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會要卷三
肅宗皇后吳氏。寶應(yīng)元年五月十九日。追尊皇后。謚曰章敬。
皇后張氏。至德二年十二月十五日。良娣張氏冊為淑妃。干元元年三月六日。立為皇后。寶應(yīng)元年。有罪幽死別所。
代宗皇后獨孤氏。大歷十年。追尊曰貞懿皇后。十月十六日忌。皇后沈氏。開元末。選入宮。天寶末。以胡寇犯闕。元宗西狩棄妃。故為賊所得。拘于東都之掖庭。代宗收東都。見之。留宮中。及史思明再犯河洛。遂失所在。十余年求之不得。至德宗即位。建中元年八月。追尊為皇太后。遂以睦王述為奉迎皇太后使。工部尚書喬琳為副。升平公主宜備起居。候知行在。即嚴扈法駕奉迎。至二年二月。群臣以皇太后問至。稱賀。既而謬焉。四方詐稱太后者數(shù)四。至貞元元年九月。禮儀使奏太皇太后沈氏。厭代登真。于今二十有七年。大行皇帝至孝惟深。哀思罔極。建中初。已發(fā)明詔。舟車所至。靡不周遍。歲月滋深。迎訪理絕。謹按晉庾蔚之議云。尋求三年之外。又俟中壽而服之。今參詳禮經(jīng)。博稽故事。伏請以大行皇帝啟攢宮日。百官舉哀于肅章門內(nèi)之正殿。先令有司造袆衣一副。發(fā)哀日。令內(nèi)官以袆衣置于幄座。自后令宮人朝夕上食。先告元陵。次告宗廟。上太皇太后謚冊。次造神主。擇日祔代宗廟。其袆衣。備法駕奉遷于元陵祠殿。置于代宗皇帝袞衣之右。便以今年十一月二日發(fā)哀為忌。追冊曰睿真皇后。從之。
德宗皇后王氏。貞元二年十一月。冊為皇后。其月二十一日忌。三年正月。上尊謚曰昭德皇后。其謚冊文初令兵部侍郎李紓撰。上以紓謂皇后為大行皇后。非也。詔學(xué)士吳通元為之。通元又云咨后王氏。亦非也。按貞觀中岑文本撰文德皇后謚冊文曰。皇后長孫氏。斯得之矣。其年二月。皇后發(fā)引。梓宮進辭太廟于永安門。升辒辌車于安福門。從陰陽之吉也。三月。以皇后廟樂章九首付有司。令議廟舞之號。禮官請?zhí)柪ぴ琛闹F錁氛鲁趿钤壮紡堁淤p柳渾等撰。及進。留中不下。又命翰林學(xué)士吳通元為之。時上務(wù)簡約。不立廟。令于陵所祠殿奉安神主。三年正月十八日。太常博士李吉甫奏曰。準國朝故事。昭成皇后。肅明皇后。元獻皇后。并置別廟。若于大行皇帝陵所祠殿奉安神主。禮經(jīng)典故。檢討無文。伏以元獻皇后。廟在太社之西。今請修葺。以為大行皇后別廟。敕旨。宜依。仍付所司。至三年二月二十七日。翰林待詔楊季炎等奏。奉進止。宜于兩儀殿虞祭畢。擇日祔廟。準經(jīng)勘擇。用三月十八日一時。兩儀靈座。便請除之。詔下太常。詳求典故。太常卿董晉。與博士李吉甫張薦等奏曰。伏惟古禮。合用今年七月卒哭祔廟。國朝故事。高祖六月而葬。睿宗十月而葬。并葬訖便卒哭。祔廟。圣朝典故。伏請遵仍。令所司于今月十八日已前擇卒哭位。哭訖。以十八日祔廟。制曰。可。
順宗皇后王氏。貞元元年八月。冊為太上皇后。元和元年五月。冊為皇太后。十一年三月四日忌。憲宗皇后郭氏。元和十五年閏正月。冊為皇太后。大中二年五月二十一日忌。其年七月。上尊謚曰懿安皇太后。
皇后鄭氏。會昌六年四月。上尊號曰皇太后。大中元年。上尊號曰孝明皇太后。
穆宗皇后王氏。長慶四年二月。冊為皇太后。會昌四年正月十二日忌。五年四月。上尊謚曰恭僖皇太后。皇后蕭氏。寶歷三年三月。冊為皇太后。大中元年四月十五日忌。其年八月。上尊謚曰貞獻皇太后。
穆宗皇后韋氏。會昌時。追冊為皇太后。謚曰宣懿。武宗母也。
敬宗皇后。(史闕。)文宗皇后。(史闕。)武宗皇后鄭氏。
宣宗皇后晁氏。大中十三年九月。上尊謚曰元昭皇太后。
懿宗皇后王氏。咸通十四年八月。冊為惠安太后。文德元年四月。上尊謚曰恭獻皇太后。
僖宗皇后。(史闕。)
昭宗皇后何氏。光化元年四月冊為皇后。天佑元年冊為皇太后。居積善宮。天佑二年十二月。為梁王密遣人所害。
雜錄
開元四年正月。大理少卿李衢奏。奉進止。令修皇后譜牒事。伏請降明敕。奉敕。宜依。仍令戶部量事供其紙筆。貞元二年十二月。有司以皇后在殯。請禁公私聲樂。詔曰。大行皇后喪。庶民之間。并已除服。緣情制禮。須使合宜。其太常權(quán)停教習(xí)。京城及諸府。任舉樂音。