍鐵腰帶。乘驢車。出塞即請許乘粗牡馬。余并不得違元敕。揀子及諸色小所由。并請服白布衫。及應向外監院職掌所由。請敕下后。約省使條流。遞減一等處分。除此外。余并準元敕處分。依奏。
七年八月九日敕。今年十月。服冬裘后。其衣服輿馬。并宜準太和六年六月十七日敕處分。如固違制度。九品已上。量加黜責。其布衣。五年不得選舉。
開成四年二月。淮南觀察使李德裕奏。臣管內婦人。衣袖先闊四尺。今令闊一尺五寸。裙先曳地四五寸。今令減五寸。從之。
五年六月。御史中丞黎植奏。伏以朝官出使。自合驛馬。不合更乘檐子。自此請不限高卑。不得輒乘檐子。如病。即任所在陳牒。仍申中書門下及御史臺。其檐夫自出錢雇。節度使有病。亦許乘檐子。不得便乘臥轝。宰相三公師保尚書令正省仆射。及致仕官疾病者。許乘之。余官并不在乘限。其檐子任依漢魏故事。準載步輿步輿之制。不得更務華飾。其三品已上官。及刺史赴任。有疾亦任所在陳牒。許暫乘。病瘥日停。不得驛中停止。人夫并須自雇。又中書門下奏。臺司所奏條流檐子事。更須商量。其常參官或諸司長史。品秩高者。有疾及筋力綿怯。不能控馭。望許牒臺。暫乘檐子。患損勒停。其出使郎官。中路遇疾。令自雇夫者。若所詣稍遠。計費極多。制下檢身。不合貸借。輕赍則不濟所要。無偏則不可支持。如中路遇疾者。所在飛牒申奏。差替去。以此商量。庶為折衷。余請依御史臺所奏。
冠
唐制。親王服遠游三梁冠。五品已上。兩梁冠。九品已上。一梁冠。武官及中書門下九品已上。服武弁平巾幘。御史服法冠。武德四年七月敕。折上巾。軍旅所服。即今?頭是也。自后紗帽漸廢。貴賤用之。故事。全復皂而向后幕發。俗謂之?頭。周武建德中。裁為四腳。
其年十二月。高祖問秘書丞令狐德棻曰。丈夫冠。婦人髻。競為高大。何也。對曰。在人之身。冠髻為上。所以古人方諸君子。昔東晉之末。君弱臣強。江左之士。莫不衣小而裳大。及宗武正位之后。君尊而臣卑。俄亦變改。此即近事之征。
貞觀八年五月七日。太宗初服翼善冠。賜貴臣進德冠。因謂侍臣曰。?頭起于周武帝蓋取便于軍容耳。今四方無虞。當偃武事。此冠頗采古法。兼類?頭。乃宜常服。至開元十七年。廢不行用。
開元十九年六月敕。應五品已上。行六品冠。去琪珠。
二十五年。工部太常寺。衣冠祭服并幘。諸司供奉官衣冠履舄等。所司七年一替。三年一給。未滿三年。有損壞者。并自修理。
干元元年十月一日。知司天臺事韓穎奏。五官正。奉敕創置。其官職配五方。上稽五緯。臣請冠上加一星珠。衣從本方正色。每至元日冬至朔望朝會。及諸大禮。即服以朝見。仍望永為恒式。敕旨依。
貞元七年十一月。上問冠冕于宰臣。時董晉對曰。古之人服冠冕者。動有佩玉之響。以節步也。故大禹惡衣服而致美于黻冕。上然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